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斯坦因初抵千佛洞,再次探访敦煌

斯坦因初抵千佛洞,再次探访敦煌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月16日,斯坦因匆匆地赶到千佛洞。蒋孝琬得到斯坦因的允诺,给了唐古特少许银子,表示对他的感谢。5月15日斯坦因再次返回敦煌。斯坦因在那里等了五天,怕犯众怒,未敢涉及藏经洞的事,只好进行照相和绘图。斯坦因所说“恐伤人民之情”,似乎是他有权取而不取。5月21日,斯坦因和他的师爷蒋孝琬,测量师莱姆辛,还有一名护卫兵等一行人马,再次来到千佛洞。

斯坦因初抵千佛洞,再次探访敦煌

斯坦因在第一次中亚探险之后,便着手进行第二次探险的计划和准备工作。他很想将这一次的探险,扩展到中国西北的甘肃敦煌去。

因为早在1879年,匈牙利地理学会会长洛克齐曾深入中国内地进行地质考察,到过敦煌。他作为一个外国人,首次窥探了莫高窟无与伦比的艺术。1902年,他在德国汉堡举行的国际东方学会议上,向英、德、法、俄等国“学者”,报告了敦煌佛教艺术的美妙、宏伟,引起了与会各国学者们的注意。斯坦因当时也参加了会议,听了洛克齐的报告,他的野心开始萌动。

当时这个匈牙利出生的英国雇员,正就任于英国驻印度西北边境的总视学。他的第二次到中国的计划,时间为两年,地区上扩大到甘肃敦煌。行前议定:由印度政府和英国大英博物馆共同提供经费,共筹集到26000卢比;以后带回文物的分配比例是印度政府1/5,英国大英博物馆2/5。于1905年底计划被批准。

1906年4月20日,斯坦因开始了他的第二次中亚探险之行。6月8日抵达新疆喀什,在一个名叫马继业的回族男子协助下,物色了汉文功底较好而又懂得英语湖南人蒋孝琬,当了他的翻译兼秘书

1907年2月11日,斯坦因结束了在米阮遗址的大规模发掘,于2月21日动身向甘肃进发。

1907年3月12日,斯坦因一行经过在沙漠戈壁中的长途跋涉,在寒风刺骨中,第一次进入了丝绸之路上的历史重镇——敦煌县城。他原计划在敦煌待10天,简单地考察一下千佛洞,再返回罗布泊去发掘。

到达敦煌县城以后,他在一位从迪化市迁来敦煌定居的维吾尔族商人萨希伯克那里,听到了千佛洞前几年发现藏经洞的事。这消息,使他大为振奋。

3月16日,斯坦因匆匆地赶到千佛洞。当时,俗称下寺的太清宫住持王道士带着两个徒弟出外化缘去了。藏经洞已装上木门,上了铁锁,钥匙由王道士亲自掌管。斯坦因无法进入,心情很是沮丧。

他和他的师爷蒋孝琬正在发愁之际,有一个小和尚来到他们面前。斯坦因让蒋孝琬问问小和尚知不知道藏经洞的事。

蒋孝琬:“小师傅,你就在这千佛洞吃斋吗?”

小和尚点了点头。

蒋孝琬:“你贵姓,怎么称呼你?”

小和尚:“我叫唐古特。”

蒋孝琬:“唐师傅,你不是汉族人吧?”

小和尚:“我是藏族。”

蒋孝琬:“你到这里多长时间了?”

小和尚:“快5年了。”

蒋孝琬:“那你知不知道,这里发现了一个什么洞?”

小和尚:“藏经洞,我知道。”

蒋孝琬:“藏经洞在什么地方?”

小和尚指着七佛殿说:“就在那儿。不过,洞窟又安了门,上了锁,钥匙由王道士亲自保管,不让别人进去。”

蒋孝琬:“那藏经洞里都有些什么东西?”(www.xing528.com)

小和尚:“藏经洞东西可多了。写经、绘画、佛灯、法器都有,满满一洞子。”

蒋孝琬:“你见过那里边的东西吗?”

小和尚:“见过。王道士曾把一份手稿借给祠堂里一个人看过。我知道那份手稿在什么地方。”

蒋孝琬把这个意外的消息用英语告诉了斯坦因。斯坦因非常高兴,要看一看那份手稿。

于是,蒋孝琬对小和尚说:“唐师傅,我们可不可以看看那份佛经?”

小和尚:“可以。你等等,我给你取去。”

小和尚飞快地跑回住房,拿来了他暂时代为保管的那一卷写经。

斯坦因看后用英语对蒋孝琬说:“这份高约1英尺、长可能有15码的写经,很美。而且保存得十分完好。蒋师爷,你看这卷写经怎么样,是不是很古?”

蒋孝琬:“是的。从字迹和纸质上看,至少是几百年以前的东西。”

斯坦因:“我们多给这小和尚一些银子,同他搞好关系,以后或许用得着他。”

蒋孝琬:“斯坦因先生,我想还是不要多给为好。因为给得多了,说不定会引起别人的注意,怀疑我们的动机,会给我们以后的工作造成麻烦。我们最好还是不要声张,秘密行事,这样比较稳妥。”

斯坦因点点头:“那就按你的意思办吧!”

蒋孝琬得到斯坦因的允诺,给了唐古特少许银子,表示对他的感谢。

由于王道士不在,斯坦因他们进不了藏经洞,故又回到敦煌县城。到县城后,他们首先拜访了地方官某大人和当地驻军首领,给他们送了香烟、美酒、自鸣钟以及从印度、新疆带来的稀罕之物,得到了他们的“大力协助”。

3月下旬开始,斯坦因又去敦煌以北的古长城烽燧遗址,劫获了705枚汉简。

5月15日斯坦因再次返回敦煌。他到达千佛洞那天,正好是佛诞,那里特别热闹,进香拜佛者和参观游览者成千上万。斯坦因在那里等了五天,怕犯众怒,未敢涉及藏经洞的事,只好进行照相和绘图。斯坦因的解释是:“市民村民来谒千佛洞者,数以千计。可知寺寓虽残,犹为礼拜之地。故余于此地就画壁造像,深加敬护,除照影绘图外,不敢有所希冀,恐伤人民之情。”

实际上,在人民普遍信仰佛教的敦煌地区,拆取民众礼拜的佛像佛画,必然是要犯众怒的。而且,庙宇虽然残破,并不等于别人可以随意拆取壁画和塑像。就像有个人家里的大门坏了,并不等于别人有权进屋取物。擅自闯入取物者,仍然是犯法的。斯坦因所说“恐伤人民之情”,似乎是他有权取而不取。而为他写传的密尔斯基却认同此说,并据以演释说:“斯坦因划出了界线,壁画和佛像是属于民众实际礼拜的,文书当然是属于学术研究的。”

于是,就得出结论:敦煌卷子是应当由斯坦因取走的了。这是怎样的一种逻辑呢?即使这种推理成立,那么又产生了一个问题,学术研究那时只存在于西方吗?斯坦因第一次来中国活动,在和田的丹丹乌里克发掘后,向他在学识上敬佩的和阗直隶州直州潘震展示所得各物时,潘震问他为什么要把这些东西运去欧洲?问了几遍,斯坦因始终未能饰词以对。

话又说回来了。为了不引起人们的注意,斯坦因只好又返回县城,在那里多待了几天。

5月21日,斯坦因和他的师爷蒋孝琬,测量师莱姆辛,还有一名护卫兵等一行人马,再次来到千佛洞。王道士及两个徒弟,还有另外一个藏族喇嘛,已经在那里迎候他们的到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