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夏季香疗:调养心神、防蚊虫、提高免疫力

夏季香疗:调养心神、防蚊虫、提高免疫力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夏属火,与心相应,所以在赤日炎炎的夏季,要重视心神的调养。预防疰夏,在夏令之前,可取补肺健脾益气之品,并少吃油腻厚味,减轻脾胃负担,进入夏季,宜服芳香化浊,清解湿热之方,如可用鲜藿香叶、佩兰叶、炒麦芽,甘草,水煎代茶饮。夏季蚊虫多,极易传播疾病,芳香药物可以十分有效地驱除蚊虫,一般使用罗勒、柠檬、杜松、香叶天竺葵等精油香薰来防蚊虫。连续3年,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降低机体的过敏状态。

夏季香疗:调养心神、防蚊虫、提高免疫力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毋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夏三月,从立夏立秋前,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夏季烈日炎炎,雨水充沛,万物竞长,日新月异。阳极阴生,万物成实。人在气交之中,故亦应之。所以,夏季防病调养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养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

夏属火,与心相应,所以在赤日炎炎的夏季,要重视心神的调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就是说,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胸怀宽阔,精神饱满,如同含苞待放的花朵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与此相反,举凡懈怠厌倦,恼怒忧郁,则有碍气机,皆非所宜。

嵇康《调养论》说,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这里指出了“心静自然凉”的夏季调养法,很有参考价值。夏季养心,要睡好子午觉,睡前可以使用精油扩香、听音乐瑜伽冥想帮助静心,中午可以小睡休息,帮助养心。适合使用的扩香精油有:野橘、真正薰衣草广藿香、岩兰草、檀香等。如果因为暑热而思绪不宁,可以选用柠檬迷迭香薄荷扩香,净化空间、帮助思想集中。

此外,我们可以运用精油按摩相应的穴位经络,到达养心经、泻心火的目的。可选用花梨木、茉莉、佛手柑、茴香、甜橙、苦橙叶加几滴油按摩手少阴心经的循行经络,重点选择胸口的膻中穴、腋下极泉穴、少海穴、神门穴;也可将上述精油调配后吸嗅扩香,以达到静心、安神帮助睡眠祛除烦躁的功效。

此外,夏季还需健脾除湿,可选用茴香、豆蔻、山柰根、红橘加基底油调配,于每日清晨睡醒时,平躺在床上将调配好的按摩油涂抹在腹部、肚脐四周,顺时针按摩3分钟,双手敲打肚脐左右两侧的天枢穴;每周使用精油推拿胃经3次,并重点按摩内庭穴、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等穴位。

长夏季节,湿气较重,加之夏季贪凉,一些寒凉的食物往往会加重体内的湿气,削弱脾胃的功能,人体易出现困倦、乏力、嗜睡、肥胖、排便不畅或腹泻、口角炎、口腔溃疡,以及一些湿疹、汗疱疹等皮肤疾病。治疗和预防这些问题的发生,除了规律的作息和饮食调整之外,我们也可以用芳疗进行一些辅助治疗。可选用肉桂西伯利亚冷杉厚朴、红橘、茉莉、加基础油按摩推拿脾经循行的线路,重点按压大都、公孙、三阴交、阴陵泉、血海等穴位。(www.xing528.com)

夏季酷热多雨,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易致疰夏、中暑等病。疰夏主要表现为胸闷、胃纳欠佳、四肢无力,精神萎靡、大便稀薄、微热嗜睡、出汗多、日渐消瘦。预防疰夏,在夏令之前,可取补肺健脾益气之品,并少吃油腻厚味,减轻脾胃负担,进入夏季,宜服芳香化浊,清解湿热之方,如可用鲜藿香叶、佩兰叶、炒麦芽甘草,水煎代茶饮。夏季可选用红橘、薰衣草、天竺葵、生姜精油加入热水中在睡前泡脚,并按摩足部穴位,让身体微微出汗,带走长时间空调或冷食驻留在身体中的寒气。

夏季炎热,极易出现中暑的情况,如果出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昏、胸闷、心悸、注意力不能集中、大量出汗、四肢发麻、口渴、恶心等症状,是中暑的先兆。应立即将病人移至通风处休息,给病人喝些淡盐开水绿豆汤,若用西瓜汁、芦根水、酸梅汤,则效果更好,同时可以使用薄荷、檀香、苏合香白芷丁香等芳香药物制成的香瓶防中暑,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在烈日下过度曝晒,注意室内降温;睡眠要充足;讲究饮食卫生。另外,防暑饮料和药物,如绿豆汤、酸梅汁、仁丹十滴水清凉油等,亦不可少。

夏季蚊虫多,极易传播疾病,芳香药物可以十分有效地驱除蚊虫,一般使用罗勒、柠檬、杜松、香叶天竺葵等精油香薰来防蚊虫。

从小暑到立秋,人称“伏夏”,即“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对于一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痹证等阳虚证,是最佳的防治时机,称为“冬病夏治”。其中,以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最为显著。具体方法:可内服中成药,也可外敷药于穴位之上。外敷药可以用白芥子20g、元胡15g、细辛12g、甘遂10g,研细末后,用鲜姜60g捣汁调糊,分别摊在6块直径约5cm的油纸或塑料薄膜上(药饼直径约3cm,如果有麝香更好,可取0.3g置药饼中央),贴在双侧肺俞、心俞、膈俞,或贴在双侧肺俞、百劳、膏肓等穴位上,以胶布固定。一般贴4~6小时,如感灼痛,可提前取下;局部微痒或有温热舒适感,可多贴几小时。每伏贴1次,每年3次。连续3年,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降低机体的过敏状态。通过如此治疗,有的可以缓解,有的可以根除。对于无脾肾阳虚症状表现,但属功能低下者,于夏季选服苁蓉丸、八味丸、参芪精、固本丸等药剂,也能获得较好的调养效果。

夏季天气炎热,一旦发生感冒则比冬天还不易痊愈,特别是“阴暑”导致的感冒。“阴暑”往往是因为暴晒出汗后立刻进入空调房,或运动后大量出汗又立即冲洗冷水澡,或大量喝冷饮导致的寒湿驻留体内,表现为腹泻、呕吐、眩晕、发烧等症状。不同症状的感冒需要选用不同的精油或芳香产品进行辅助治疗,例如风热可以选用:薄荷、尤加利、薰衣草、丁香加几滴基底油按摩肺经和足底,嗅吸;风寒可选用:佛手柑、薰衣草、百里香、生姜嗅吸,按摩肺经和足底;暑湿可选用:豆蔻、葡萄柚、茴香、广藿香、尤加利,加基底油按摩肚子,敲打天枢穴,涂抹关元穴。“阴暑”感冒可加:罗勒、迷迭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