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口增长与族群构成的变化趋势及影响

人口增长与族群构成的变化趋势及影响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中国人和印度人的移民,以及荷属东印度人的移入,19世纪马来亚的人口迅速增长,族群人口构成也在不断变化。海峡殖民地人口增长最快,1825年为7万人,1864年增长到21万多人,1891为51万人,1901年达到57万多人。其中新加坡和槟城的华人移民最多,人口增长也最快,到1901年,新加坡华人占人口总数的72%,马来人占16%,印度人占8%。1871年砂拉越第一次简单的人口普查显示,华人大约有4,900人,占总人口的4%。1901年总人口为104,527人,华人占12%。

人口增长与族群构成的变化趋势及影响

1.马来半岛的人口增长与族群构成

随着20世纪初中国人和印度人的移民高潮,以及荷属东印度人的移入,马来亚的人口迅速增长,族群人口构成也在不断变化。

1901年海峡殖民地和马来半岛大约有180万人,1911年增加到267万人,1921年为335万人,1931年为438万人,1940年增加到550万人(表4-4),这主要是外来移民增多加上自然繁衍的结果。

表4-4 马来亚三大族群人口及比例(1901—1940年)

注:1901年人口为估计数。
数据来源: (1) Nathan J. E., The Census of British Malaya, London: Waterlow K. Sons, 1922.(2) J. Norman Parmer, Colonial Labor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A History of Labor in the Rubber Plantation Industry in Malaya, 1910—1941, New York: Published for the Association for Asian, 1960, p.275.

外来移民的增加改变了马来亚的族群人口构成。19世纪初马来半岛外来移民相对较少,马来人绝对优势,大约占90%,到19世纪末,马来人占65%,华人占25%,印度人占5%;到1911年,马来人所占比例下降到53.3%,华人增加到34.6%,印度人增加到10.1%;随着20世纪初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1921年马来人所占比例不足一半,为48.8%,华人为35.2%,印度人为14.2%;到1940年,华人成为人口最多的族群,比例达到42.8%,马来人退居第二,为41.5%,印度人为13.6%(表4-4)。

马来亚各族群依然是隔离的,他们因语言宗教、族群、生活方式差异,极少往来,甚至居住地也相对分隔。由前所述,马来亚各族群职业有鲜明的族群特色,职业差异也决定了居住地选择,华人大多居住在城镇,印度人大多生活在种植园,马来人大多居住在农村。1911年的城镇人口中,华人为65%,印度人占12.9%,马来人是17.8%,1947年城镇人口的族群差别几乎没有变化,分别为68.3%、11.4%和17.4%。[45]

马来亚各族群的性别构成也极为悬殊。马来社会的性别比例基本平衡,1921年马来男子与女子比例是1000∶956,1931年是1000∶973,1947年是1000∶1010。而华人和印度人社会的性别比例失衡现象略有缓解。如前所述,由于早期外来移民极少妇女,因此19世纪华人和印度人社会存在严重的性别比例失衡。20世纪随着妇女移民的增多和自然繁衍,移民社会的性别失衡在逐渐缓解。1911年马来亚华人男子对女子的比例是1000∶215,1921年上升到1000∶371,1931年上升到1000∶486,随着30年代中国女性大量移民马来亚,妇女人数急剧上升,反映在1947年人口普查中,每千名华人男子对应的是815名妇女,华人社会男女性别比例接近平衡。20世纪上半叶印度移民注重家庭移民,所以1911年、1921年和1931年每千名印度男子对应的女性比例高于华人,但30年代华人女性移民大增,印度女性移民没有特别增长,所以1947年人口普查显示,印度每千名男子对应的女性只有687人,少于华人(表4-5)。

表4-5 马来亚各族群性别比(1911—1947年) (单位:每千名男性对应的女性人数)

(www.xing528.com)

数据来源: Federation of Malaya Official Year Book 1961, Kuala Lumpur, 1961.

女性移民的增多有助于移民社会转向定居社会。移民社会是指以暂时居留者为主,而定居社会则以永久居留者为主,妇女移民增多意味着家庭增多、当地出生人口增多,从1921年和1947年马来亚人口普查来看,1921年出生于马来亚的华人只占华人人口的22%,马来亚华人社会还是一个标准的移民社会,但到1947年,当地出生的华人已占华人人口的62.5%,[46]人口构成也趋于年轻化和低龄化,当地出生人口越多,就越增加了定居的倾向。尽管此时马来亚华人和印度人社会仍是移民社会,但定居社会的条件已经成熟,并在50年代最终转化为定居社会。[47]

图4-2 1930年代的“茨厂街 ”

图片来源:图片取自明信片。

2. 婆罗洲的人口增长和族群构成

随着1880年以后移民增多,砂拉越人口增多,华人1909年增加到45,000人,占总人口的11%,1939年伊班人为16万多人,占总人口的34.2%,华人是第二大族群,占总人口的25%,马来人为第三大族群,占18.9%。1947年各族群人数有所增长,人口比例也有小的变化,伊班人占34.8%,华人增加到27%,马来人所占比例略有下降,为17.9%。[48]

砂拉越以农业为主,当地土著绝大部分从事农业生产,其中只有极少数在橡胶园工作。华人最集中的行业也是农业,第二大行业是商业,华人几乎包揽了砂拉越的批发和零售业。砂拉越华人以客家人和福州人最多,1947年客家人占31.2%,福州人占28.9%,闽南人占14%,广府人占10.1%,潮州人占8.9%。[49]

北婆罗洲1911年总人口上升到214,729人,华人占13%,1931年总人口为277,476人,华人比例上升到18%。1951年总人口为334,141人,华人占22%。[50]

经过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的大量移民,到20世纪中叶,马来亚的人口大幅度增长,族群构成也发生巨大变化,在马来半岛,华人成为第一大族群,马来人退居第二,印度人为第三。各族群有自己的文化、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彼此互不来往,高度隔离,加之英国当局分而治之政策,各族群的职业、居住地基本固化。婆罗洲两个殖民地的人口也迅速增长,原住民仍为第一大族群,华人是第二大族群,各族群的职业和居住地也基本是隔离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