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惊艳展示!《南越絮语》展揭中国考古新发现

惊艳展示!《南越絮语》展揭中国考古新发现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镂于金石”,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被铸刻在青铜器上面使它们留诸后世而“子孙永宝”,这也是中国人注重历史注重发展的一个表现。《中国考古新发现展》盛世汉唐。宋明清时期是中国制瓷手工业突出发展的全盛时期。而当下的我们正活在一个文明的盛世,持续走向永恒。

惊艳展示!《南越絮语》展揭中国考古新发现

◎吴凌云

金石学向考古学的迈进,使现代中国人对自己的文明起源、进程、模式等有全方位的思考和理解。经过科学发掘的考古发现除了有证史、补史的作用外,也更多地以实物的方式向我们展示着中华文明的架构和脉络。这次《中国考古新发现》大型展览虽然展现的只是满天星斗中的若干,但还是让我们能够把握这种构架和脉络——这就是中华文明的多元性、统一性和连续性。

凌家滩遗址是长江流域极为重要的新石器遗址,对探索长江流域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的年代约为公元前3500年,早于良渚文化。考古发现有神庙、宫殿、祭坛以及生活区、墓葬区等,是探索文明起源因素的基石。该遗址出土了中国砖的祖形、造型独特的玉龙、刻有象征太阳及宇宙方位图案的玉鹰,以及早期文明共性的独特形象——巫师等,这些都说明凌家滩所在的巢湖地区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与中国文明重要进程中稍后的良渚文化和殷商青铜文化礼制有重要的渊源关系。

商代考古除了郑州商城、偃师商城之外,殷墟遗址是极为重要的考古发现,其中有武官村大墓、妇好墓、小屯南地甲骨以及大型宫殿遗址等。2000年新发现的54号商代大墓为研究商代文明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该墓出土的15个殉人、牺牲以及众多的玉器、兵器反映了早期文明社会中尊神重鬼而轻视生命的特点。正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周代是中国文明的重大转型时期,由早期的关注天地鬼神而转向了人类自己,这是我们文明的幸运。“重人重礼”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也是中华文明能持续走到今天的重要因素之一。“镂于金石”,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被铸刻在青铜器上面使它们留诸后世而“子孙永宝”,这也是中国人注重历史注重发展的一个表现。2003年在陕西眉县,5位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发现一处青铜窖藏后,轮流看护,报告国家,谱写了一曲盛世保护文化遗产的赞歌。而就是这27件单氏家族的青铜器,记载了文王至宣王12代周王的事件。是一部完整的家族史政治史,是青铜铭文所见到的第一部完整的西周世系,意义非凡。

信奉鬼神而又自信,富于浪漫、思辨和解释的楚文化极具地域特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楚文化的中心荆州天星观二号墓出土的漆羽人、神树等反映了楚人独特的宗教信仰和传说。我们如果将它们和屈原的《天问》等连在一起理解的话,相信会加深这一印象

《中国考古新发现展》(www.xing528.com)

盛世汉唐。经历西周1500多年后的离合纷争,至秦代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完备。到汉代时留给了刘邦充实的政治遗产并由此产生影响了中国两千年的政治格局。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汉代文化一统、版图一统、政治一统。从徐州楚王墓出土的文物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盛世气象。“制同京师”是地方和中央的高度统一。“深沉雄大”则是汉文化最足以自豪的地方。作为唐代国际大都会长安,万方来朝。外来国际人口超过了常住人口,让今天的中国人是很难想象的,但正是这种雍容、大度、自由、开朗体现了盛世文明的自信。杨会墓上那眼睛含笑无所顾忌地自我欣赏的仕女能不让我们梦回盛唐吗?

杭州雷峰塔地宫出土的五代时期的佛教文物也正体现着中华文明以儒、道、释文化为核心的具有包容性的特征。儒以入世,道以出世,释介于二者之间。

宋明清时期是中国制瓷手工业突出发展的全盛时期。除遍及全国的瓷窑遗址发现之外,我们不能不关注到海上的陶瓷之路。中国的陶瓷经广州、泉州、宁波分东线和西线输出到日本、朝鲜以及阿拉伯、欧洲、非洲等地。这是一条贸易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交往之路。“南海一号”南宋沉船、“碗礁一号”清代沉船就是这种文化交往的见证。值得注意的是,对外国人而言,这是一条陶瓷、丝绸、茶叶之路,对中国人而言,则是一条“宝货之路”,西方的香料、象牙、麒麟长颈鹿)、珠宝等由此到达中国。江西明代藩王墓出土的红宝石就是这条“宝货之路”上的遗物。

让历史告诉未来。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就这样走来,深沉而且自信。张光直先生一直认为,与西方文明模式相比,中国文明才是一种世界性模式,它囊括了埃及、印度河流域、东南亚以及美洲文明的若干因素。我们的文明是一种延续性的文明,它是在整个宇宙形成论的世界观框架创造出来的。政治,也就是人与人的关系,是决定性的因素。而当下的我们正活在一个文明的盛世,持续走向永恒。

◆第29辑第一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