首页 理论教育 云南饮食文化的形成及原因

云南饮食文化的形成及原因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云南的饮食文化历史积淀较厚,地方民族特色鲜明,同时受多种外来文化的影响,但文化发育程度较低特点,具有较典型的边疆区域性饮食文化。云南地区的饮食文化既有鲜明的边疆地方特色,同时又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云南饮食文化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由于汉族在云南各地分布广泛,细究各地的饮食文化,当地汉族的影响仍占据重要甚至主导的地位。

云南饮食文化的形成及原因

云南的饮食文化历史积淀较厚,地方民族特色鲜明,同时受多种外来文化的影响,但文化发育程度较低特点,具有较典型的边疆区域性饮食文化。云南地区的饮食文化既有鲜明的边疆地方特色,同时又有明显的民族特点。在云南的大部分地区,很难说究竟是哪种因素占据了主导地位。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即云南各地汉族的饮食文化,在全省的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若简单地把云南的饮食文化说成是以少数民族特色为主的饮食文化,显然与事实不符。

因此,云南的饮食文化不能简单地以地州行政区划为标准来划分,也不能按照云南各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分布来划分。较妥当的办法,是以地域为基础大致划分为若干区域,而各地民族饮食文化方面的特色,也是划分时应充分考虑的一个因素。

云南饮食文化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云南位于祖国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南延部分,山地占总面积的84%,高原占10%,盆地仅占6%。地势大体上是西北高南部低,海拔呈阶梯状递减,全省地形大致以大理、剑川间至元江谷地一线划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部是地面崎岖不平呈层峦叠嶂状的云南高原,西南部地势趋缓渐呈开阔河谷地带。较大的湖泊滇池、洱海、抚仙湖和程海等。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盆地大部分在云南中部。这些盆地年温差小,降水量适中,是重要的产粮区与饮食文化形成区。位于海拔1300米以下的低地平地大都分布在云南南部,这些地方气候炎热、降水丰富,适宜水稻与热带经济作物生长。云南的气候属于亚热带—热带高原型湿润季风气候,基本特点是干湿季节分明、气候类型多样。由于云南纬度较低,短距离内海拔高低悬殊,随海拔高度的改变,气候垂直变化显著,从山脚到山顶或可划出几个不同的气候带,这一气候特点被称为“立体气候”。

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毗邻,与泰国、孟加拉国等国接近;在云南的25个少数民族中,有16个民族跨国境而居。跨境民族分布边疆的部分相互联系密切,生活习俗相同或相近。云南少数民族分布上的特点是,广泛居住在高原、盆地、丘陵、高山、河谷,人口密度较低,各地分布的密度不一,各民族社会的发展很不平衡。因此,云南的饮食文化具有丰富多元的特色,尤其在食物的材料、菜式、加工方法、饮食习惯和酒水饮料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多元性与丰富性。(www.xing528.com)

主食方面,云南各地既有水田或湿地种植的稻米、芋类等作物,也有旱地栽培的玉米、洋芋、荞麦红薯。在菜肴原料方面,既有经过人工驯化长期种植的各种蔬菜,也以野生的各种菌类、花卉、野菜、昆虫苔藓等入席。至于加工食物的方式,云南汉族地区大致与内地相同,同时体现出川味注重急火快炒、嗜食各种泡菜的特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则长期保留了受农耕、刀耕火种与山地种植畜牧采集等生产方式的影响而形成的烹饪习惯。如白族壮族农业民族习惯炒煮煎烤兼用,稍正式的场合需上八大碗;彝族哈尼族等山地民族则保留带游牧生活烙印的重烧烤、烹煮的传统;白族、傣族等民族还有嗜食生肉、凉拌菜的习惯。酒类方面,云南各地既饮以玉米、稻米、红薯、高粱等粮食制成的高度蒸馏酒,也饮用以各种果类、甘蔗等酿造的低度发酵酒。

云南是多民族的省份,一些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较集中的聚居区。由于汉族在云南各地分布广泛,细究各地的饮食文化,当地汉族的影响仍占据重要甚至主导的地位。云南的饮食文化,由此表现出多民族文化与区域性文化相结合的特征,不应简单地以民族分布和民族特点来划分云南的饮食文化。归纳起来,云南区域性的饮食文化大致可分为以昆明楚雄、玉溪为中心的滇中区,以大理为中心的滇西区,以曲靖、昭通为中心的滇东北区,以保山腾冲为中心的滇西南区,以丽江、中甸为中心的滇西北区,以德宏临沧西双版纳为中心的滇南区,以红河、文山为中心的滇东南区等几种类型。由于受地理区位、海拔高度、纬度高低、民族分布、产业类型等方面的影响,各区域饮食文化的分布又有交错、变异等复杂的情形。

在以上七种饮食文化区域中,滇中区、滇东北区受汉族、彝族饮食文化较多的影响;滇西区表现出浓郁的白族饮食文化特色;滇西南区混杂了边疆汉族与多个少数民族的饮食特点;滇西北区深受藏族纳西族等高原民族饮食习惯的影响;滇南区明显地反映出傣族等稻作民族的饮食传统;滇东南区则表现出傣族、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饮食的习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