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使组织更有效率:管理者的根本价值

使组织更有效率:管理者的根本价值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实现组织目标的要求出发,管理者有效性占有更为优先的位置。在《有效的管理者》中,德鲁克认为有效的管理者所应具备的五种心智上的习惯有:有成效的管理者要知道他们的时间花在什么地方。有效的管理者依赖的是力量——自己的力量,上司、同事、下属的力量,依赖现实中的力量,那就是依赖他们的实际能力。有效的管理者要把精力集中在少数主要领域,在那里出色地工作将会生产出卓越的成果。有效的管理者要在最后做出有成效的决定。

使组织更有效率:管理者的根本价值

虽然,对管理者的素质要求有各种各样的说法,知识、能力、品德等,管理者的基本职责是使工作有效率,对管理者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将正确的事处理得尽善尽美。管理者的任务在于如何更好地使用那些具备各类专门知识的人。既然我们不能够增加资源的供给,就必须增加资源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而有效性就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它能使知识和能力产生更多和更好的成果。从实现组织目标的要求出发,管理者有效性占有更为优先的位置。

在《有效的管理者》中,德鲁克认为有效的管理者所应具备的五种心智上的习惯有:

有成效的管理者要知道他们的时间花在什么地方。应用他们所能控制的时间,系统地进行工作。

有成效的管理者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外部的贡献上面。他们的努力是为了成果而不是单纯为工作。

有效的管理者依赖的是力量——自己的力量,上司、同事、下属的力量,依赖现实中的力量,那就是依赖他们的实际能力。

有效的管理者要把精力集中在少数主要领域,在那里出色地工作将会生产出卓越的成果。(www.xing528.com)

有效的管理者要在最后做出有成效的决定。他们也知道一个有成效的决策总是一种判断,这种判断上要在意见分歧而不是一致的基础上做出,他们也知道真正需要的是正确的战略决策而不是令人目眩的战术决策。

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下,效率来自管理者对规则的崇尚和遵守,来自管理者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规则不仅是对人们行为的约束,更是提高整个社会、组织效率的保障。管理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活动,前人、他人已在他们的管理实践活动中总结出了一整套科学的旨在提高效率的规则、流程。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在遵守这些规则和流程后,针对我们所处的环境,进行权变式的实践。

很多年前,在《读者》杂志上,读到一篇留学生的文章,谈到作者在美国大学校园里的经历。校园里公告栏的使用规则是任何公告,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的,必须被保留两天才可被替代。这位留学生正在看公告,一位美国女生(学校某一社团的负责人)拿着一张海报准备张贴却发现公告栏已全部被贴满了,且均未满期限,急得满头大汗并自言自语地说:糟糕、糟糕,来不及了。留学生心想:真笨!看我的。他说:来,贴在这里,并伸手去撕自己正在看的那张个人求购的海报。美国女生的一声大喊:NO!吓得他收回了手。女生说:“这个还没有到期,不能撕,这是规则。”抱着Lady first的风度,留学生又指着公告栏两边的圆柱子说:贴在这儿吧,反正你是为社团贴的,时间又这么紧。女生说:不能把柱子弄脏,这也是规则,你这个人怎么老破坏规则。留学生想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看你怎么办!女生对着柱子看来看去,转身回去了。留学生幸灾乐祸地说:死守规则,什么也办不成,老美的脑筋这么不灵活!很快那位女生带着一个同伴又回来了。他们先在柱子上缠上了一圈五颜六色的纸,然后把海报粘在了纸上。那张海报显得格外醒目

从科学的角度理解管理,要求管理者的管理工作应具备高度的规范化,克服靠经验办事,杜绝凭主观愿望做事和碰运气的做法。规范化是一种意识,它有助于培养组织全体成员按科学的规律办事;规范化是组织内部的一种教育语言。员工在一个规范化较好的组织里工作,会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规范化管理是组织成长的“地基”,它可以促使组织的行为更多地具有理性的特点,是组织风险的“减振器”。

管理规范化上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管理者的素质。在美国,20世纪90年代初,营业额最大的1000家公司的总裁们一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其中90%毕业于高等院校,505人具有硕士学位(主要是工商管理硕士和法律硕士),其中许多人毕业于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管理教育专业比较成功的学府。在1000名总裁中,只有24人未受过大学教育(高风仪:《美国大企业精英群体画像》,《光明日报》,1994年1月8日,第6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