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右論鈔纂与他书勿混

右論鈔纂与他书勿混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雜鈔之書而兼考訂,蓋昉於漢世,王充嘗言:“漢家極筆墨之林,書論之造,漢家尤多。”充所自爲之書,亦退居於論,不敢與作述伍。又自稱就世俗之書訂其眞僞,辨其實虚,其明徵也。《隋志》錄《論衡》,與《古今注》、《袖中記》、《雜書鈔》、《子鈔》、《皇覽》、《類苑》之屬同入子部雜家類,已隱然示人以辨章學術之意。《四庫總目》以《論衡》爲雜説之原,是也。學者必明乎此類之書與著述别,庶能瞭然於本根枝葉之辨。

右論鈔纂与他书勿混

雜鈔之書而兼考訂,蓋昉於漢世,王充嘗言:“漢家極筆墨之林,書論之造,漢家尤多。”充所自爲之書,亦退居於論,不敢與作述伍。又自稱就世俗之書訂其眞僞,辨其實虚(均見《論衡·對作篇》),其明徵也。故毛奇齡曰:“考之稗官著作,原有二家,一則集事以資用,一則考義以資辨。王仲任作《論衡》,則創爲考覈駮辨之文以助談議。故後之爲稗官記者,雜記之外,復有論説,如筆談、叢鈔、隨筆、友議諸書,每可爲談議所藉,如所稱考義資辨者。”(《倘湖樵書序》)李兆洛曰:“讀書之士,著述流覽之暇,往往有叢殘之義,偶觸之思,或簡策之小言,或賓朋之燕語,心所屬者,隨而筆之,當時以備遺忘,後人遂資考證。其端自《論衡》、《古今注》等發之,唐、宋以來,乃益繁夥。”(《跋韋庵隨筆》)兩家所言,實亦陰本《隋志》。《隋志》錄《論衡》,與《古今注》、《袖中記》、《雜書鈔》、《子鈔》、《皇覽》、《類苑》之屬同入子部雜家類,已隱然示人以辨章學術之意。《四庫總目》以《論衡》爲雜説之原,是也。惟自茲途大啓,述造日雜,博雅者取助燕談,不學者資之速化,相率屏經史艱深之學,貪纂錄輕便之編,學術日趨苟簡,此實其一大轉樞也。學者必明乎此類之書與著述别,庶能瞭然於本根枝葉之辨。(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