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消费趋势:揭示中产阶层对艺术的关键影响

消费趋势:揭示中产阶层对艺术的关键影响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需要更明确“艺术欣赏者”的范围:他们是那群愿意从报章杂志等各种媒体中寻求艺术流行信息的中产阶层人士;他们不见得会在画廊购藏艺术品,却是支持举办当代艺术展览的重要基础观众;他们既是艺术消费者,同时也是支撑当代艺术的重要资源;他们是属于艺术消费金字塔的底层,他们巩固了当代艺术的发展。

消费趋势:揭示中产阶层对艺术的关键影响

如果,将眼光放在创作者的身上,我们会发现几年之后消失在市场的创作者,多数是当年仅在画廊里寻求购藏消费者的那一批生产者,画廊业者缺乏为他们培养艺术欣赏者的远见,这些创作者在不经意之处就丧失了自己的舞台。我们需要更明确“艺术欣赏者”的范围:他们是那群愿意从报章杂志等各种媒体中寻求艺术流行信息的中产阶层人士;他们不见得会在画廊购藏艺术品,却是支持举办当代艺术展览的重要基础观众;他们既是艺术消费者,同时也是支撑当代艺术的重要资源;他们是属于艺术消费金字塔的底层,他们巩固了当代艺术的发展。

当我们把焦点放在金字塔下层时,一批潜藏着的消费族群应该受到重视,他们多数是属于受薪的白领阶层,他们从纯粹的知识分子对艺术的认知入门,或许会渐渐转为有兴趣自己进入艺术消费的领域。原本只能在交际应酬的聚会上响应对当代艺术的态度,受到媒体对当代艺术的宣传和透过艺术投资理财信息的鼓励,他们可能会购藏自己属意的作品;他们不完全从兴趣出发,也不以主观的审美经验为依据来选择喜爱的创作者或作品,却会受到精英阶层信息的引导,对艺术投资产生兴趣。然而,他们的疑惑是,拍卖会或画廊高档的作品绝对无福消受,而价位适合的作品则无力预判其保值、增值的空间,或根本怀疑自己审美水平是否够资格下决定。这些人有太多的疑惑不解,踏进画廊又腼腆地难以启齿,担心会提出令自己难堪的问题。另一种则是属于单纯的艺术消费群,这些人的背景也不脱离各行各业的受薪阶层;他们在审美上有一定的眼光,会考虑将艺术品带进自己居家生活当中,诸如,买一幅复制画挂在起居室或买个小瓷器装点客厅的气氛。同样地,许多小资情调的知识分子对于古玩的喜爱往往也仅止于把玩、佩戴而已。

我们依然要强调,当代艺术是靠知识分子的社会身份认同和生活内容的诠释为重要动力,无论知识分子有多少种理由和观点成为艺术的支持者或消费者,都能促进生产和中介环节的联动,各种性质的展览不就是为这群人举办的吗?无论是身份认同、投资还是单纯消费动机促使一些新的艺术受众进入艺术市场,画廊业者该如何款待这些具有影响力的新客人呢?

问题不在于当代艺术的明星有哪些,他们作品的价格涨多高,而是当代艺术的样貌是什么。台湾当代创作者的作品更倾向摆脱艺术市场的买方喜好,转向获得艺术评论家、经纪商、策展人、官方机构这些精英阶层的认同为重;大陆则显然以具有卖相的油画媒材为主流,也就是倾向买方市场的认知。尽管两岸对当代艺术的市场操作仍有差距,但是,创作者在市场以外取得市场的资历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具有学术性、国际性的双年展、博览会,能增加国际视野的各种展会,是嗅觉敏锐的当代艺术创作者(或经纪商)未来争取的机会。争取官方展览和学院为代表的学术圈,以及更宽广的国际当代艺术圈的认同,也就更加确立了当代艺术需要知识分子对价值信息传播的诠释,或许虚伪、矫情和傲慢了点,但这对当代艺术的市场运作却是具有长远意义的。(www.xing528.com)

眼前看来,市场资历深浅影响作品价格高低,市场资历累积不多的创作者一直是掌声最稀落的一群,也有默默划水的创作者在市场之外累积自己的资本。积极进取的创作者应该随着艺术消费结构成长而能换取更大的专业创作空间;年轻创作者接受消费人的赞助与支持专心从事艺术生产,也扩大消费的概念。由新兴的购藏人口与新生代创作者共同累积时间资历,才能使艺术市场持续发展。面对艺术生产、中介、消费互动的关系时,潜在观众和买家的势力其实更大,但他们却往往为艺术中介者所忽视。画廊界应该将未来市场导向的着力点置于这股潜在势力之上,才能开发出更多的欣赏或消费人群,而培养与鼓励市场潜力高的创作者,则是未来市场导向的筹码。

(本章作者:胡懿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