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佛像重现:沧海惊艳的考古发现

佛像重现:沧海惊艳的考古发现

时间:2023-07-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沧海现佛像1996年10月的一天,青州市一所学校正在为修建操场紧张的施工。抢救性的青州佛像考古挖掘工作迅速展开。这批石刻佛像数量惊人,精美无比。青州佛像,绝大多数都是用当地盛产的称为青石的石灰石雕刻而成。在青州窖藏坑内发现的几件造像,根据鉴定为北宋时期的佛像。从这个线索推测,在北宋时期,青州地区寺院可能盛行着一种法会,就是将损坏的佛像集中起来,然后举行隆重仪式将其埋葬,以积累功德。

佛像重现:沧海惊艳的考古发现

沧海现佛像

1996年10月的一天,青州市一所学校正在为修建操场紧张的施工。一直轰鸣的推土机似乎感到有些异样,工人们走到车前扒开浮土,一幅惊人的场景出现在他们眼前。青州佛像窖藏随着这次偶然的发现被开启了。

抢救性的青州佛像考古挖掘工作迅速展开。考古人员采用局部发掘的方式整整工作了七天七夜,覆盖着泥土的佛像逐渐显露出它们本来的面貌。

佛像窖藏东西长8.6米,南北宽6.7米,考古人员工作了七天七夜,覆盖着泥土的佛像才逐渐显露出本来面貌,然而,令人吃惊的是许多佛像被人为地砸碎了。经过考古人员的修复和拼对之后,佛像总数达到400余尊。当时的青州博物馆副馆长夏名采回忆说,有一尊观音菩萨相当优雅完美“比维纳斯还要漂亮”。

这批石刻佛像数量惊人,精美无比。虽然,在进行完修复和拼对之后,佛像的总数已达到400余尊。但是,一个面积只有50多平方米,深度不到3米的窖藏坑内为什么会埋藏着数量如此之多的佛像?而且许多佛像在经过艰难的修复比对之后,仍然无法完整地再现原貌,它们原本只是一些残缺的肢体,或是一些没有身体的佛头。

考古学家认为,这批佛教造像绝大多数完成于公元5世纪到6世纪。当时统治中国的晋朝在来自北方草原民族的不断冲击下走向分裂,北方出现了由多个草原民族控制的割据政权。

公元439年,鲜卑族建立北魏统一北方,此后北方又相继出现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五个朝代,这2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最动荡的南北朝时期。青州的佛教造像大多就是在这一时代完成的。

然而,令考古学家和历史学者深感不解的是,这些佛像在出土前几乎全部遭到了严重的损坏,大多只是一些残破的肢体和佛头,但又显然是被人精心掩埋在地下。眼前的景象不禁让人猜测,这静静的佛像身后隐藏着怎样的风云突变的历史故事。

青州,地处山东半岛,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曾经是中国古代九州之一。在窖藏坑被发现之前,当地人知道这里曾存在着一个古老的寺庙,县史书记载叫做龙兴寺。龙兴寺在公元500年前后就已是远近闻名的大寺院,此后香火繁盛长达800多年。但公元1300年前后,龙兴寺却突然消失了。

青州佛像中年代最早的是北魏晚期的作品,绝大多数带有背屏,这是从中亚传入的造像样式之一。南北朝是一个大动荡年代,在这样一个时代,宗教显露出它前所未有的力量。公元一世纪佛教传入中国,但一直影响甚微,公元四世纪以后,佛教才在中国得到空前发展。北魏建国后,佛教逐渐与政治结合在一起,巨大的石窟佛像开始大规模兴建,造像模特据说就是皇帝本人。

从已经出土的龙兴寺石碑中的记载推断,当时的龙兴寺称为南阳寺,是当地最重要的寺院,寺内有高高的佛塔和雄伟的佛殿,一尊高达三丈九尺的巨佛耸立在佛殿中央。在龙兴寺遗址出土的这批造像中,虽然没有找到身量巨大的佛像,但有的造像不算基座也已高达3米,而且雕刻技法十分精湛。(www.xing528.com)

青州佛像,绝大多数都是用当地盛产的称为青石石灰石雕刻而成。在青州佛像出现之前,青州石刻的历史就已经开创。青州市博物馆收藏的东汉时期胡俑像,高达3米,雕刻手法粗犷传神,说明至少在那时青州就已出现精湛的石刻技艺。

在北魏晚期到东魏时期的青州佛像,大多身材单薄、面部颧骨微微突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智者的形象。这样的造像风格被称为秀骨清像,深受汉族士大夫阶层传统审美情趣的影响。这种风格一直延续到公元6世纪上半叶的东魏时期。

但到了公元6世纪中期以后北齐时期,秀骨清像造像特征完全被新的造像风格所取代,早期从印度传入的艺术风格再次成为主流。一些佛像采用凸棱的方式刻出衣纹,好像打湿的衣衫紧贴身体,充分显现着人体的优美,这种造像样式可能就是史书中记载过的“曹衣出水”。从出土的青州佛像看,北齐时期单体的菩萨造像表现出极为繁复、细腻和华丽的风格,佩戴华美饰物的菩萨像都经过彩绘和贴金处理,光彩照人。

青州自古就地处南北交通的要道,历史上一度从属南朝,南北文化长期在这里交会,在佛教造像上自然响应并且主导了造像的汉化风格。来自四面八方的善男信汇会集到香火繁盛的龙兴寺,他们烧香拜佛,甚至不惜拿出积蓄捐造佛像,被称为供养人。供养人将自己想要达成的愿望铭刻在佛像底座的题记中,透过造像上的题记,今人也可以获知更多佛像背后的信息。

窖藏坑内的造像绝大多数都被严重毁坏,但仍排放有序。种种细节说明,这是一次有计划的、精心安排的掩埋行动,掩埋者很可能是对佛教极其虔诚的信徒。那么,他们出于什么原因掩埋佛像呢?

据史料记载,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被史学家称为“三武一宗”的灭佛事件,三武即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一宗是后周世宗。青州窖藏佛像主要属于北魏、东魏和北齐三个时期,从石刻题记和佛的造型衣饰看,它们的雕造时期应该在北魏太武帝灭佛以后,应是在北周武帝灭掉北齐,下令在原北齐境内禁佛、道二教时首次遭此劫难的。仔细观察佛像,会发现佛像手腕处有小孔,这是历史上再次毁损佛像的证明——原来接上的手掌又被毁掉了。沧桑巨变,青州造像向后人诉说了佛教在中国发展过程中曾经遭遇的灭顶之灾。

然而,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又有了新的发现。在青州窖藏坑内发现的几件造像,根据鉴定为北宋时期的佛像。一件佛像上还发现了“北宋天圣四年”字样,这距离南北朝时期最后一次灭佛运动已近500年。而北宋历史上并没有关于灭佛的记载。

有专家认为,北宋时金兵曾5次攻打青州城,可能是担心佛像毁于战时,所以龙兴寺僧人挖地窖埋藏。然而,青州佛像是否毁于金人南侵,仍是一个值得争议的问题。因为金人南侵时,在别的地方没有发现毁佛证据。

在与青州相邻的临朐,于上世纪80年代初也发现过和青州佛像同时代的古代佛教造像。同时发现了造像记,记述当地明道寺僧人看到一些古代佛像已残破,就做功德把这些残破的佛像收集埋起来。做功德时还举行了一个盛大法会,并刻了一块碑记。石碑记录仪式日期在宋景德元年,与龙兴寺窖藏属于同一时期。

从这个线索推测,在北宋时期,青州地区寺院可能盛行着一种法会,就是将损坏的佛像集中起来,然后举行隆重仪式将其埋葬,以积累功德。就这样,这些残破的佛像就一直被泥土掩埋在地下,直到1996年的10月,它们才再一次重现在世人的面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