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现Bloom教育目标的分类方法

实现Bloom教育目标的分类方法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56年,美国教育家Bloom把教育目标分类,按认知层次由低到高分为六个方面:知识; 理解 ; 应用 ; 分析 ; 综合 ;评价。2001年,Anderson等在Bloom分类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修订,把教育目标分为两个基本维度。第一个变化一方面是更科学,因为“评价”包含有综合的内容,或者说要以综合为前提;另一方面是更符合时代要求,在信息时代创新是非常重要的。

实现Bloom教育目标的分类方法

1956年,美国教育家Bloom把教育目标分类,按认知层次由低到高分为六个方面:知识(Knowledge); 理解 (Comprehension); 应用 (Application); 分析 (Analysis); 综合 (Synthesis);评价(Evaluation)。2001年,Anderson等(其中一位作者David Krathwohl曾经是Bloom分类法的作者之一)在Bloom分类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修订,把教育目标分为两个基本维度。第一个维度是知识,分为四类: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第二个维度为认知过程,包括六种思维:记忆 (Remembering)、理解 (Understanding)、应用 (Applying)、分析(Analyzing)、评价 (Evaluating)、创新 (Creating)。修订版有两大变化,一是去掉 “综合”,增加了“创新”;二是用动词的-ing形式替换了名词。第一个变化一方面是更科学,因为“评价”包含有综合的内容,或者说要以综合为前提;另一方面是更符合时代要求,在信息时代创新是非常重要的。第二个变化则更强调认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认知层次的高低与认知活动对能力需求的多少直接相关,而认知能力的发展与年龄和学习阶段也是有直接关系的。在小学学习初级阶段,对记忆的练习自然多一些,测试中会包含一些对记忆要求的测试。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也不断发展,他们学习中对高层次能力的要求越来越多,记忆只是其他能力发展的基础。初级阶段以后,高质量试题的特点与认知能力层次的关系就比较强了,如果过多地考查学生低层次的认知能力,就很难说是高质量的测试。(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