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股市投资计划的重要性及操作方法

股市投资计划的重要性及操作方法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操作计划的重要性,绝对不容忽视。因此,操作计划的制订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的整体股市操作水平。计划就是在这种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对未来进行正反两方面的权衡后,进行的资产配置方案。这是一份关于分散投资的计划,现在看来,堪称经典。后来虽然根据形势变化,亦对该计划部分条款有所更改,但总体纲要被完整地执行了。容错体系操作计划也应是一个容错的体系。

股市投资计划的重要性及操作方法

我翻了翻书本,也看了看雪球,谈仓位、组合的很多,但谈操作计划的,几乎没有。可能大家认为,计划是多变的,不是有一句话,“计划不如变化快”。既然如此,计划还有什么意义?很遗憾,这真是一个误导。操作计划的重要性,绝对不容忽视。

综合性

操作计划是一个综合性的事物。它既是仓位和组合的综合,又是远期和近期、长期和短期的综合,还是事前判断和事中应对的综合,更是宏图与步骤、思想与行动、说白了是道与技的结合。因此,操作计划的制订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的整体股市操作水平。

计划不是预测。事实一再证明,市场是不可预测的,但可以站在现有条件下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这种分析和判断不是臆测,而是有着投资科学的投资交易体系作支撑,包含科学性。计划就是在这种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对未来进行正反两方面的权衡后,进行的资产配置方案。格外强调一点:好的操作计划一定是尽量考虑到各种因素,尤其是可能超预料的、坏的那一方面因素。

具体化

操作计划是一个整体操作策略与思路的具体化。以我自己为例,我有多少资产,需要干什么(或者认为有哪些事情是应该干的),怎样分配,都有一个整体的规划。

2015年7月初,我曾在雪球上发帖为自己的投资做整体规划:

经过反复思考,我决定对我目前的家庭资产做出如下一番变动与分配:

1.从股市中抽出一部分利润,购买地方政府公开发行的地方债:年收益率10%,三年期。

2.从股市中再抽出一部分利润,购买一点黄金、白银(包括购买部分中行的纸白银、纸黄金)。我感觉现在贵金属价格较低,已经进入了价投区域,尤其是白银,价格畸低,故而愿意拿出一点资本,作长期投资用。心底设定的投资期限是5年以上。5年之内卖出的唯一理由,短期暴涨2倍以上。没有暴涨,就没有买卖。最长投资时限愿意放长至20年以上。用老话讲:愿意把这部分当成压箱底的钱。

3.再从股市抽出部分利润,作为生养二胎的备用之资:包括孕期保养、医疗,产后保养、看护、教育家政等一切开销费用,在目前物价水平下,可够五年支配。(www.xing528.com)

4.继续加强股票账户仓位控制,保留账户内资产,60%~70%的股票,30%~40%的现金,始终保持进可攻、退可守的状态。

帖子是2015年7月初发表的,但在5月已经开始执行了。比如,我的“拔鲜花种毒草”行动开始于6月初,只是后来的股灾加快了我的执行步伐而已。回过头来,大家再看一看这个思路,基本上涵盖了工作、生活与投资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我此后数年都需要坚守的总体投资思路。这是一份关于分散投资的计划,现在看来,堪称经典。因为后来发生的事实一再证明,它是指导我成功逃避股灾的总体纲要。非我自夸,相关操作,全程直播于雪球。后来虽然根据形势变化,亦对该计划部分条款有所更改,但总体纲要被完整地执行了。这是我投资成功的基础。

分层次

操作计划是一个系统的有层次的体系。

每个投资者都应有一个整体的操作计划,但每个操作计划下面,应当还有细分。比如,整体的与局部的,短期的与长期的。可以不是很精准,但至少得有一个大概的轮廓。2015年股灾中,在大盘二次探底至3500点左右时,我马上制订出了下步的操作计划——虽然我对市场行情长期看好,坚信调整虽然困难但终将过去,但是对可能的超预期困难,我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于是,我在2015年7月28日这天,制订了严格的仓位控制计划,并以《我的仓位控制计划》为名发表于雪球主页——这张帖子的后半部分,完全就是我对于未来困难情况下的完整而具体的操作计划。对于我的整体操作计划,这份计划处于从属的地位。但二者一脉相承,有分有合,构成了一个有层次的体系。它们的存在,让我有了归属感,碰到再坏的情况,也不慌乱。所以完善的操作计划,能够很好地稳定交易者心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动态管理

操作计划也是一个动态的管理体系。不同的时段,操作的重点应是有所不同的。这一点,想必无须多言。以前行情好时,腾腾爸的操作策略可用“做多防空”四个字概括。行情不好时,腾腾爸的操作策略又改成了“做空求多”。但即便同一个策略,在不同的点位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比如“做多防空”这个策略,2015年中,在4000点前我重在做多,4000点后则重在防空。后来行情转势,大盘指数滑落,我即执行“做空求多”之策:4500点,重在做空,但3000点之后,却转变到求多上来。当时,我即提出一个口号:3000点之下,越跌越买。当然,越跌越买也不是指可以乱买。基于当时严重失衡的二元市场结构,我的建议是要勇于把子弹打向市场最低估处。2016年初,港股跌破20000点,我又喊出“20000点之下不买港股,犹如当年2000点不买A股”。后来的股市走势也完全佐证了我的观点。

好的操作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该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需要强调的是:变化的是计划,不变的是制订计划的原则和逻辑。这一点,常常让线性思维者百思不得其解。

容错体系

操作计划也应是一个容错的体系。当初我的“做多防空”策略,让我即使看错大盘,也依然保证能成功避险。后来的“做空求多”策略,还能让我即便看错大盘,也依然确保不死——我的目标就是要在股市到达底部时,股权能比行情启动之初至少上升1倍。这样一来,行情一旦再度启动,我将再次享受到本利共滚的超额收益。相关机理,不难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