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阅读科普作品时,注意演绎与归纳的思维方式

阅读科普作品时,注意演绎与归纳的思维方式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演绎可以得出必然性结论,而归纳得出的则是可能性结论。演绎与归纳是论说文体的常用思维方式,阅读一部科普作品,特别是带着研究的态度去阅读,要有意识地区分上述两种思维方式,尤其要注意作者使用归纳思维的地方。

阅读科普作品时,注意演绎与归纳的思维方式

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演绎可以得出必然性结论,而归纳得出的则是可能性结论。

演绎是从一个已知正确的大前提出发,抽丝剥茧地对具体对象进行分析。比如已经熟悉了中国古代桥梁的基本工程原理,并确定这些原理的正确性,然后用这些基本工程原理分析一座具体的桥梁,以此来研究一座古代桥梁的工程设计。归纳则是从具体出发,得出一般结论。比如从具体的桥梁出发,研究其特点,比较同类桥梁,进而归纳出某一类桥梁的共性特征。演绎与归纳是论说文体的常用思维方式,阅读一部科普作品,特别是带着研究的态度去阅读,要有意识地区分上述两种思维方式,尤其要注意作者使用归纳思维的地方。也就是说,对作者的归纳要保持足够的警惕:归纳出的结论只是一种可能性。我们需要考虑,作者的归纳是否会导致以偏概全,除了作者所列举的实例之外,是否存在其他特例,从我们所能了解到的具体实例中是否还可以归纳出其他结论,我们的结论在多大程度上与作者的结论相契合。进行这样一番考量之后,如果我们仍能对作者的观点与论证表示信服,我们可以说“作者是对的”。

我们不仅要循着作者的思维路径,被作者引导到作者想要让我们到达的地方,虽然这也是科普阅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必然阶段,还要学着像作者那样去演绎或归纳。

阅读《桥梁史话》时,除了沿着茅以升先生的思路去阅读,也不妨打破篇目的界限,使用重构的方式,对不同的篇目进行联读,从不同的篇目中找到作者对不同桥梁的介绍,用归纳思维得出自己的某些结论,并与作者进行比较;也不妨利用作者在甲篇中论述的观点,分析乙篇中同类的桥梁。这样的训练,虽然不足以让我们成为桥梁工程的专业人士,却足以让我们进行比较专业的科普阅读。当然,运用演绎与归纳的思维重构这本科普作品,我们一定会遇到许多困难,其中很大的一个困难可能是我们手中资料不足:试图归纳一些桥梁的共性特征,却并不掌握关于这些桥梁的足够资料;试图用某种观点或理论来分析具体桥梁的时候,也可能因为自己对桥梁了解太少而无从下手。这时,我们必须阅读各种一手资料,只有将科普阅读与实际验证、实地考察等结合起来,我们的思考才会更有力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