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爱国主义史学思想与唯物史观的优化

爱国主义史学思想与唯物史观的优化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辨古史活动不断进展的同时,唯物史观在斗争中不断扩大影响,以其所向披靡之势,扩大阵地。另一种是研究古代思想及制度,应当取唯物史观为基本观念。这在实际上,是不同意用唯物史观作为辨伪书的指导思想。顾先生办《禹贡》杂志和积极主张抗日的爱国主义思想不是偶然的。顾颉刚的爱国主义史学思想,又是传统的经世致用的思想在近代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扬。

爱国主义史学思想与唯物史观的优化

顾颉刚先生在学术上执着的追求,为了建设真古史,他从辨伪书、破坏伪史方面着手,在辨伪书已有的成绩基础上,又立了一个大计划:作《帝系考》,辨古代帝王的系统及年历,事迹,作《王制考》,辨三代的文物制度的由来与其异同;作《道统考》,辨帝王的心传及圣贤的学派,作《经学考》,辨经学的构成及经书的演变。这四《考》大抵能揭破作伪的方方面面,打破各种偶像。顾颉刚先生的周围又有一批志同道合的学者,一道去攻击伪史。

破坏伪史是建设真古史的必要条件,破坏又是为了建设,顾颉刚说:“我们的破坏,并不是一种残酷的行为,只是使它们各各回复其历史上的地位:真的商周回复其商周的地位,假的唐虞夏商回复其先秦或汉魏的地位。”[15]这种看法本不是错误的,问题在于,辨伪书,辨伪史能不能自然而然地发现出真古史来?如果没有正确的历史观,没有新材料,仅仅靠排比文献办法,找出古人作伪劣迹,可不可以就能达到恢复真古史原来情形的要求?辨伪和求真是不是截然可分成两个不相干的部分?所以,顾颉刚的辨伪书,破坏伪史有功迹,但要建设真古史,仅仅停留在辨伪层次上是达不到目的的。

在辨古史活动不断进展的同时,唯物史观在斗争中不断扩大影响,以其所向披靡之势,扩大阵地。郭沫若等一批史家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历史,无论在破坏旧史,还是揭示出真古史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不能不影响到追求进步的如顾颉刚先生这样的史家。

1932年,也就是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出版不久,顾颉刚先生在《古史辨》第四册的《序》中说:

又近年唯物史观风靡一世,就有许多人痛诋我们不站在这个立场上作研究为不当。他人我不知;我自己决不反对唯物史观。

这可以看作是顾先生宣言,他“决不反对唯物史观”的话,很可说明他的态度的坚决。他不但不反对,而且宣布他辨伪古书,把古书,古史的真伪弄清楚,打好这一层根底,作为从事唯物史观要搜取的材料,以辨别古书真伪为“下学”,作为利唯物史观者的“上达”。

这不是说顾先生在三十年代已经对唯物史观有完全正确的认识。他把研究分成两种,一种是研究古史年代,人物事迹、书籍真伪,这部分“需用唯物史观的甚少”。另一种是研究古代思想及制度,应当取唯物史观为基本观念。这在实际上,是不同意用唯物史观作为辨伪书的指导思想。另外,直到1947年,他写《当代中国史学》时,还把唯物史观和经济史观混为一谈。但联系当时的文化背景看,胡适始终和马克思主义“对着干”,而他的学生顾颉刚宣布“决不反对唯物史观”,并且愿把自己的研究作为唯物史观的材料之用,平心而论,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了。

顾先生的史学思想的进步,可以以下面几个方面作说明。一、坚持进化论,追求历史的光明前途,追求民族的光荣的将来。他说:(www.xing528.com)

大家以为黄金时代在古人之世,就觉得前途是没有什么大希望的了。下半世的太衰颓,正由于上半世的太繁盛。……所以我们无论为求真的学术计,或为求生存的民族计,既已发见了这些主题,就当拆去其伪造的体系和装点的形态而回复其多元的真面目,使人晓然于古代真象不过如此,民族的光荣不在过去而在将来。[16]

进化论成为历史前途乐观主义的思想基础,也是爱国主义思想的思想基础。顾先生办《禹贡》杂志和积极主张抗日的爱国主义思想不是偶然的。

二、“学以致用”的爱国主义史学思想。这和上面有联系。前者是从历史进化上看,这里是从学术的社会价值的认识上着眼。顾颉刚创办《禹贡》学会、《禹贡》杂志,发展了古代的致用思想。他在《禹贡学会研究边疆计划》的《创办缘起》中说:

当承平之世,学不急于求用。……及至国势凌夷跼天蹐地之日,所学必求致用,非当供当前之因应而己,又当责以弘大之效;……以我国今日所处地位之危险,学术上实不容更有浪费,故定其价值之高下,必以需用与否为衡量之标准。

在当时,“强邻肆虐,国亡无日,遂不期而同集于民族主义旗帜之下;又以敌人蚕食我土地,四境当其首冲,则又相率而趋于边疆史地之研究”。边疆史地研究就是“经世之需”。顾颉刚的爱国主义史学思想,又是传统的经世致用的思想在近代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扬。

三、从社会的实际去说明观念形态的问题。1930年10月,顾颉刚先生写的《论〈易·系辞传〉中观象制器的故事》一文,很可以说明这一点。文章批判《系辞》的“观象制器”说。这种说法认为古代各种工具的创造,都是圣人们看了六十四卦的卦象,受到启发后做出来的。有如涣卦(img),上巽(img)下坎(img),巽为木,坎为水,圣人看了这个卦象是木在水上,得到启示,就造出船来。顾颉刚说:我认为这种唯心说法太不对了,船,当然是因木头入水不会沉而想出来的,这和“涣”卦有什么关系呢?这种思潮和汉朝京房一派很相同,说不定就是他们搞出来的玩意儿。[17]这就是说圣人头脑中某种观念是从实际事物上而得到某种认识,而不是说圣人先从某个先验的卦象上得到启悟,才造出器物的。顾颉刚在谈《周易》《诗》《尚书》等典籍的记载时,很多都反映出他这种史学思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