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初探《(民國)當塗縣志》稿本的編纂特色及文獻價值

初探《(民國)當塗縣志》稿本的編纂特色及文獻價值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國)當塗縣志》即在此形勢中應而生,其編纂以存世的清代縣志爲基礎,并結合時代發展,體現出“其命維新”的總體特點。隨著時代的進步,《(民國)當塗縣志》在編纂過程中,内容有調整,有增補,融合了新思想,編纂特色及文獻價值十分明顯,是研究民國初期當塗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不可多得的百科全書式的史料。

初探《(民國)當塗縣志》稿本的編纂特色及文獻價值

林日波

當塗之地在秦時即置縣,當塗之名則始自隋。據《隋書·地理志》載,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平陳後廢淮南郡,并襄垣、于湖、繁昌、西鄉而置當塗,屬蔣州[1]。唐代以降,當塗的隸屬及地域併割屢有變更,今日乃爲馬鞍山市下轄縣。當塗歷史悠遠,但有縣志記載其山川形勝、户口地畝、疆域險要、人文風俗等,是在明代永樂年間修,正德年間邢珣續修[2],可惜兩部志書均已亡佚。清代康熙二十五年(1686)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三次纂修《一統志》,促使各地方志的編修進入持續性的熱潮,《(康熙)當塗縣志》三十二卷(〔清〕祝元敏修、彭希周纂,成文運續修、曹守謙續纂,康熙三十四年〔1695〕修,四十六年〔1707〕續修,刻本)、《(乾隆)當塗縣志》三十三卷(〔清〕張海等修,萬橚等纂,乾隆十五年〔1750〕,刻本)即在此期間撰成[3];道光五年(1825)《安徽通志》開始纂修,當塗作爲屬縣,應命呈遞修志材料,於縣志的修纂已顯疏略。

至民國時,諸種舊志已不易得。《(民國)當塗縣志》卷首《例言》概述其狀况稱:“《安徽通志·藝文志》載《當塗縣志》道光五年王正修,《當塗續志》同治九年周德梁修,而不計卷數,蓋皆當時采訪稿本,倉卒以應省志之求者,省志虚列其目而已。乾隆迄今百八十餘年,數經兵燹,不獨康熙祝志久無傳本,即舊志之幸存者亦比於碩果矣。”民國十七年(1928)年,新疆、東北相繼宣佈服從南京國民政府,中國南北形式上實現了“統一”,國民政府行政院當年即發佈訓令,要求各省縣一律修志,以圖金甌永固;次年12月,内政部呈《修志事例概要》22條,國民政府令准通行。“既爲功令,勢必奉行,故省無間南北,縣不分大小,莫不各續志書,待梓覆命”[4]。《(民國)當塗縣志》即在此形勢中應運而生,其編纂以存世的清代縣志爲基礎,并結合時代發展,體現出“其命維新”的總體特點。起初當塗縣政府聘邑人奚侗擔任總纂[5],其中途離任後,遂由魯式穀總其事,至民國二十五年(1936)稿成,共四十九卷,適值抗戰軍興,未及定稿刊行,故稿中各卷寫“當塗縣志卷之”,版心寫“當塗縣志卷”,均無序號。

續表

除卷首“例言”外,《(民國)當塗縣志》全稿分爲輿地志、民政志、武備志、人物志、藝文志、志餘六部分,每一部分又列若干子目,子目下或有細目;且各卷大都注明撰人,明確其分工及責任。列表如下[6]:儘管從全稿的纂例及類目來看,大體不出明清舊志範圍[7],但“入民國後國體既更,非舊例所可包舉,自應更定,别爲記載”[8]。《例言》則具體指出:“今兹修纂,雖因實創其類目,乃不能準舊志,所以分合錯綜之者,因事與時,惟其適也。”隨著時代的進步,《(民國)當塗縣志》在編纂過程中,内容有調整,有增補,融合了新思想,編纂特色及文獻價值十分明顯,是研究民國初期當塗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不可多得的百科全書式的史料。

首先,對於舊志編排不合理之處,多有分析、調整。如舊志對於輿地的記載,大都先叙述歷史沿革情况,而後分叙東西南北疆界,魯式穀論述稱:“宜先疆域而後沿革,譬如立標方能測影,按籍乃可校訛。界至若不先詳沿革,憑何考核?”(《輿地志》叙言)因此加以變通,調整了疆域、沿革的先後次序。又如《禮記》所言“别男女”的觀念明確體現在舊方志的分類及記述中,“舊志析忠節、完節爲二門,以爲男女之大防”,而民國時期隨著西方文化因素的滲入,社會制度的健全,法律意義上的男女平等觀念逐漸確立,因此陳鵬飛在編纂《人物志》“忠節”時明確提出:“男子忠於其國與女子忠於其夫,其節同也。……凡女子因事親而守貞者,以其孝匯入孝友;因夫亡而守貞者,以其節匯入忠節,示男女無軒輊云。”

其次,采用攝影、拓片等技術手段配圖,使記述内容更直觀、形象。山水、物産、交通、勝迹、名墓、實業、祠祀、書、畫均注明“攝影附”,金、石注明“拓本”,這一“左圖右史”的編纂設想,目的是爲“未來之由於天然嬗變或人力改造及散亡者,資以考證,開卷了然,無勞冥索”,開創之功莫大焉。遺憾的是稿本中只爲“攝影”、“拓片”預留了空白(如下圖一、圖二),而没有真正實現。脱離了“攝影”、“拓片”,相關文字記述難免無根無源。如稱“望夫石三大字”“渾樸入古,似篆似隸,當在秦漢間篆隸蜕變時期也”(圖二),讀者實難有具體認知。

圖一

圖二

第三,根據地方發展實際情况,設立新門類,囊括新材料。如《輿地志》中的經緯綫附氣候、交通,《民政志》的實業、教育、司法、自治、宗教,等等。就實業而言,編纂者劉克廣認爲“實業爲生産事業系於民者,尤重,舊志未列專門”,遂細分農業、工業、商業、礦業、林業、漁業六類加以記述,而農業作爲地方經濟發展的根本,筆墨最重,詳載農業概况、農佃制度、農村衰落概况、農業器用、農業災害、農家收支、農民金融、農業倉庫、農業産銷情形、蠶桑狀况、農業機關、圩堤概况12個方面,其中統計圖表的使用,前所未見,使各項史料具備了科學嚴謹的特質,可謂亮點。

第四,《藝文志》中收録的文章、詩歌、詞數量可觀,對《全宋文》、《全宋詩》、《全宋詞》、《全元文》等多有補充。如倪思《宋敕賜普佑師號牒(碑)跋》、董槐《宋澄心園九輪寶藏記》、楊傑《中元水府記》、賀鑄《蛾眉亭記》、洪邁《瑞麻贊有引》、張震《李白墓記》、劉溥《當塗縣簿題名記》、張孝祥《横山大聖院記》、辛克承《青山保和庵記》、趙師迻《當塗縣尉題名記》10篇可補《全宋文》,僧祖澄《横山引水詩》1篇可補《全宋詩》,閨秀徐君寶妻《霜天曉角·蛾眉亭》1篇可補《全宋詞》。

今録張震《李白墓記》,并簡要論述之:

世稱李杜爲一代詩人,吾觀子美,蓋自比稷契,而太白獨許堯舜之事,餘囂囂不取也。使其見用,必有可觀者。子美麻鞋露肘,從天子患難中,拜拾遺。夜半起奏封事,竟落落不合。太白氣凌老宦,擯不用。後又污以永王璘事,流夜郎,僅免死。嗟乎,二子果何許人哉!太白死當塗,葬青山,舊故有祠,今不庇風雨,太守尚書虞公命鼎新之,且封其墳。一日,要震過祠下,吊其遺迹,徘徊太息久之,謂震曰:“太白生於蜀,葬于吴,遇我輩似非偶然,此不可不紀也。”震曰:“然。”先是,金亮傾國入寇,尚書公自西掖出,董師破之采石,武夫爲之奪氣。退爲州,而雍容問禮樂,不愧書生。蓋功名之會,因時乃見,吾又以悲三子之不遇也。

張震,字嗣之,休寧江潭(今屬安徽)人。少孤,志於學。乾道五年(1169)進士,授仁和縣主簿。改任臨川縣教諭,與陸九淵等講明義理之學。後宰當塗,剖析民訟,編類爲《聽詞類稿》十二册。以疾卒[9]。(一)關於此文撰寫時間,大體可考。據文中所言,《李白墓記》乃張震應“太守尚書虞公”即虞允文(1110—1174)之邀而作。《宋史·虞允文傳》載:“隆興元年入對……以敷文閣待制知太平州,尋除兵部尚書、湖北京西宣撫使,改制置使。”[10]《宋史》卷三三《孝宗紀》一載:“(隆興元年)六月甲申,以敷文閣學士虞允文爲兵部尚書兼湖北、京西宣諭使。”[11]可知,虞允文知太平州在隆興元年初至六月間,《李白墓記》即作於此間。(二)此文又見於康熙四十九年(1710)刊本《太平府志》卷四十,略有異文[12]。其中“金亮傾國入寇”,《太平府志》作“敵人傾國南傾”,清人避諱改字痕迹明顯,由此反觀《(民國)當塗縣志》題下所注“舊志”頗存其真。“悲三子”,《太平府志》作“悲二子”,細讀史書所載,紹興三十一年(1161)九月,完顔亮帥衆南侵,虞允文督軍于東采石戰勝之。高宗賞賜頗豐。後任川陝宣諭使[13]。三十二年九月,“以論邊事不合罷”[14],徙知夔州,未上,除知太平州[15]。觀采石大捷前後事,虞允文立奇功而未得大用,與杜甫“落落不合”、李白“擯不用”類似,張震不免爲之歎惋,故言“功名之會,因時乃見”,將虞允文與李杜并而爲“三”頗合情理。

需要説明的是,方志的補遺價值雖然很大,但由於其資料來源多不明確,往往會引人誤入彀中。如“詩存”中有王偁《蛾眉亭》“牛渚磯頭煙水生”一篇不見於《全宋詩》王偁名下,進一步考察,此詩乃明代同名王偁者所作,錢謙益《列朝詩集》乙集第三中收録其人其詩。因此,對方志中的史料進行適當考辨是必要的。

明代楊宗氣《(嘉靖)山西通志序》稱先民有言“治天下者以史爲鑒,治郡國者以志爲鑒”[16],地方志除了資治功能外,其史料價值越來越受到研究社會、經濟、軍事、方言、文學等專業學者的重視。當然,方志的編纂要以科學性、真實性爲前提。民國以來,知識階層對西學的浸染日深,“德先生”“賽先生”的影響及於地方士紳。《(民國)當塗縣志》的纂修即在其承前啓後的類目上、在其編纂思想上均有所反映,其對新時期方志的修撰有切實的借鑒意義。

(作者單位:江蘇鳳凰出版社)

【注释】
(www.xing528.com)

[1](唐)魏徵等撰:《隋書》卷三十一,中華書局1973年版,第876頁。

[2]邢珣(1462—1532),字子用,號三湖,當塗湖陽(今屬安徽馬鞍山)人。祖籍河北。明弘治六年(1493)進士。正德初,授南京户部郎中,轉任南京刑部郎中。坐忤權貴劉瑾,被奪職,瑾受誅後,邢珣起任南京工部郎中。出知贛州,厚風俗,興學校,修祠堂,文教之風蔚起。襄助王守仁大破朱宸濠叛軍,擒朱宸濠。以功授江西右參政,後一再奏論權臣冒功、株連無辜,遭斥罷。歸鄉後,廣置義田,贍養族人,著書立説,有《禾芹集》、《秋臺小記》、《歸田野語》等。參(明)嚴嵩《鈐山堂集》卷二十九《中奉大夫江西左布政使致仕邢公墓志銘》,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3]據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編《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録》(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464頁),另有康熙十九年(1680)王斗樞、張畢宿纂修《(康熙)當塗縣志》二十八卷,抄本。三種《當塗縣志》之外,又有(清)佚名纂《當塗縣志補遺》不分卷(清代修,舊抄本)、(清)歐陽鍷編《當塗縣鄉土志》二卷(光緒三十二年〔1906〕編,民國五年〔1916〕石印)兩種。

[4]李泰棻:《(民國)陽原縣志序》,劉志鴻修、李泰棻纂《(民國)陽原縣志》卷首,民國二十四年(1935)鉛印本。

[5]奚侗(1878—1939),字度青,號無識,安徽當塗霍里(今馬鞍山市)人。清末附生。畢業于日本明治大學,獲法學士。南社社員。辛亥革命後,曾任鎮江審判廳推事,清河、吴縣審判廳廳長。1914年考取知事,歷知海門、江浦、崇明縣事。其淡泊名利,以著述爲樂,對老莊頗有研究,著有《老子集解》、《莊子補注》。

[6]按,表内所列類目順序乃據《(民國)當塗縣志》影印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與原書卷首“目次”順序頗有出入,當是影印本編排失次,如“人物志·藝術”後竄入“金類”,“人物志”中“忠節表一”、“忠節”、“忠節表三”,皆可爲證。

[7]今存體例較完備的三十三卷《(乾隆)當塗縣志》包括圖考、建制沿革、星野、疆域、山川、城池、風俗、物産、户口、田賦、公署、學校、祠祀、封爵、職官、名宦、選舉、人物、流寓、方伎、烈女、仙釋、陵墓、古迹、藝文二十五類,附雜辯。可資比較。

[8]石國柱:《(民國)歙縣志序》,石國柱、樓文釗修,許承堯纂《(民國)歙縣志》卷首,歙縣旅滬同鄉會民國二十六年(1937)鉛印本。

[9](明)凌迪知:《萬姓統譜》卷二九,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清)王梓材、馮雲濠:《宋元學案補遺》卷五八,《四明叢書》本,民國二十六年(1937)刊。

[10](元)脱脱等:《宋史》卷三八三《虞允文傳》,中華書局1977年版,第11795—11796頁。

[11]《宋史》卷三三《孝宗紀》,第624頁。

[12]此外,“舊故有祠”康熙本《太平府志》作“唐故有祠”;“不可不紀”作“不可無記”;“退爲州”作“退爲此州”;“雍容”作“雍雍”;“因時乃見”作“因時乃建”。

[13]《宋史》卷三二《高宗紀》載:“丙子,虞允文督建康諸軍統制官張振、王琪、時俊、戴皋等以舟師拒金主亮於東采石,戰勝,却之。……丁醜,虞允文遣水軍統制盛新以舟師擊金人于楊林河口,又敗之。金主亮焚其舟而去。”(第606頁)。《宋史》卷三八三《虞允文傳》,第11792—11794頁。

[14]《宋史》卷三三《孝宗紀》,第619頁。按《宋史·虞允文傳》載:“上將召允文問陝西事。執政忌其來,以顯謨閣直學士知夔州。”第11795頁。

[15](宋)楊萬里《誠齋集》卷一二〇《宋故左丞相節度使雍國公贈太師謚忠肅虞公神道碑》載:“孝宗即位,徙知夔州,未上。召除敷文閣學士、知太平州。”《四部叢刊》本。

[16]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編:《山西通志》第50卷《附録》,中華書局2001年版,第1105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