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综合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综合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6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综合所得、经营所得,应当分别合并计算应纳税额;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其他所得,应当分别单独计算应纳税额。

综合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6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综合所得、经营所得,应当分别合并计算应纳税额;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其他所得,应当分别单独计算应纳税额。

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预扣预缴税款。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办理汇算清缴。

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不办理汇算清缴。

(一)居民个人预扣预缴

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时,按以下方法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年度预扣预缴税额与年度应纳税额不一致的,由居民个人于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税款多退少补。

1.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税款的计算

(1)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①费用扣除。费用扣除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实行按月预扣的方法,每月可以减除费用5000元。

②专项扣除和专项附加扣除。在按月计算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扣除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可以扣除居民个人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费用。

居民个人向扣缴义务人提供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缴义务人按月预扣预缴税款时应当按照规定予以扣除,不得拒绝。

③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2)预扣预缴税款的计算。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即纳税人如果5月份入职,则扣缴义务人发放5月份工资扣缴税款时,减除费用按5000元计算;6月份发工资扣缴税款时,减除费用按10000元计算,以此类推。

2.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预扣预缴税款的计算

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次或者按月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70%计算。

减除费用,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按800元计算;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20%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适用20%~40%的超额累进预扣率,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20%的比例预扣率。

劳务报酬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

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20%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例题6-5·计算题

假如某居民个人取得劳务报酬所得2000元。

【要求】计算这笔所得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税额。

【答案】收入额=2000-800=1200(元)

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税额=1200×20%=240(元)

例题6-6·计算题

假如某居民个人取得稿酬所得40000元,计算这笔所得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税额。

【答案】收入额=(40000-40000×20%)×70%=22400(元)

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税额=22400×20%=4480(元)

例题6-7·分析题

假定某居民个人于2020年3月份在某歌厅做一个月的签约歌手,每天演唱五首歌曲,每天的报酬为500元,3月份共获得收入15000元,请问该歌手3月份的收入额是按每天500元为一次还是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15000元为一次?

【答案】凡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按次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据以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则该歌手劳务收入为连续一个月的收入15000元为一次。

例题6-8·计算题

假定某居民个人小王于2020年3月份取得以下劳务报酬收入:(1)从A单位取得设计劳务报酬收入3000元;(2)从B单位取得摄影劳务报酬收入5000元;(3)从C单位取得绘画劳务报酬收入30000元。计算小王上述劳务报酬收入应预扣预缴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答案】小王的不同项目的劳务报酬所得应由不同单位在支付所得时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1)设计劳务报酬收入额=3000-800=2200(元)

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税额=2200×20%=440(元)

(2)摄影劳务报酬收入额=5000×(1-20%)=4000(元)

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税额=4000×20%=800(元)

(3)绘画劳务报酬收入额=30000×(1-20%)=24000(元)

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税额=24000×30%-2000=5200(元)

(二)综合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及汇算清缴(www.xing528.com)

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6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20%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

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70%计算。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

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以居民个人一个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额;一个纳税年度扣除不完的,不结转以后年度扣除。

例题6-9·计算题

假定某居民个人于2019年取得如下所得。

(1)每月应发工资均为10000元,每月减除费用5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为1500元,从1月起享受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1000元,没有减免收入及减免税额等情况。

(2)5月份取得劳务报酬所得5000元。

(3)8月份取得稿酬所得20000元。

(4)申报2019年度大病医疗支出20000元。

【要求】计算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税额及汇算清缴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答案】(1)工资薪金所得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税额的计算

1月份工资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税额=(10000-5000-1500-1000)×3%=75(元)

2月份工资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税额=(10000×2-5000×2-1500×2-1000×2)×3%-75=75(元)

3月份工资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税额=(10000×3-5000×3-1500×3-1000×3)×3%-75×2=75(元)

4月份工资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税额=(10000×4-5000×4-1500×4-1000×4)×3%-75×3=75(元)

5—12月以此类推,2019年度共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税额=75×12=900(元)

(2)劳务报酬所得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税额的计算

收入额=5000×(1-20%)=4000(元)

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税额=4000×20%=800(元)

(3)稿酬所得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税额的计算

收入额=(20000-20000×20%)×70%=11200(元)

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税额=11200×20%=2240(元)

(4)汇算清缴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的计算

全年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10000×12+4000+11200-60000-1500×12-1000×12-20000=25200(元)

综合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25200×3%=756(元)

2019年度共预扣预缴税款=900+800+2240=3940(元)

汇算清缴应退个人所得税税额=3940-756=3184(元)

自2020年7月1日起,对一个纳税年度内首次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居民个人,扣缴义务人在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时,可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月份数计算累计减除费用。首次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居民个人,是指自纳税年度首月起至新入职时,未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或者未按照累计预扣法预扣预缴过连续性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的居民个人。自2021年1月1日起,对上一完整纳税年度内每月均在同一单位预扣预缴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且全年工资、薪金收入不超过6万元的居民个人,扣缴义务人在预扣预缴本年度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时,累计减除费用自1月份起直接按照全年6万元计算扣除。即,在纳税人累计收入不超过6万元的月份,暂不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在其累计收入超过6万元的当月及年内后续月份,再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应当按规定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并在《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相应纳税人的备注栏注明“上年各月均有申报且全年收入不超过6万元”字样。对按照累计预扣法预扣预缴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的居民个人,扣缴义务人比照上述规定执行。

(三)非居民个人应纳税额的计算

扣缴义务人向非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时,应当按以下方法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5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按月换算后的非居民个人月度税率表计算应纳税额。其中,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20%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70%计算。

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实行按月计征的方法,其应纳税所得额为月收入减除费用5000元后的余额。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资、薪金收入-5000

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不办理汇算清缴。

例题6-10·计算题

美国人杰克任职于中国A公司,为中国非居民个人,2019年2月杰克从A公司取得工资收入65000元人民币

【要求】计算杰克该笔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答案】美国人杰克在中国境内企业任职,其费用扣除标准为5000元。非居民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为60000元,税率应为35%,速算扣除数为7160。

(1)应纳税所得额=65000-5000=60000(元)

(2)应纳税额=60000×35%-7160=13840(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