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菩提树下的名将雕塑在大街上显赫

菩提树下的名将雕塑在大街上显赫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韦尔德教堂北行300多米,就是菩提树下大街的南边,有片开阔的花园,其间就立有5尊德意志解放战争中的著名将领的雕塑。5位名将是沙恩霍斯特、比洛、约克、布吕歇尔、格奈森瑙。1813年,普鲁士参加了第六次反法同盟,以80万兵力同法军及其盟军约70万人对峙。不幸的是,沙恩霍斯特在5月吕岑之战中负伤。后来的德国海军曾经数次以沙恩霍斯特之名命名军舰。

菩提树下的名将雕塑在大街上显赫

德意志解放战争结束之后,普鲁士人采用了多种方式纪念那些难忘的岁月。除了最常见的纪念碑、纪念塑像之外,还有教堂鸣钟、举办射击打靶比赛、身着民兵衣服游行等。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各个城镇还都建立了“志愿者俱乐部”“葬礼协会”之类的组织,它们的任务主要是为故去的志愿兵老人的安葬仪式提供资金。它们不仅支付葬礼费用,还为送葬队伍提供统一服装,旨在提醒广大群众,不论这些老兵的社会地位如何卑微,他们都曾经为祖国而战,值得人们始终尊敬。

从韦尔德教堂北行300多米,就是菩提树下大街的南边,有片开阔的花园,其间就立有5尊德意志解放战争中的著名将领的雕塑

5位名将是沙恩霍斯特、比洛、约克、布吕歇尔、格奈森瑙。沙恩霍斯特、比洛的塑像是白色大理石质的,位于最北边,基座上面还特别刻有“按照国王威廉三世的旨意建造于1822年”的字样。

沙恩霍斯特1755年生于汉诺威博德瑙的一个农民家庭。1777年从桑堡—利珀军校毕业后在汉诺威军队服役,后来又在军校教授炮兵学,还当过军事杂志的编辑。

1793年,沙恩霍斯特作为炮兵连连长,赴比利时参加了首次反法联盟的战争,对法国军队的优势有了切身的体验,他在1797年将那些心得写成了《论革命战争中法军获胜的一般原因》,强调了士兵的爱国精神对于军队士气之重要性。

沙恩霍斯特像

1801年,沙恩霍斯特给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写了求职信,获准加入了普鲁士陆军,并在1802年担任了柏林军事学校校长。

1806年,沙恩霍斯特在与法军作战时负伤被俘,在此过程中,他有幸与布吕歇尔相识。

1807年,晋升为少将的沙恩霍斯特出任了普鲁士军事改革委员会的主席,2年之后又担任了新成立的陆军部的首脑。

沙恩霍斯特在那些改革岁月中,团结了一大批支持军事改革的优秀分子组成普鲁士军事改革集团,他们一致认为,军事改革首先必须把独立自主的感觉灌输给民族,军队必须由热情参与国家政治爱国者们来组成。他们实施的诸多改革举措为普鲁士发动民族解放战争并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扎实的军事基础。

1813年,普鲁士参加了第六次反法同盟,以80万兵力同法军及其盟军约70万人对峙。反法同盟的军队分为三个方面军,其中的西里西亚军团由普军总司令布吕歇尔率领,沙恩霍斯特担任了他的参谋长。

不幸的是,沙恩霍斯特在5月吕岑之战中负伤。休战期间,他不顾伤痛,计划奔赴维也纳去和奥地利谈判缔盟事项,却被梅特涅阻止在布拉格,由于伤口处理不及时而发生溃烂,最后导致了血液中毒,沙恩霍斯特在6月28日去世。

沙恩霍斯特性格内向,但也不免浪漫之举。在解放战争前夕,他居然与一位年轻的少女发生了热恋,她当时正在做沙恩霍斯特孙子的保姆。他曾向少女表示:除了她以外,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无所牵挂。

沙恩霍斯特的墓碑由申克尔设计,上面装饰着一头沉睡的雄狮,正是他一生最好的写照:既是一个深邃的思想家,又随时准备投身到现实当中。后来的德国海军曾经数次以沙恩霍斯特之名命名军舰

比洛在1768年加入普鲁士军队,1812年任东、西普鲁士总督,1813年晋升为中将。在莱比锡大战中,他率领的德国军队属于北路军团,而后指挥军队占领荷兰和比利时,1814年晋升上将,次年指挥普鲁士第四军团参加了滑铁卢战役。他被封为登讷维茨伯爵,因为他曾在登讷维茨之战中击败法军的内伊元帅。

约克和布吕歇尔都是普鲁士元帅,而且都是1806年前的老将军。

在1806年战争开始时,普鲁士有142名将军,但老化和笨钝得难以令人置信。他们的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有的将军年逾80,还担负着守卫要塞的重大任务,许多校官的年纪也在70开外。与他们的暮气沉沉相比,拿破仑军队的高级将领锐气勃勃,平均年龄才30岁左右,而拿破仑也才不过35岁,更在27岁时就担任了法国驻意大利军队的指挥官。

约克生于波茨坦小贵族家庭。早年作为荷兰的殖民地军官,长期在国外任职。1799年投奔普军,任步兵司令官。1806年,当普鲁士在耶拿和奥尔斯泰特战役惨败后,诈降于拿破仑。1812年2月根据普法巴黎协定,被普王任命为普鲁士预备兵团司令,率普军参加拿破仑侵俄战争,进攻彼得堡,而后驻守里加。

1812年年底,拿破仑军队侵俄失败,开始回撤,约克背着国王威廉三世,在12月30日与俄国将军吉比齐签订《陶罗根协定》,宣布普军在未来2个月内保持中立,并允许俄军通过其驻地追击法国溃军。此举虽然受到了普鲁士爱国人士的热烈欢迎,却被最高统治阶层视为一种反叛罪行。

比洛像

约克像

1813年1月3日,约克在一封致威廉三世国王的公开信上试图为自己辩解。1813年3月,调查委员会赦免了约克原有的罪行,约克得以参加布吕歇尔统帅的西里西亚军团,并在莱比锡会战中立下战功,再度受到王室青睐而复职。因为他攻占了易北河战略要地瓦滕堡,还在1814年3月被威廉三世封为瓦滕堡伯爵。(www.xing528.com)

不过,约克当年在陶罗根的擅权行为始终不被威廉国王真正谅解,他在1815年被免职。虽然在1821年又获得了威廉三世的宽恕,被提升为陆军元帅,但他已经没有实际的军事指挥权力。

约克对自己的遭遇始终耿耿于怀,他认为自己在发动反拿破仑侵略的战争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实质上还是被否定了,应有的荣誉没有给予他。当年他擅自做主签订的《陶罗根协定》的原始文本没有被归入国家档案当中,却成了约克家族的传家宝。约克知道自己来日无多的时候,特别委托他人在家族墓园中为自己树立一尊站得笔挺的全身塑像,而且手持一幅刻着《陶罗根协定》的石卷。

布吕歇尔在1742年12月生于罗斯托克附近的托伊藤温克尔,是家中的第9个孩子。他在学业上不甚用心,干脆在1756年与兄长一起投奔了瑞典军队。在“七年战争”中作为一名轻骑兵参与了对普鲁士的作战。被普鲁士军队俘虏后,恰好指挥官贝灵上校是他的亲戚,于是转而为普鲁士效力,还担任了贝灵的副官。由于他表现英勇,在1771年升至上尉,1801年又升为了中将。

1806年,布吕歇尔担任了新设置的威斯特法伦省的军事长官,他率军与不伦瑞克公爵在图林根会合,发起耶拿和奥尔施泰特战役中的第一场骑兵攻势。由于过分急躁,在炮兵和步兵还未建好工事之前就去进攻战斗力很强的法国步兵,布吕歇尔遭到了惨败。

布吕歇尔像

在被追击的过程中,布吕歇尔两次拒绝了法国元帅贝尔纳多特两次劝降。最后率9000人退守拉特考,将指挥部设在当地的牧师驻所。当听闻随后赶来的法军炮兵准备轰击拉特考的时候,宗教意识十分浓烈的布吕歇尔“为了拉特考村和施罗特尔牧师的利益”,决定接受贝尔纳多特的第三次劝降,但提出了附加条件,一条要求宣称他是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投降的,另一条要求法军向普军致敬。出于对布吕歇尔的敬意,贝尔纳多特接受了这样的要求,他让法军沿着欧丁至吕贝克的道路列队,向经过的普军战俘致敬,也取消了转交军刀的受降仪式。拉特考一条道路旁的橡树后来就被称为布吕歇尔橡树,人们在1856年在那棵橡树旁立起一块花岗岩石碑作为纪念。

布吕歇尔后来与被普军俘获的法国维克多将军作为战俘互换,回到普鲁士军队,在1809年晋升为骑兵上将。他审时度势,强烈要求展开对法解放战争,并积极投身于普鲁士军队改革。

布吕歇尔在1813年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最后领元帅军衔,为推翻拿破仑立下了伟大的功勋,为此获得了一枚为他特制的铁十字勋章,即布吕歇尔星形勋章,翌年又被评为柏林和罗斯托克的名誉市民。布吕歇尔在英国也受到了极大的尊敬,“铁路之父”乔治·史蒂芬孙早期发明的一部蒸汽机车即以布吕歇尔命名。

奈德哈特·冯·格奈森瑙在1760年生于易北河中游托尔高一个军官家庭,长大后全身上下散发出一个优秀男子的俊朗气息,更具有一种近乎内圣外王的气质,该谦卑时非常温和,该自信时非常高傲。他也很早就接触了艺术科学,能用优美的文字表达自己最内在的感受。

格奈森瑙像

格奈森瑙19岁的时候就进入奥地利军队服役,也曾作为少尉在远征加拿大的英国军队中服务。他于1786年加入了普鲁士军队。

1807年,格奈森瑙独自率部坚守科尔贝格要塞,充分展示了他的领军天才。第三帝国拍摄的最后一部著名电影就是以格奈森瑙的英雄事迹为题材的,名叫《科尔贝格》。

1808年,格奈森瑙担任了河流开发委员会委员、要塞和工兵司令。在备忘录中,格奈森瑙提出全民武装反对侵略的思想,要求武装全体居民,对法国人的异族统治予以坚决抗击。

1813年秋季战局和1813年至1814年冬季战局的战略构想,大部分是格奈森瑙的杰作。在沙恩霍斯特离去后,格奈森瑙担任了布吕歇尔的参谋长,他坚决主张:必须推翻拿破仑独裁统治,创造一个彻底稳定的局势。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又必须进军法国和占领巴黎,这场战争不亚于一个世界法庭,拿破仑应被送交法庭得到审判,布吕歇尔则建议将拿破仑作为“人类的罪犯”予以枪决。

格奈森瑙于1815年秋天被派到莱茵河畔的科布伦茨,执掌设在这里的新的军区司令部,因为他不只是因军事业绩在人民之中享有崇高的威望,而且他是一个天主教徒,乐于社交,殷勤好客,在这些方面也深得人心。

格奈森瑙选中了克劳塞维茨担任他的参谋长。因为他们都具有改革思想,格奈森瑙曾这样形容他和克劳塞维茨与沙恩霍斯特的关系,他写道:他是沙恩霍斯特的彼得,克劳塞维茨是沙恩霍斯特的约翰。他俩的关系还因为格奈森瑙的女儿和克劳塞维茨妻子玛丽的弟弟结婚而更多一条亲密的链条。

格奈森瑙在182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830年,他又和克劳塞维茨联手,前往普鲁士东部,对付波兰起义,最后在1831年流行的霍乱中先后病逝。

克劳塞维茨像

在驻守科布伦茨期间,长于理论思考的克劳塞维茨就写出了许多关于战争的警句,玛丽不断鼓励他根据战争的根本性质加以补充,并使之系统化。克劳塞维茨后来用12年写出了系统的世界军事名著《战争论》。当它在1832年出版的时候,前言就是玛丽撰写的。

《战争论》是在研究分析了历史上从16世纪到19世纪的130多个战局的基础上写出的,它引起了战争理论上的一场革命,奠定了近代军事思想的基础。克劳塞维茨在其中表达的最著名的思想即是政治为“整个社会的一切利益的代表”,战争是政治的工具,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克劳塞维茨还提出了精神、物质、数学地理和统计是夺取胜利的五大战略要素。对于集中优势兵力于主要方向、最大限度地使用全部军力、在防御战中积极歼敌、积极利用民众作战等战略、战役和战术问题,克劳塞维茨都创造性地进行了思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