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消费主义时代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

消费主义时代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代艺术”能否代表未来中国新文化的走向随着中国在新世纪的崛起,及其当代艺术的合法化和艺术市场的活力,“当代艺术”已经开始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并成为一个重要的有国际影响的当代文化现象。“当代艺术”能否代表未来中国的新文化及其走向,这是中国当代艺术界存在的思考和争议。任何一个国家的当代艺术要代表本国的新文化未来及走向,这意味着当代艺术的价值取向和语言创造具有普适性。

消费主义时代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

当代艺术”能否代表未来中国新文化的走向

随着中国在新世纪的崛起,及其当代艺术的合法化和艺术市场的活力,“当代艺术”已经开始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并成为一个重要的有国际影响的当代文化现象。“当代艺术”能否代表未来中国的新文化及其走向,这是中国当代艺术界存在的思考和争议。

任何一个国家的当代艺术要代表本国的新文化未来及走向,这意味着当代艺术的价值取向和语言创造具有普适性。从宏观上看,中国的崛起、博大精深的传统以及当代艺术已经具有的活力,中国当代艺术具有创造中国新文化、新艺术的潜力,但这不意味着中国当代艺术已经具有未来中国新文化走向的现成特征。

中国当代艺术在语言上刚刚结束了向西方的学习,但还处在西方语言的模式中,尚未真正走出西方现代艺术的阴影,也未与中国艺术传统建立内在联系。而新语言的创造一定是扎根在传统的哲学美学和语言根基上的,不然的话,中国当代艺术只是一种半模仿半改造的“西方语言盒子的艺术”。

在价值取向上,中国当代艺术主要表达的是一种中国性,即在过去三十年主要是表现历史政治社会变迁带给几代人的伤害记忆,近十五年的早期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造成的心灵伤痛。年轻一代的新艺术尽管没有历史和政治的伤害记忆,但这一代的理想主义和信仰缺失使其主流不能成为引领中国的中坚力量。

当代艺术要引领中国未来的新文化,首先要概括和总结中国崛起的新经验,同时要在继承历史和传统以及人类文明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人性和社会精神新的普适性价值。当代艺术在精神性上,积极面和消极面都存在。(www.xing528.com)

积极的一面:当代艺术在七十年代末的伤痕美术参与了文革反思,八十年代早期体现出对中国社会的人文关怀,如罗中立的《父亲》。八十年代中后期,当代艺术注重探索中国自己的现代艺术语言,九十年代的当代艺术探索现代艺术语言如何本土化,反映中国经济崛起后的城市文化,市场改革后成长的新一代艺术家也表现了对中国进入物质丰富时期以及对新科技网络文化的自我感受,他们的艺术也表现一种国际化的新气质,新世纪十年的当代艺术也体现了中国崛起后的精神自信、对中国新特征的文化思考和对传统的回归

消极的一面:八十年代的当代艺术在语言和观念上西方化,九十年代的当代艺术出现玩世不恭、后殖民主义(语言上迎合西方展览体系和收藏家的趣味、利用毛泽东和意识形态形象打“中国牌”)、极端主义(血腥暴力),新世纪十年的当代艺术有商业化倾向和精神虚无主义,利用“前卫艺术”作为挣钱工具。

事实上,当代艺术存在着诸多判断上的复杂性,它的形态和价值取向也是多元化的。中国当代艺术走到今天这一步,还是由自身的积极价值和意义决定的,它反映了每一代中国艺术家的内心愿望,即一种要重新站在世界文艺高峰的集体理想。当代艺术的主流价值是探索中国的现代性语言,强调创新精神,反思文化传统,关怀现实,注重个体精神。这是与中国未来的文化发展方向一致的,这是决定中国当代艺术取得一定成功的主要原因,并不能完全归结为西方人帮助的结果。

但中国当代艺术要真正担当引领中国新文化的使命,尚要在知识分子人文精神以及教育上重建自身的体系。从历史上看,伟大经济奇迹和崛起并不能自动带来伟大的文艺复兴,新文化的创造有赖于中国崛起后形成新的普适性模式,并为此作好文化重建的积累和准备,才称得上对未来中国新文化的引领。距离这一伟大的目标,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