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引述《右論稱》篇目中的变动:后人改本

引述《右論稱》篇目中的变动:后人改本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淮南子》二十一篇標題,唯《要略》無訓字,自《原道》至《泰族》,皆以訓字繫篇名。自來引用淮南王書者,皆以訓字爲篇名,其誤已甚,猶之《逸周書》每篇題云某某解第幾,此孔鼂所目也,而引用《周書》者亦誤連解字爲篇題,皆由不知古書標題體例而然。黄震《日鈔》稱引《周書》,已連解字名篇,顧炎武《日知錄》考證《淮南》,亦兼訓字標目,皆所謂通人之蔽也,更無論世俗昏昏矣。

引述《右論稱》篇目中的变动:后人改本

昔人疏解古書,例以注述之名題載於下,亦有已題於上者,則下但標某氏而已。《周易》卷首上題《周易上經乾傳第一》,下題王弼注(此據《經典釋文》本,與今本經宋人竄改者異),此通例也。乃宋祁疑之曰:“今國學行王弼《易》,題曰《周易乾傳第一》,下云王弼注,且傳即注解名,下當只云王弼乃允。”(《宋景文公筆記》)舜徽案:陸德明《音義》已明云“傳以傳述爲義,謂夫子《十翼》”,宋氏未之省耳。推之《詩》題鄭氏箋,《書》題孔氏傳,《公羊》題何休學,莫不載注述之名於下。若杜預《春秋經傳集解》標題,但云杜氏,則以集解之名已題在上,不煩複出也。要之五經題篇,皆出注者之意,人各有心,故題無常準(此四語出《左傳正義》)。旁逮諸子百家,凡有注解者,其題篇之例,亦不能强同,而多繫注述之名於篇目,以並題在上,學者尤不可不知也。《淮南子》二十一篇標題,唯《要略》無訓字,自《原道》至《泰族》,皆以訓字繫篇名。姚範曰:“疑‘訓’字高誘自名其注解,非《淮南》篇名所有,即誘序中所云深思先師之訓也。”(《援鶉堂筆記》)此其言是矣。自來引用淮南王書者,皆以訓字爲篇名,其誤已甚,猶之《逸周書》每篇題云某某解第幾,此孔鼂所目也,而引用《周書》者亦誤連解字爲篇題,皆由不知古書標題體例而然。黄震《日鈔》稱引《周書》,已連解字名篇,顧炎武《日知錄》考證《淮南》,亦兼訓字標目,皆所謂通人之蔽也,更無論世俗昏昏矣。(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