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欢聚春节: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和意义

欢聚春节: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和意义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春节即农历正月初一,旧称元旦。现在为区别于公历1月1日这个元旦,春节改称为大年初一。尽管如此,仍然有许多人认定过春节才是过年。世界各地,凡有华人居住之处,春节都是要过的。人们把过春节看作是家人欢聚和亲友之间沟通感情的最佳时光。在中国文明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过春节形成了许多风俗习惯。每年阴历除夕,无论城乡,家家户户门上都要张贴红色春联,为节日增色。此后,春节贴春联便成为一种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欢聚春节: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和意义

春节是我国农历的新年。在民间,它是最古老、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即农历正月初一,旧称元旦。现在为区别于公历1月1日这个元旦,春节改称为大年初一。尽管如此,仍然有许多人认定过春节才是过年。

世界各地,凡有华人居住之处,春节都是要过的。人们把过春节看作是家人欢聚和亲友之间沟通感情的最佳时光。在中国文明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过春节形成了许多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大多富有生活情趣,它们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春节有很多礼仪:

1.剪纸。在新春佳节,你就会看到家家户户一扇扇洁白崭新的窗户纸上,贴着美观大方的剪纸,气氛焕然一新,洋溢着喜庆欢乐的节日气氛,也使你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因为大多数是贴在窗户上,所以也叫“窗花”。它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剪(刻)彩色纸而成的装饰性艺术小品。逢年过节,我国农村家家户户用彩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故事的窗花、挂笺,贴在窗户、门上,还用它做灯笼、喜庆花等,增加节日喜庆气氛。剪纸在农村里还被普遍地用作鞋花、枕花、孩子的帽花、肚兜花、大人的衣袖花、围裙花的花样。剪纸还作为刺绣、陶瓷、印染、雕花、皮影等工艺装饰的底样之用。

2.贴年画。年画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它的历史相当悠久。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在居室墙上贴几张年画,以示辞旧迎新。

年画来源于贴“门神”。据东汉蔡邕所著《独断》的记载,我国最早的年画题材是“门神”,画的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神荼、郁垒。还有的画古勇士成庆的像于殿门,画虎于门。南朝梁懔所著《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一日,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战国时,《山海经》中也有大致相同的记载。到了唐代,又有了秦叔宝(秦琼)、尉迟恭钟馗形象的“门神”,大都画在桃木板上,挂在门上,用意是消灾纳福,镇妖避祸。明吴承恩西游记》里讲述了这个故事:有一次,唐太宗生了病,夜里做梦听见鬼叫,无法安寝。第二天告诉群臣后,大将秦叔宝和尉迟恭就全副披挂、仗剑执锏,在宫门把守了一通宵。这一夜,唐太宗睡得很好,没有梦见鬼。唐太宗为了以后睡觉都能安宁,又不忍心叫两位老将夜夜守在宫门侍立,就命画师画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人的像,悬挂在宫门的两边。久而久之,上行下效,两人就成了“门神”。这是年画的早期作品,又名“门画”。到了北宋时,随着木版雕刻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木版印刷的年画,称为“纸画”。在民间流传的有表现王昭君赵飞燕等以妇女为题材的年画。始于宋代的福建泉州木版门画中,常有秦叔宝和尉迟恭这两位“门神”的威武形象,直到解放前,还在民间广泛流传。到了明末清初,年画的题材越来越广泛,出现了许多反映劳动人民理想与心愿的生活情趣的年画,如“迎春接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风调雨顺”以及戏曲、故事、风景、花卉的年画,如:《仕女图》、《白蛇传》、《红楼梦》等等。后来,上海郑曼陀把月历和年画合为“月历牌”年画的挂历年画,风靡全国。

我国文化发达,各地年画形式多样,题材广泛,风格不一。其形式有中条、屏条、窗顶、灶画、喜幡等数十种。其题材有山水花鸟、戏曲人物、民间传说等。在艺术风格上,天津杨柳青年画,是以细巧、典雅而著称;山东潍坊的杨家埠和苏州的桃花坞年画,足以粗壮,朴实见长;北京、西北一带的年画则以粗犷、苍劲而闻名。此外,四川的绵竹,广东的佛山,福建的泉州,山西的临汾,河南的开封,河北的武强,上海的月历牌年画等,都独具风彩,各有千秋。现在,年画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广大美术工作者根据“推陈出新”的方针,对年画进行了改革、创新,创作出不少具有强烈时代气息和浓厚生活情趣的新年画。

3.贴春联。春联,是春节的主要传统风俗之一。每年阴历除夕,无论城乡,家家户户门上都要张贴红色春联,为节日增色。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的愿望,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文学色彩的娱乐活动

春联,亦称“门对”、“春贴”、“对联”、“对子”,起源于“桃符”和“门贴”。清代富察敦崇所作的《燕京岁时记·春联》中载:“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说郛》卷十引马鉴《续事始》:“《玉烛宝典》日:‘元日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即今之桃符也。其上或书神荼、郁垒之字。”春联的来由,还有一段神话故事。据《山海经》记载,传说上古时代有两位神将兄弟,一个名叫神荼,一个名叫郁垒。他们住在东海度朔山上,山上有一颗巨大的桃树,有一条枝干弯弯地拖到地面上形成拱门。山上有鬼常从此门通过,去伤害人。玉皇大帝怕恶鬼扰乱人间,便派神荼、郁垒两位神将把守拱门。恶鬼若敢下山,他们就用苇索绑之送去喂虎。《淮南子》一书也有类似的记载。到了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原地带的老百姓过年时,为了镇邪伏恶,常于除夕在门上和两边悬苇茭、饰桃人,并画虎挂立门户,或者在门两边挂上桃木符,约一寸宽,七、八寸长,上面画着两位神将或是写上他们的名字,借以吓鬼,用之压邪祛灾。这就是早期的“桃符”和“门贴”,也是春联的雏形。

“桃符”和“门贴”年年更换。宋代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道:“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后蜀主孟昶特别喜爱桃符,每当除夕来到时,他总在宫门上挂起桃符。广政二十七年(公元964年)除夕,他命学士辛寅逊在桃符上写联语,但孟昶嫌辛寅逊写得不好,就自己动手写道: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据考证,这便是我国最早的春联。但这春联仍写在桃木板上,被称为“桃符对句”。至宋时,遂推广用在楹柱上,后又普遍作为装饰品及交际庆吊之用。悬挂或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又叫“楹联”。

用红纸写春联,则始于明朝。据说明太祖也十分喜欢春联。他不但除夕传旨,门上须加春联;还经常向大臣们赐贴春联,并微服出巡,到民间观赏春联。陈云瞻的《簪云楼杂话》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上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出观。”此后,春节贴春联便成为一种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春联是中国文学特有的形式。据有关资料说,外国朋友见了春联觉得新鲜,说中国人都是诗人。春联不仅是一种书法艺术,而且好的春联都带有诗歌的意味,给人一种美的感受。让我们把美好的理想书写在春联上,高高兴兴地过一个春节吧!

“迎春接福”,张贴“福”字,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俗。过去,每逢新春佳节到来,家家户户要在屋门上、箱柜上、门楣上、墙壁上等处贴大大小小的“福”字。有些人家购买或请人精描细作那种有图案的“福”字图案或是寿星、寿桃,或是鲤鱼跳龙门,也有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等,真是丰富多采,把“福”字映托得更加金墨闪耀。不少劳动人民的家庭,也要把大红纸裁成方块,或剪“福”字,或写“福”字。有的还把“福”字倒贴了。是不是贴错了?不,这是有意把它贴倒的。为什么?过去,人们为了讨人家说句“福到了”的吉利话,常常这样做,以示寄托对新的一年的善良愿望,追求美满幸福的生活。

春节前,我国民间在大红纸上写“福”字,贴“福”字,这个习俗大约是从宋朝以前开始的。据宋人吴自牧著的《梦梁录》中说:“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又说:“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其中所说的“贴春牌”,也就是今天在红纸上写的“福”字。

“福”是什么呢?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幸福。而在旧社会指的是福气、福运。“福”字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存在社会上的共同愿望。“福”字在古书里却有很多解释,如:“福也、休也、善也、祥也”等。但它总的含义,无非是“长命富贵”和“吉祥如意”。不过,一般老百姓则认为“平安”就是“福”。《韩非子》卷六上说:“全寿富贵之谓福”。意思是说,所谓“福”就是富贵加长寿。所以,过去的春联之中,“福”字又往往与“寿”字联在一起,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还有“天增日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等佳句。“福”是与“祸”相对的。《老子》中说:“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古人用朴素的辩证观点论述了“福”这个人们向往的东西,与“祸”这个人们厌恶和畏惧的东西之间那种互为依存、互相转化的道理。看来,福,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在追求着。

4.赠送贺年片。现在的贺年片,形式已是多种多样,作用也大有扩展。除了祝贺新春之意以外,还起到宣传教育作用,有的印有名人语录,有的画有别致的图画,有的还可兼作书笺。过年之际,收到亲朋寄自外地的贺年片,可以增进友谊,从中得到教益。实乃一件趣事,应当发挥它的作用,交流人们的思想感情。

“贺年片”也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之一。从元旦到春节前,有些人家总要到商店里买上印刷别致的“贺年片”,馈赠亲朋,祝贺节日愉快。

5.点蜡烛。春节到元宵节期间,或喜庆之时,我国各族人民喜欢燃点大红大绿的寿烛,把它当作节日和喜庆的光彩。因此,逢年过节,人们筹办年货时,总要买一些喜庆品,蜡烛就是其中之一。

蜡烛也叫“花烛”。说到“花烛”,人们自然会想到北周文学家瘐信所作“洞房花烛夜”的优美诗句。可见,花烛在我国民间已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古时有“秉烛待旦”、“秉烛夜游”之说;远在六朝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知道,把日用蜡烛制作为各种山水人物、翎毛花卉、飞禽走兽的“花烛”,不仅有点灯照明的实用价值,还有点缀和装饰环境、增加喜庆气氛的作用。

6.除夕守岁。除夕之夜,我国民间有守岁的习惯。在年三十这天夜里,一家老少围坐吃团圆饭,大家终夜不睡,以待天明,称之为“守岁”。除夕守岁,自古有之。古往今来,年年如此。

古往今来,除夕这天夜里,通宵达旦,人们有不少活动。如贴春联、剪窗花、贴年画、洒扫擦洗、送贺年贴、团坐娱乐等。除夕赋诗也是墨客骚人的一大乐事。北宋的苏东坡在《守岁》的一首诗中云: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诗中不乏振作进取精神,令人钦敬。唐高适七绝《除夜》诗云: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www.xing528.com)

崔涂的《巴山道人除夕书怀》诗中云: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渐与骨肉远,转于童作亲,

那堪正漂泊,来日岁华新。

这些诗篇,都表达了客居它乡的诗人感慨身世、怀念亲人、遥望未来之情。

据传说,除夕晚上如果彻夜不眠,毫无倦意,就是预兆着来年人的精力充沛,精神焕发。现在的除夕,人们沿袭了古时许多好的习俗,在除夕虽然不再“守岁”了,但有的互相登门拜访远归的亲友,促膝谈心到深夜;有的团聚灯前,打扑克、下象棋、猜谜语、说笑话、讲故事,或者看电视、听广播、吃糖果。所有这些,仍是除夕活动的一大内容,充分表达了人们期望人寿年丰和盼望新春快些到来的激动心情。但也有狂食暴饮、酩酊大醉、聚赌耍钱、危害社会治安等陋习,需要戒掉。在除夕之夜,提倡开展一些正当健康的文娱活动,有利身心健康,增加生活情趣,陶冶人的性情。

7.包饺子。饺子,是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面食品之一。按照我国北方人的习惯,逢年过节、馆客送亲总要包顿饺子吃。尤其是除夕,全家人围坐,边包饺子边聊天,山南海北,无所不谈,不时引来欢声笑语,大有其乐无穷之意。“水饺人人都爱吃,年饭尤数饺子香”。

8.放爆竹。我国民间有放爆竹、点焰火欢度春节的习俗。新春佳节的夜晚,劈劈叭叭的爆竹声,一束束焰火凌空而起,有的仿佛天女散花,有的像孔雀开屏;妍红者,如牡丹盛开,金黄者,如秋菊含霜。这五彩缤纷的火树银花,争相怒放,把节日的夜空饰若仙境,令人心驰神往,为人们增添了无限的欢乐。这瑰丽多彩的焰火,正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我国民间放爆竹庆春节的习俗,究其历史,源远流长。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这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在《元旦》诗作中,生动地描绘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欢度春节时盛大的喜庆情景。据汉代《神异经》记载,在2200多年前,人们就为驱逐山魈鬼魅,曾“燃真竹以取其声”。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上载:“正月初一……鸡鸣而起,先于庭前以辟山操恶鬼。”《通俗编俳优》上说:“皆以真竹著火爆之。”相传,到了初唐年间,一些地方天灾连年,瘟疫盛起,有个叫李出的人,便在小竹筒内装上硝,导以爆炸,以硝烟驱散山岚瘴气,减退疫病流行,便是装硝爆竹最早的雏形。到1300年前,火药发明后,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载了我国出现了火药制作的爆竹。那时候,人们就用纸造的筒子代替了竹子,并用麻茎把爆竹编成串,称为“编炮”。因声音清脆如鞭响,也叫“鞭炮”。

花爆聒新年,嘉名一一传,

晴飞遍地锦,迅落霸王鞭。

它形象地描绘了当时放爆竹的情景。南宋孟元老撰写的《东京梦华录》一书中说:除夕“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由此可见,这时放爆竹的意义,已不只是驱逐“山鬼”了。老百姓用爆竹接“财神”,迎“灶王”,想讨个吉利,作为“爆发”的象征。爆竹虽然年复一年地放着、响着,但广大劳动人民却是“一年更比一年穷”。如今,再没有人相信放爆竹会赶跑“山鬼”和接来“财神”,而是用来庆祝节日,表示心花怒放,兴高彩烈,增加欢庆的气氛。

花炮响连天,燃放要安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燃花放炮,辞旧迎新。但是,家长们千万要教育孩子注意安全。

(1)花炮性能各异,燃放时要小心。各种烟花爆竹性能不同,应按照燃放说明的要求,能手持的手持,该立地的立地。比如“双响炮”不能横放,“胜利花”横倒燃放则危险性更大。

(2)燃花地点要选择好,避免伤人和引起火灾。不要在人稠的街道、商场、剧场以及公共汽车、电车和火车上燃放;要远离粮、棉、油、百货等物资仓库、易燃建筑、拖拉机站、牲畜棚、秸草堆等地。

(3)切勿购买自制品,谨防碰撞事故发生。个人制作的烟花爆竹安全性差,特别是配有黄色炸药和氯酸盐类制作的烟花爆竹的摔炮、拉炮等,容易因碰撞而引起爆炸。

(4)有人捣乱,要坚决制止。点燃花炮后,随意扔到人群中或妇女、儿童身上,是不道德的行为。对扰乱社会治安的人,要批评教育或扭送公安机关,让人们快快乐乐、安安全全过好节。

9.拜年。春节期间,我国民间有“拜年”的传统习俗。拜年,是人们相互走访祝贺春节,表示辞旧迎新的一种形式,也是人们利用年节假日,交流思想,联络感情,消除隔阂,增强团结的一种手段,是件好事,它蕴含着亲友之间团结和睦的良好愿望。大年初一这一天,人们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然后互相道贺。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者带领人们逐家祝贺;有的是同一单位几人一齐前去贺年;也有的是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这一方式称为“团拜”。

春节期间,在家人团聚的喜庆的日子里,亲友互访,共叙衷情;在革命队伍中形成了军民联欢、干群联欢、工农联欢、民族联欢的好传统和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使春节成为一个胜利、团结、友谊的传统节日。但是,在拜年、贺年中,也有些不良风气需要避免和摒弃,要提倡“四忌”:

(1)忌乱走。前些年曾风行四处拜年之风,去张家到李家,人们都在大街上浪费时间,好多人甚至互相见不着。现在不少单位用团拜代替了乱走,大家都觉得好。我们还应提倡团拜,切忌徒有“拜年”形式的无意义的乱走。

(2)忌酗酒。有些人喜欢借“拜年”之机会轮流吃喝。今天吃你家,明天吃他家,而且猜拳行令,狂呼乱叫,闹得四邻不安,喝得酩酊大醉,闹出有伤风化的事来。

(3)忌赌博。有些人名曰“拜年”,实际是聚赌,或调主跑副,或东风西风,或吆五喝六,大动输赢,由此而生争执、伤和气者屡见不鲜,因赌而偷、而病、而死者也不乏其例。

(4)忌扯闲话。平时难得聚着聊天,趁拜年时畅谈一番,讲形势,谈思想,话友情,这是很好的。但有的人喜欢说长道短扯闲话,当着张三说李四,当着李四说张三,挑唆是非,造成领导与群众、同志与同志隔阂,这是极不应该的。

我们要注意这些,讲究精神文明,抵制歪风邪气,就会使节日过得愉快而健康。

在国外生活的中国人,把春节当作弘扬民族传统和怀念故乡的重要节日。每逢过春节,华人聚居之处,都要举行舞狮子、舞龙灯、踩高跷等活动。有的时候,那里的节日气氛比国内还要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