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主观与客观:自我与他人的区分

主观与客观:自我与他人的区分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事实上,“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有一定的适用范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在经济生活领域是合理存在的。他们微笑的目的实质是为了追求银行的经济效益,主观上是为了自己,与此同时,客观上他们给客户带来了优质的服务,做到了客观为他人。“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实质上是一种合理利己主义的理论。而这种“为他人”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为了利己而利他。

主观与客观:自我与他人的区分

主观为自己,客观能否做到利他,或至少不损人?现实生活常常做不到。《新民晚报》曾报道:一驾车人撞伤小孩后逃之夭夭,小孩为了存活,一路爬着乞求人们帮忙,但这些人视而不见,小孩终因失血过多后死亡。悲剧的发生,起因在于路人皆主观为自己,怕惹麻烦,最终造成了损人的恶果。

事实上,“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有一定的适用范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在经济生活领域是合理存在的。如,中国银行推行微笑服务。他们微笑的目的实质是为了追求银行的经济效益,主观上是为了自己,与此同时,客观上他们给客户带来了优质的服务,做到了客观为他人。但倘若将此观点推广到社会生活一切领域,其后果不堪设想,危害性极大。如个别人明哲保身,路见不平,或见到国家财产遭受损失麻木不仁,致使他人或集体蒙受灾难。

“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实质上是一种合理利己主义的理论。合理利己主义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提出来的;18世纪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霍尔巴赫作了系统的论证;19世纪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又详细进行了阐述。合理利己主义作为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根源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在私有制社会中,任何一个人都是作为“私人”的个人而存在着,作为私有者的个人进行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个人增加财富,并不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但是,每个生产者生产的品种都是极其有限的,不可能满足自己各方面的需要,大家只有通过交换,互通有无,从而使每个人得到生存。这就是说,为了个人的需要、个人的生存,个人的利益,每个生产者必须为他人生产,为他人服务。而这种“为他人”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为了利己而利他。霍尔巴赫说过:“所以人凭着本性,就不仅应当爱自己,而且还应当爱一切协助他取得幸福的东西;由此可见,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应当爱其他的人,因为他们是他的存在,他的保存,他的快乐所必需的。”可见,合理利己主义的实质是:爱自己是目的,爱他人是手段,利己是目的,利他是手段。(www.xing528.com)

合理利己主义在实践上是相当有危害性的,当利己与利他无冲突时,合理利己主义也能行得通。一旦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不得兼顾,甚至个人利益的获得要以他人利益为代价时,就产生矛盾。因此,“主观为己,客观为他”的人生道路是走不通的,最终只能导致自私自利、损人利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