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威廉·塔卡的《雕塑的语言》:雕塑观综述

威廉·塔卡的《雕塑的语言》:雕塑观综述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雕塑的语言》的前言与导论部分,威廉·塔卡对这本书的雕塑观有一个总的论说。威廉·塔卡说,现在读《雕塑的语言》,它似乎具有某种品质,这或许能够解释为何这本书具有持续的吸引力。[9]雕塑是一个自定的物,就是塔卡这本书的核心雕塑观。而雕塑作为一个“自定的物”这样一个总的雕塑观在正文中,在艺术家的选择和他们的作品被讨论的各个方面都被清楚地证实了。此外,塔卡还另设一章《物》来讨论雕塑物这一问题。

威廉·塔卡的《雕塑的语言》:雕塑观综述

在《雕塑语言》的前言与导论部分,威廉·塔卡对这本书的雕塑观有一个总的论说。这本书是基于1969年在英国利兹大学的一系列演讲整理而成的,并于1970年发表于国际工作室。对于这本书的论述观点,塔卡明确指出,这是来自一个创作中的艺术家的观点而不是批评家或历史学家,它是在公共领域进行自修的一种尝试[5]。也就是说,威廉·塔卡写作本书的目的在于走出私人的创作领域,将自己的创作经验、敏感性与艺术领域里的时代转向相碰撞并归纳出现代艺术发展的核心与本质。

威廉·塔卡说,现在读《雕塑的语言》,它似乎具有某种品质,这或许能够解释为何这本书具有持续的吸引力。这里的某种品质就是塔卡这本书的核心雕塑观,也是现代雕塑的前沿理论。因此,在前言中塔卡说出了这个“核心”,他说:“我认为,本书的(逻辑上)的一致性和内在力在于它凭借着一种信念,这种观念就是在世纪初,我们试图去抓住雕塑敞开自我的机会。”[6]这里的“雕塑敞开自我的机会”[7]指的就是雕塑自身,也就是说我们的雕塑创作不再寻求抽象的理念和外在的参考标准,而是返回雕塑自身,将它作为一个“自定的物”[8]。“雕塑像是一个自定的物,在物和观众之间处于一种新的关系,并且拒绝传统材料。”[9]雕塑是一个自定的物,就是塔卡这本书的核心雕塑观。而后半句,作为一个物的雕塑,它在观众和材料的关系上又有了一种新的选择,这里涉及观赏/体验、创作/方式等问题,笔者会在第四节的内容中进行详细阐述。而雕塑作为一个“自定的物”这样一个总的雕塑观在正文中,在艺术家的选择和他们的作品被讨论的各个方面都被清楚地证实了。此外,塔卡还另设一章《物》来讨论雕塑物这一问题。

人类的召唤归根结底是制作雕塑的根本原因,并且关于‘物’的观点,就是现代主义以一种自相矛盾的方式秘密地重建雕塑的核心作用并且丢掉陈腐的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10]在前言的最后,威廉·塔卡说出的这段话,意味颇深。他的意思是说,我们对于雕塑的“物”特性的关注与转向是因为“人类的召唤”,即人内心深处对于感性最本质的诉求与呼喊,它的目的是弃绝现实主义的雕塑表现手法,重建雕塑。一句话,‘物’才是真正的主题。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题材,二是创作方式,三是材料选择。现代雕塑家拒绝了文兴复兴时期延续下来的陈腐的人体雕塑观念(人体不再是艺术的唯一语言),而是以来自欧洲之外,特别是非洲和印度的富有生命力的形象来代替它。即使是非要以人体作为题材,角度也不同,人体不再从外部被观看到,而是从内部被体验到,人体只是一个媒介,仅此而已。其次,在创作方式上,由罗丹和布朗库西坚持下来的工匠传统,即雕刻和塑造的传统已经不复存在。现在雕塑提出“用自己的双手去创作作品”[11],这是对工匠传统的雕塑创作方式的打破,同时表明了雕塑创作方式的开放性与多样化要求。“用双手去创作”,更多地强调雕塑创造上人与物、人与材料的“交流”。最后,在材料选择上,现代雕塑的材料更多、范围更广,大理石、木头、石块、金属、现成品、废弃物等等都可以被加入创作。

诗意是诗歌的主题

来自诗歌(www.xing528.com)

并向它本身返回

华莱士·史蒂文斯

《弹蓝色吉他的男人,XXII》[12]

史蒂文斯这首诗同样可以用于雕塑,甚至可以扩展到现代艺术各个领域。“诗意是诗歌的主题”,那么,我们可以说,“物”(或雕塑的物感)是雕塑的主题,它来源于雕塑,并且向雕塑本身返回。对于雕塑“物感”的追寻最终要回到雕塑上,也就是作品上。这是笔者接下来要阐发的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