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资源的类型和重要性

信息资源的类型和重要性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文献认为,人们为满足情报需要而获得情报的来源是信息资源。也有认为,产生消息或为了传递而持有情报的任何系统是信息资源。图1-2传统出版形式划分的信息资源1)按传统出版形式划分的信息资源书籍。因而期刊是科学技术领域中传播信息、知识、情报的最为重要的信息资源。但这类文献的内容是规章性文件,体现了法律约束力,是生产活动、科研活动必须注重的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的类型和重要性

文献认为,人们为满足情报需要而获得情报的来源是信息资源。也有认为,产生消息或为了传递而持有情报的任何系统是信息资源。因此,信息资源包括产生原始情报的情报发生源,也包括用户赖以获得信息、知识、情报的任何信息渠道和信息载体。信息资源通常是指以一切记录形式存在的信息载体,比较而言,只是更强调侧重于新型媒体形式,同时也更强调存在于媒体中的内容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有用性,可被人们所利用。就本节任务而言,将信息资源等同于文献。

信息检索的主要任务是获取信息,满足各种信息需求。而信息的传播主要是依赖信息资源,但信息资源有许多种类,认识、区别信息资源对信息检索与科学合理地获得信息非常有益与重要。区别与认识不同种类的信息资源,一般讲,目的在于认识各类信息资源在传播信息时的特点,即对各类信息资源所承载的信息量(密度)的多寡的认识,信息传播速度的快慢的认识以及获取信息资源时采用不同方式、方法、系统的认识。

信息资源范围广泛、种类多样,认识信息资源的标准不同,所区分的信息资源的种类也就不同。以传统出版形式划分,信息资源有书籍、期刊、报纸、论文、标准、专利、报告、会议文献资源等,如图1-2所示;按情报含量与加工程度划分,有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以存在的形式划分,有传统印刷型资源、缩微型资源、声像型资源以及数字化型(计算机型)资源;以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标准划分,信息资源又可以分为核心信息资源、相关信息资源、边缘信息资源。

图1-2 传统出版形式划分的信息资源

1)按传统出版形式划分的信息资源

(1)书籍。书籍是历史最悠久的信息资源,按功用性质一般可分为教科书、专著、文集等。书籍出版的相对长周期以及形成书籍内容的一般规律,导致了书籍在传递信息、情报时所产生的特点是:依赖书籍而传播的信息,其信息传播的速度较慢;书籍传播的信息新颖程度略显不够,但信息内容全面、系统、成熟、可靠。就信息内涵层面来看,书籍内容所反映的信息主要是系统化知识,是获取系统知识的良好载体。

(2)期刊。期刊也称为连续出版物,一般有固定的名称,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期刊因其出版周期非常短,科学活动所产生的科技情报与信息内容表达规律以及构成期刊内容的文献大都篇幅不长的特征,导致期刊在信息传播中的特点是:在各类纸质文献中,期刊对信息的传播速度最快;内容专深、情报含量大、内容新颖、存在一定的争议以及不够成熟等。期刊内容所反映的信息,就期刊内单篇文献而言,主要是专业、单一内容,而非系统性内容,是知识体系内某点问题的阐述与表达。因而期刊是科学技术领域中传播信息、知识、情报的最为重要的信息资源。

(3)专利文献。专利文献是专利申请人向知识产权组织、专利机构请求获得专利权时向这些组织与机构提交的说明该项发明的目的、技术梗概和专利权限的书面文献。当这样的专利请求获得批准后,知识产权组织或专利机构即将请求人提交的文献予以公开,这就是专利文献。就专利文献产生的条件以及文献内容形成机制来看,专利文献在信息传播中的特点是:内容具体、新颖、可靠、详尽、专门性强,内容都可归为科技情报。但相对来说,在现今整个社会环境下,专利文献可获得性远不如书籍、期刊,所以专利文献传播信息的速度也不如书籍与期刊。专利文献上的内容一般只能用作参考,而不能不加约束地随意引用和用于生产,因为专利文献中的内容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4)会议文献。会议文献是指在各种学术会议上交流、发表的学术论文、报告。学术会议的任务主要是围绕当今科学技术领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学术交流与讨论,会议中所产生的交流论文、学术报告都是对这些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判断以及提出论述。所以就产生会议文献的条件与机制来看,会议文献在信息传播中的特点是:内容的情报含量大、新颖、针对性强。而会议文献在传播上,因为其不是由一个专门的出版机构对会议文献进行出版,而是以单独的会议文集(书籍)形式出版或以此类会议的连续出版物形式出版,且出版数量也不多,甚至有些学术会议以自编的会议论文集形式向社会、与会者发放。因此,会议文献对信息传播的速度是比较慢的。

(5)科技报告。科技工作者受他人委托或自我申请立项,对某一问题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科技报告就是这些科学研究工作成果的正式文献,是研究工作的记录。科技报告因其这样的产生原因,其特点是:信息内容极其重要、情报含量大、专门性强、完整可靠。这类文献产生的原因决定了有许多报告处于保密状态,即研究成果最终所有权是委托方,研究人员不具有成果的拥有权,所以科技报告的信息传播速度是比较慢的,甚至是不可获得的。有些科研项目的研究内容会以节选形式在科技期刊中发表,但也只能是整篇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这也说明科技报告在信息内容、情报内容的获取上受到很大的局限。

(6)标准文献。标准文献是指国际、国家、行业、企业对工农业产品、零部件和工程质量、规格、性能、成分、生产过程以及检验方法所作技术规定的文献,其内容是人们在设计、生产和检验过程中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技术标准的产生有着自身特点,即许多标准在产生时,标准内容经过广泛讨论(国际上、行业内),有些是在企业标准的基础上升格为国家标准。因此,当记载这些标准的文献产生时,许多内容已被广泛了解,一般并没有反映有关领域的最新信息,所以这类文献的情报含量并不高。但这类文献的内容是规章性文件,体现了法律约束力,是生产活动、科研活动必须注重的信息资源。标准文献的产生有着自己的渠道,信息的传播速度较期刊慢。

(7)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指高等学校、科研单位的相关学生为了获得学位资格而撰写并提交的学术研究论文,是伴随着学位制度的实施而产生的。高等学校、科研单位的学生,特别是各级研究生,他们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学习过程中带有很强烈的研究性质,或广泛阅读文献信息,或深入调查研究,对某些问题做出深刻的探索,最终在完成学位论文时将这些研究内容记录在学位论文中。因此,学位论文的内容通常来说比较系统、详细,有专业深度与学术水平,情报含量较高。学位论文并不是针对出版、发表而写,仅是为获得学位而产生,通常情况下学位论文不在信息流通系统中流通,即不公开发表与出版,获得学位论文的难度较大,这是学位论文的最大特点。尽管目前已经有专门计算机数据库对各级学位论文进行收藏、报道,可供检索,但与其他文献信息资源相比较而言,学位论文很难在一般场合下获得,依靠学位论文传播的情报、信息的速度较其他信息资源来说显得较慢,其信息用户特别要引起重视。

(8)政府出版物。政府出版物是指各国政府部门及其所属机构出版或发表的文献,一般分为行政性与科技性两类。此类文献的特点是政策性、综合性和指导性极强。与其他文献信息资源比较,掌握此类文献对于了解国家、地区的方针政策、经济发展状况、科技水平与动态、社会发展动向等具有更高的价值,是其他文献所不可替代的。此类文献一般以独立的渠道公开出版,可获得性较强,目前在各级政府的各类网站上常能查阅到。(www.xing528.com)

(9)报纸。报纸作为一种新闻媒体,出版周期极短,信息量巨大,能够迅速反映最新信息。从学科角度看,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报纸常有学术研究的文献产生,如对经济、政治、社会等问题的研究,是获取社会科学领域中学术研究信息的较好的渠道。而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报纸常常对科技信息进行动态的报道,专门性的研究较少见。

2)按情报含量与加工程度划分的信息资源

在信息活动、信息转化以及信息资源的加工过程中,通常将文献信息资源划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三个不同级别,如图1-3所示。

(1)一次文献。一次文献也称一级文献或原始文献,通常指以作者本人生产的、以科研成果为依据、具有创新知识并公开发表的文献。一次文献的内容详尽,且情报含量极高,具有极强的学术价值、参考与利用价值,如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科研报告、专利说明书以及部分原创性专著等。这些文献不管最终的载体形式如何,都是信息、情报检索的主要对象。这类文献信息资源的传播速度各有不同,获取的方式、方法、场合也不尽相同,用户必须充分注意这点。

图1-3 按信息加工程度划分的信息资源

(2)二次文献。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搜集、加工、整理、浓缩、标引、描述、著录,并予以有序化编排而成的结果,是信息组织的主要产品。此类文献具有报道、检索一次文献的功能,如印刷型的书目索引、文摘,计算机型的书目数据库、文摘索引数据库以及与全文数据库系统匹配的题录、摘要数据库等。二次文献又称二次信息源,但它对一次文献检索的功能远大于对信息报道的功能,即二次文献主要用来检索信息、检索一次文献,所以也称二次文献为检索工具。它的产生是以一次文献有序化为目的,因此在从一次文献转化为二次文献的过程中,以对一次文献的情报内容进行浓缩为主,并不改变一次文献的原有价值。尽管二次文献以信息检索功能为主,但在组织与检索层面理解,二次文献也有信息报道作用,但通过二次文献传播的信息,其传播速度显然在一次文献之后。

(3)三次文献。三次文献是就特定专题,对大量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检索、筛选、吸收,并加以综合分析而形成的结果,主要指手册、指南、年鉴、百科全书、教科书、一般图书以及综述、述评性文献。此类文献主要对大量的一次文献、其他信息的内容进行研究、分析与综合,从内容上对信息予以融合。从情报演变角度来看,三次文献所承载的信息内容是对原始情报的演绎与组合,是原始信息系统化过程的产物,更多地表现为对知识的传播。

总体说,一次文献是首创性文献,具有大量新内涵的情报,也是信息交流中被检索的对象。二次文献是对大量的、无序的一次文献进行整理与组织而成的文献,是检索工具。三次文献则是对一次文献的内容进行研究、组合,并使信息、知识系统化后产生的文献。三种文献的产生条件不同,产生的目的不同,文献最终的功能与作用也不同。

3)按载体形式划分的信息资源

(1)印刷型信息资源。即以纸张为信息存储介质,以油印、铅印、胶印、静电复印等印刷技术为记录方式将信息内容固化在纸张上的信息资源。此类信息资源已具有较长的历史,因此也被称为传统型信息资源。印刷型信息资源存储与传递信息时的特点是存储密度比较低,存储大容量信息的成本与代价很高,而传播信息的速度相对较慢。但这类信息资源非常适合人们的阅读习惯,也能适合人类跳跃性思维方式下的信息抓取,另外,这种信息资源比较容易携带与交流,一般包括书籍、报纸、期刊等。

(2)缩微型信息资源。即以感光材料为信息存储介质,以光学原理与成像技术为记录方式将信息内容记录在此类载体上的信息资源。缩微型信息资源存储与传播信息的特点是存储密度较印刷型信息资源而言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样大小面积的缩微型与印刷型信息资源在存储密度上比较,前者比后者一般要大几百到上千倍,而传播速度却相差不多。但这类信息资源必须借助专用设备来阅读其中的信息内容,因此阅读的方便程度相对较差。

(3)数字化型信息资源。即以磁带、磁盘、磁鼓、光盘为信息存储介质,以计算机技术为记录方式将信息内容记录在此类载体上的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资源存储与传播信息的特点是存储密度极大,信息的存取速度极快,在计算机与网络条件下,这类信息资源的信息复制相当方便,信息传播的时空观相当大(速度极快、无空间限制)。随着计算机与网络设施的普及,数字化型信息资源的使用成本也变得较小,性价比极高。相对印刷型资源而言,数字化信息资源也不太适应人们的阅读习惯,同时还必须借助计算机设备进行阅读。但由于其信息存储的密度与传播的时空观的巨大优势,这类信息资源已有取代印刷型、缩微型信息资源的趋势,也是未来信息资源发展的主要类型。目前的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已能将传统的多种媒体形式(文字、图像、声、光、电)的信息资源合而为一,形成计算机数字化多媒体信息资源,更加突显出这类信息资源对信息传播与获取的优越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