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方法与篇章结构的优化方案

研究方法与篇章结构的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章以梁祝传说为例,对集体性精神生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文化认同形态、方式进行案例分析。第七章是对中国问题的回应。除了指出它相对于“生产性保护”而言的逻辑起点差异,强调该保护理念的推行需要依托于社会生活空间的生产,共时性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创新和意义创新,从而保持与社会集体价值选择与集体文化心理结构的价值同构。

研究方法与篇章结构的优化方案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认同问题的研究,不可避免地涉及哲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地理学政治学、文化学及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本书将借助多个学科的学术视角、方法和分析思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认同问题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以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认同机制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和解释。

就研究方法来说,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方法,主要以文献研究方法中的历史分析方法和比较分析方法作为具体方法。

就篇章内容来说,本书整体关照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全球性文化认同问题的关系;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认同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发展机制的关系;③我国古代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价值认同形成、互动的具体方式和形态;④我国古代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同建立并维系的主要路径特征以及在当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认同体系的现代构建问题。

以此为研究框架,本书的篇章布局安排如下(见图0-3):

开篇为“绪论”,旨在提出问题,回顾文献并梳理思路。

第一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全球性文化认同问题的关系进行分析,旨在整体提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背景与现代价值。首先,指出国际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诉求在于保护多元文化的共存格局,推动文化主体间的理解与相互认同,从而推动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这构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背景。其次,指出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遭遇着生产力文明的冲突,但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流变和流布中不难发现某些价值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此外,相当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跨地区、跨民族的历史流布中,尽管在文化样式或文化意义上发生了改变,但不同文化主体间在多样性文化实践中存有可以彼此认同的普遍性价值,这既是建构人类文化共同体的重要基石,也是维护世界和谐共处的重要桥梁

图0-3 本书的篇章结构(www.xing528.com)

第二章基于遗产、记忆、认同三者关系的维度上,重建了对非物质遗产的解释框架,从而确立了本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机制的研究范式。首先,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化记忆的特殊载体,构成了人们通过记忆来寻求认同、建构认同的活态系统,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机制本质上是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认同机制;其次,通过辨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多种认同问题的逻辑关系,来阐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认同问题所具有的核心研究价值;紧接着,通过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存续过程中体现的文化价值认同的时空性特征分析,选取中国的三个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本书后面章节深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认同机制的案例基础。

第三章以梁祝传说为例,对集体性精神生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文化认同形态、方式进行案例分析。具体来说,梁祝传说在不同历史时期流传的故事文本、在不同流播地区流传的故事文本的比较分析,整体地呈现了不同叙事文本形成的主体性、时代性和地域性影响。对梁祝传说经由各种符号文本的叙事或改编,仍保持着对梁祝爱情的言说,同时经由不同地域性叙事生成了多元认同主体,由此提出人们对梁祝传说的文化认同是多元一体的。

第四章以传统年画为例,对那些由少数群体生产转向社会集体消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研究。以年画的题材结构为研究重心,分析不同题材产生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背景,以及不同年画题材发展流变的过程;分析不同年画题材的意义结构,以及这些意义作为年画的表征意义引入年画题材的话语路径;分析不同年画产地的题材差异以及形成差异的原因;又通过各地方年画题材的共性,以及人们依托于对年的意义解读,解释年画如何成为年俗的文化空间生产机制。由此提出,年画的文化认同模式呈现为对社会意义的表征和文化空间的生产。

第五章以皮影戏为例。同样是由少数群体创作、生产的文化样式,逐渐被人们广泛消费,虽然其传统的演出程式也有仪式性特征,但是它的仪式性带有很强的个体性特征,满足人们多样性的生活空间的意义诉求,区别于年画消费与张贴的仪式空间的稳定性和确定性,从而反映了另一种文化认同的形态、方式。具体来说,皮影戏具有多元符号的叙事特征,在传统社会有着“剧”与“场”的双重意义叙事机制,这种叙事机制既为皮影戏再现人们民俗、生活空间的意义提供了可能,也影响了人们对皮影戏的意义解读和价值认同指向的同一性,从而分化了人们对皮影戏的社会认同基础。在传统生活空间意义变迁的情况下,皮影戏生存状况深受影响。由此,人们对皮影戏的文化认同模式是文化空间的意义再现与文化认同的多向性。

第六章以前文案例研究为基础,系统性地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文化认同路径的四重性特征,分别是:生成机制——一种意义生产与再生产机制;流变机制——一种多样性和非连续的延续机制;整合机制——一种对文化空间的整合与社会意义的公共选择机制;维系机制则是当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社会认同的基础在于意义结构于人们集体心理结构的相互调适与同构。它们共同体现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或延续,是一种积极的、能动的文化实践方式,是一种在社会空间的生产中,共时性进行着的社会生产实践。

第七章是对中国问题的回应。依托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认同机制的认知基础上,分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认同遭遇的现实性挑战,分析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理念的局限性,进而提出建构现代文化认同体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的一种新的理念:“生活性保护”。除了指出它相对于“生产性保护”而言的逻辑起点差异,强调该保护理念的推行需要依托于社会生活空间的生产,共时性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创新和意义创新,从而保持与社会集体价值选择与集体文化心理结构的价值同构。该保护理念大大拓展了“生产性保护”局限于依托市场机制的载体性生产。

在“结语”中,笔者就本书的主要观点做了简要的总结和梳理,并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文化身份认同建构的价值取向选择问题和现代文化生产与创新的社会影响等问题做了延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