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都老官山汉墓:新发现惊艳考古界

成都老官山汉墓:新发现惊艳考古界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老官山,位于成都北郊,天回镇旁。经过长达一年的抢救性发掘,一共清理出西汉时期土坑木椁墓四座,出土了大量漆木器、陶器、铜器和铁器等文物,加上前述的那几件稀世珍宝,直接助力老官山汉墓斩获中国考古界的“奥斯卡奖”,成为2013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之一。考古人员的判断是,这些汉墓椁室有明显的楚国贵族墓葬之风。又为什么要把墓葬位置选在老官山呢?来自楚国的景氏家族怎么会把墓葬安置在老官山这个地方?

成都老官山汉墓:新发现惊艳考古界

发掘一个城市的文化,有时我们是通过距离的延伸,以一个个地理坐标的连接,架构起城市的面貌。而有时,我们则是从城市埋藏的地下秘密、从时间的断层中,比如金沙遗址中不同历史时期地层的堆积,来还原对这个城市的历史想象。

老官山,位于成都北郊,天回镇旁。2012年,在修建成都地铁3号线时,成都人与一座沉睡了两千多年的古代墓葬不期而遇。这是一座西汉时期的墓葬,看上去保存得比较完好,这种情况在四川地区来说还是比较罕见的。因为成都是一个冲积平原,水流过后,都是些砂石留存下来,很难有足够的水进入土层,考古人常说:“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发掘古代墓葬、遗址的时候,这地方如果没有足够的水,文物保存的难度就很大。比如出编钟曾侯乙墓,还有千年不腐的马王堆汉墓女尸,一打开都是泡在水里的。老官山汉墓,椁室都是由半米厚的上好楠木板镶嵌而成,再用青膏泥包裹,椁室内还垫有厚厚的棕垫,加上墓葬封土黏性较好、保水性强,使得墓葬一直处于饱水状态,众多珍贵文物得以保存下来。当考古人员进入墓室的时候,发现这个墓葬设计、修建得非常精巧而独特。墓主人下葬之前就考虑到后世的盗掘墓因素,所以这些墓葬都经过巧妙的设计,为了防盗,墓主人生前专门在椁室底部做了一个隐蔽的夹层,把随葬宝贝放置在这里。经过清点之后,其发现更是令人惊喜:有九百多支写满文字的古代医学竹简,有一个标注经络线条以及穴位的经穴漆人,还有四部被等比例缩小的蜀锦提花织机模型,全是稀世珍宝!经过长达一年的抢救性发掘,一共清理出西汉时期土坑木椁墓四座,出土了大量漆木器、陶器、铜器和铁器等文物,加上前述的那几件稀世珍宝,直接助力老官山汉墓斩获中国考古界的“奥斯卡奖”,成为2013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之一。

古代医学竹简

经穴漆人

能拥有这么多高规格随葬品的汉墓主人,其身份一定不简单,十有八九是一位大人物。考古人员的判断是,这些汉墓椁室有明显的楚国贵族墓葬之风。因为战国时期,楚国墓葬一般都是土坑竖穴,方向有规律性。此外,墓坑上都有经过夯打的封土和填土,靠近棺椁的地方也都用青膏泥或白膏泥来密封,保护棺椁内物件。而且还有一个线索直接透露出墓主人的信息:出土的一个漆耳杯的底部写有铭文——“景氏”。

景氏是楚国王室的姓,是从芈姓分衍出来的一支。至此人们不禁发问:当年堂堂楚国的王室,为什么会被埋葬在千里之外的蜀地呢?他们为何来到成都呢?又为什么要把墓葬位置选在老官山呢?(www.xing528.com)

为什么要选址老官山?秦灭巴蜀之后,金牛一带作为成都向北的门户和关口,成为大批移民通过金牛道来到蜀地的第一站,这其中就有来自六国的贵族们。自秦惠文王开始,“移秦民万家实之”成为秦国国策。这样大的移民潮,和“实蜀”的政策一直延续到西汉晚期,长达三百余年,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场大移民。据史料记载,西汉初年有景氏一支迁入蜀地,这与墓葬中出土的秦半两与文景时期的五铢钱,时间就能对得上。所以说墓主人极有可能就是来自楚国的景氏族人。

漆耳杯底部铭文“景氏”

考古学的角度的来看,3号墓和1号墓分别出土的经穴漆木人与大量医学典籍,说明墓主生前可能是当时官方一位颇有地位的医官,这从他拥有的墓葬规模和医简数量上就可以判断。而出土蜀锦织机模型的2号墓墓主人,应该是一位女性,年龄大致在45—50岁之间。这个年龄在西汉时期已经算得上是高寿了。而从保存较好的颅骨来看,这个女性高鼻梁,五官比例协调,说不定是一位美女。而且从墓葬中发掘的猪、牛、鸡和鱼等肉食随葬品也可以看得出来,其家境殷实。不过,尽管这位女主人身份尊贵,但显然她是要亲自参与劳动的,而且强度可能还比较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经过科学的检测,发现她有腰椎病、骨质增生、肘关节炎等疾病,虽然跨越了两千多年的时间,但这些痕迹依然沉淀在她的骨骼之上。同时,四部被等比例缩小的织机也说明,她确实是个勤劳的“白富美”。她极有可能生前长期从事蜀锦织造的工作,有高超的织造工艺技术,所以她才会这么刻意的把自己心爱的织机缩小了,带到另一个世界去。

来自楚国的景氏家族怎么会把墓葬安置在老官山这个地方?俗话说,落叶归根,他们应该回到楚地才对,无论是王侯将相、钟鸣鼎食,还是家贫如洗、三餐不继,走到生命的尽头,中国人讲究的是魂归故里。其实这个问题也不难回答。金牛道对那个年代的每一个异乡人来说,都是通向故乡回家之路。天回镇是古金牛道出成都后的第一座驿站,也可以说这里是他们离家乡最近的地方,将墓葬安放于此,就是为了让心永远朝着故乡的方向。人一辈子,或许都是在故乡与异乡中拉扯。哪一个故乡,不曾是异乡?我们不断地出发和追求,把异乡变成了故乡,只是多了一个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古时中国的许多文人骚客在被贬谪之后,会有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就是“此心安处是吾乡”,这是东坡先生曾有的情怀。更何况今天有更多在成都在金牛奋斗打拼的人,有着更加豁达的胸襟——这里最初可能不是自己的故乡,但现在我们不是异乡人,这里是我们落脚和奋斗的地方,这里就是我们的故乡。我们不仅借天府之国的神韵发展自我,也会把自己的创造、能量贡献给这片养育我们的土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