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物的教育功能与爱国主义思想的树立

文物的教育功能与爱国主义思想的树立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运用文物对公众的思想教育和影响有所不同,这是由不同社会制度下不同阶级的意志和意愿所决定的。(三)树立爱国主义思想文物是对公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特殊教材,也是最重要的教材。世界各国,尽管社会制度不同,但运用文物作为爱国主义教材则是相同的。即通过文物展览,让国民参观,树立爱国主义思想,热爱自己的祖国。文物不仅能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感情,同时文物也成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凝聚剂。

文物的教育功能与爱国主义思想的树立

(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文物起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主要是通过博物馆收藏、保管、研究、陈列和举办各类文物展览。博物馆有多种类型。根据1962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规定:凡“以研究、教育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管具有文化或科学价值的藏品并进行展出的一切常设机构,均应视为博物馆”。其基本职责是:将文物“公之于众,提供学习、教育、欣赏的机会”,因而博物馆是征集、保藏、研究、陈列、展览文物,向公众提供知识、教育、欣赏的文化教育机构,也是一所公众的社会大学。

博物馆陈列的文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记载人类社会前进足迹载体,它储存着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宗教、医学、科学技术、工艺美术等各种知识和信息。以文物为教材,其内容丰富多彩,且能引人入胜,沉浸在知识海洋之中,从中吸取各种历史知识及其他科学文化知识。文物直观生动,所反映的科学文化知识,易于被人接受和理解,是对公众进行科学文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最理想的教材。

(二)传播精神文明

文物不仅是传播知识的教材,也是对公众,尤其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传播精神文明的特殊教材。

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运用文物对公众的思想教育和影响有所不同,这是由不同社会制度下不同阶级的意志和意愿所决定的。

但运用文物对公众进行爱劳动、爱科学、遵守社会公德等教育则是相同的。

(三)树立爱国主义思想(www.xing528.com)

文物是对公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特殊教材,也是最重要的教材。

世界各国,尽管社会制度不同,但运用文物作为爱国主义教材则是相同的。即通过文物展览,让国民参观,树立爱国主义思想,热爱自己的祖国。

(四)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

文物蕴含着精神文化,所以文物也是民族的思想情感和共同心理的载体。

20世纪90年代中叶于辽宁阜新查海聚落遗址发现一石摆塑巨龙图,系选用几乎大小均等的石块堆塑而成。龙呈昂首张口,弯身弓背,龙尾后伸。全长19.7米,宽1.8—2米。蜿蜒于查海文化遗址中央的基岩脉上。这条巨龙距今达800O多年。这一龙像的发现,为中国人对龙的崇拜,找到了渊源。而历史时期的中国龙文物更是丰富多彩,依载体和表现手法可分圆雕土龙、木龙、金龙、银龙、瓷龙、石龙、陶画龙、瓷画龙、纸画龙、剪纸龙、石刻龙、砖雕龙……历代各种龙像的发现,表明中国人把自己视为龙的传人历代相延,连绵不断,因而“龙文物”也成了中华民族最具有凝聚力的文物之一。此外,我国新石器时代玉雕作品、新石器时代及三代(夏商周)的青铜器铜镜、礼器、兵器及装饰品)、秦兵马俑、我国的四大发明等遗物及长城、运河、丝绸之路遗迹,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文物不仅能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感情,同时文物也成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凝聚剂。

(五)美育以陶冶情操

在文物中属于艺术类的文物所占比例很高,且门类繁多,题材广泛。人们通过对艺术类文物的观赏、分析、研究,能唤起某种特殊的审美感情。因为这些文物所具有的艺术美是人们对现实美的理解和熔铸,也是人们对现实审美的集中体现。人们通过鉴赏这些艺术文物可从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思想感情的陶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