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体育文物的教育作用

体育文物的教育作用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体育文物具有最具民族性的特点,因而以体育文物作为教材也最具有民族凝聚力。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他们在生产、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心理素质和民族文物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素质是共通的。同时,体育文物是对公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特殊教材。世界各国,尽管社会制度不同,但运用体育文物作为爱国主义教材则是相同的。即通过体育文物展览,让国民参观,树立爱国主义思想,热爱自己的祖国。

体育文物的教育作用

首先,体育文物本身不仅仅是物质文化实体,同时也是含有精神文化的实体。因之,以历史见证的体育文物作为教材,具有真实性强、说服力强等特点。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它以形象的实体展现在人们面前,确实比仅用文字的、书面的教育作用更大。其次,体育文物作为教材,既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等特点,又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强等特点,因而是其他任何教材都无法替代的。

体育文物具有最具民族性的特点,因而以体育文物作为教材也最具有民族凝聚力。如中国历史文物,蕴含着中华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聚起来的民族思想感情和共同的心理素质。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他们在生产、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心理素质和民族文物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素质是共通的。如角抵、百戏、相扑、摔跤、游戏、举重、蹴鞠、捶丸、马球、积干、博弈等,以及节日、习俗等,这在民族性格、情操和爱好上都有所表现。这种意识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生命力,并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重要因素。其次,文物是博物馆的基础,有了大批民族体育文物,就可以创办民族体育博物馆,也可以充实、丰富中国体育博物馆和各省、市、院校的体育博物馆。

博物馆是开展文物教育的主要机构。正如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认为:“博物馆者,非古董品之墓地,乃活思想之育种场。”又如顾迪认为:“博物馆是收集、保存最能有效地说明自然现象及人类生活资料,并使之用于增进人们的知识和启蒙教育的机关。”再如1951年日本制定的博物馆法把博物馆规定为“系指收集、保管(包括培育)、陈列展出有关历史、艺术、体育、民俗、产业、自然科学等资料,从教育角度,以供一般民众提高文化教养、调查研究、消遣娱乐为目的的结构。”我们认为教育是博物馆的重要职能之一,教材就是文物。由于博物馆陈列的文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记载人类社会前进足迹载体,储存着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宗教、医学、科学技术等各种知识和信息。以文物为教材,其内容丰富多彩,且能引人入胜,沉浸在知识海洋之中,从中吸取各种历史知识及其他科学文化知识。文物直观生动,所反映的科学文化知识易于被人接受和理解,是对公众进行科学文化普及的最理想教材。(www.xing528.com)

体育文物不仅是传播知识的教材,也是对公众,尤其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传播精神文明的特殊教材。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运用文物对公众的思想教育和影响有所不同,这是由不同社会制度下不同阶级的意志和意愿所决定的。但运用体育文物对公众进行爱身体、爱生命、遵守社会公德等教育则是相同的。同时,体育文物是对公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特殊教材。世界各国,尽管社会制度不同,但运用体育文物作为爱国主义教材则是相同的。即通过体育文物展览,让国民参观,树立爱国主义思想,热爱自己的祖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