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威廉·塔卡《雕塑的语言》对中国雕塑理论的意义

威廉·塔卡《雕塑的语言》对中国雕塑理论的意义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总的来说,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雕塑的理论研究是相对滞后的。那么,这个“什么”就是中国雕塑理论研究的焦点,即中国雕塑理论研究偏向于什么样的阐释视角。因此,威廉·塔卡《雕塑的语言》作为一本理论著作,将会成为国内雕塑理论研究界的一剂清醒剂。

威廉·塔卡《雕塑的语言》对中国雕塑理论的意义

这一节我们讲塔卡的雕塑观即塔卡对于现代雕塑物性凸显或物感探索的理论阐述对中国雕塑创作和雕塑理论发展的意义。这里存在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就是自20世纪40年代中国现代雕塑创作之始起,国内就几乎没有雕塑理论,更极少有理论家、批评家介入雕塑界,直至1992年的“当代青年雕塑家邀请展”,该展展出了李象群、何勇、王黎明、史金淞、张永见、隋建国、傅中望等人的作品,唤起了学术界对于雕塑的问题意识和学术意识,一些理论家和批评家才开始陆续介入雕塑界的相应活动。所以,总的来说,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雕塑的理论研究是相对滞后的。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雕塑界的理论研究方面开始有大量的著作、文章、论文、访谈出现。以著作为例,读秀下载上输入“中国现当代雕塑”几个关键词,会出现很多相关书目,如《中国当代雕塑》《美术文献——中国当代雕塑专辑》《中国当代美术图鉴——1979—1999雕塑分册》等。笔者将所有这些著作查阅一遍,发现按照切入角度来看中国雕塑理论研究的话,可以分为三种:一、按照年代顺序来介绍研究,如《中国雕塑(1949—2010)》《中国当代美术图鉴——1979—1999雕塑分册》;二、雕塑家的合辑,如卢琪辉《中国雕塑名家Ⅱ》、刘维祺《中国雕塑名家Ⅲ》、潘鹤《中国雕塑名家》;三、按照创作风格来研究,当然,这一点是与第一点分不开的,因为风格的形成与时间的延展和推移是分不开的,如孙振华《中国当代雕塑》《美术文献——中国当代雕塑专辑》等。由这些划分可以看出,中国现代雕塑理论研究大多为表象性研究,年代、人物、风格,在理论上连最基本的媒介凸显的纵深研究都极少见到,更不用说对物性凸显的研究。没有一个格林伯格意义上的“艺术不可还原的本质”[10]、雕塑门类返回自身进行自我的媒介凸显探索的理论研究意识,中国的雕塑理论将是非现代,既对雕塑创作起不到引导和鼓励的作用,在理论研究上也只能是因循前人,没有创造性,也起不到统领作用。

中国现代雕塑理论研究究竟表述了什么?在一个根据时代或时间段进行风格划分的编年史当中,总会表述了一些什么。那么,这个“什么”就是中国雕塑理论研究的焦点,即中国雕塑理论研究偏向于什么样的阐释视角。搞清楚这一点很重要。参考孙振华的《中国当代雕塑》,这本书的第一章“当代雕塑路线图”概括了中国现当代雕塑的发展历程,分为五节:“当代之前”“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2000年以来”“走向公共空间”。虽然是以时间段来划分,但是在不同的时间段中涉及一系列创作风格的产生与转变。“当代之前”指的是20世纪40—70年代这段时间,以“红色雕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雕塑和当代雕塑作品为主。“红色雕塑”以塑造红色经典人物为主,如王朝闻的《刘胡兰》《毛泽东》,在这些作品中没有裸露的人体,有的只是极富戏剧性和舞台效果的人物造型。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反映的是20世纪50—60年代的社会现实生活,如潘鹤的《艰苦岁月》和四川美院的大型雕塑《收租院》。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知识形态发生了变化,新思想、新观念、新做法出现了,新的知识形态取代了旧的知识形态。在雕塑上,如1979年唐大禧的《猛士——献给为真理而斗争的人》,同样是塑造人体,表现英雄,但是它摒弃了传统纪念碑式的叙事和写实手法,呈现为一种象征形式。20世纪80年代雕塑界比较著名的事件就是出现了民间雕塑和“85新潮”。民间雕塑以王克平、朱成、甘少成等艺术家为代表,对于民间雕塑创作,孙振华认为民间雕塑家“以宗教般的热情和虔诚将艺术当作人类灵魂自我拯救的方式,用生命去创造自己的艺术,以艺术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以艺术作为解决世界、社会和个人精神问题的手段”[11]。“85新潮”出现了“厦门达达”“85新空间”“厦门五人展”“观念21艺术展”等诸多展览,“85新潮”强调艺术创作中观念的重要性,认为“形式革命不能成为淡化意义的理由,还应该要求在形式的变更中包含更多的社会内容”[12]。张永见的《新文物——猩红匣子》《黑匣子》便有着反形式、反审美,弱化造型,突出社会观念的一种姿态。20世纪90年代,孙振华认为中国“雕塑艺术由审美走向文化,由以语言形式为重心,转向以观念为重心”[13],强调对于当下生活的介入和人生存状态的关注。“雕塑·一九九四”展览中,隋建国认为:“艺术不是一种纯粹创造性试验,它是和个人生活发生关系的,你总是面临生存问题、情感问题。”[14]傅中望也说:“这次展览不是纯粹材料形式上的研究,而是通过这些个人表达样式和材料的选择,以体现我们对社会的一种介入。”[15]2000年以后是媒体与图像的时代,此时雕塑由文化中心转向视觉中心,如造型上的卡通、动漫趣味、虚拟雕塑图像的出现和视觉上的色彩斑斓。“走向公共雕塑”指的是后来出现的城市雕塑、大型群雕和装置等新的雕塑类型,这类雕塑走出室内,获得公共性,孙振华认为这类雕塑要做的是如何在与公众交流的基础上加入当代文化。

孙振华的这本书从20世纪40年代讲到21世纪的当下,是一个对中国现当代雕塑的介绍研究。它按照年代顺序来进行,每一个时间段涉及相应的创作风格,而每一个风格又涉及一批雕塑家,这三者——年代、风格、雕塑家——实际上互为整体。在这样一个整体框架下,理论家、研究者、批评家统一将现代雕塑创作的阐释指向了社会现实、情感表达、意义、观念、文化、社会生活的介入等意义论的研究范畴,实际上也是一种主体哲学范畴。这也是重点所在,即中国的现代雕塑理论一方面很难逃出这样一个年代顺序-风格-雕塑家互为一体的研究框架,另一方面即便是摆脱了这种框架,在本质上仍然持有主客体的研究视角,所谓主客体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再现、表现、意义、象征等阐述事物的视角和方法。后者我们可以在汪民安等批评家的著作中看到,如《形象工厂》,接续法兰克福学派、阿多诺、霍克海默等人的审美批判理论,国内的理论研究者多持这样的立场,认为艺术创作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再现、象征和批判等。因此,威廉·塔卡《雕塑的语言》作为一本理论著作,将会成为国内雕塑理论研究界的一剂清醒剂。何为“清醒”?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在研究框架上,把现代以来雕塑创作上最为热门的探索作为研究主题,比如物、剧场性、观念、体验等等,做专辑式研究即纵向的纵深式研究,而非先前的铺开一面、抓不住重点的研究;其二,在研究内容上,我们要回到格林伯格和弗雷德所宣称的“门类艺术不可还原的本质”[16],回到门类艺术自身,回到雕塑自身,具体而言就是雕塑的形、材料、体积、重力、空间等问题;其三,对于雕塑本质的继续探索、挖掘,挖掘到最后便是“物”,塔卡也曾说到,与其他任何艺术门类相比,雕塑是最具原初性的物。然而雕塑毕竟不是自然物,那么,现当代雕塑创作如何呈现这样一种物性或物感,这也是理论研究者要关注的重点。

这是塔卡的雕塑观对于中国雕塑理论研究上的意义,特别是在本体语言研究方面。那么在创作上,塔卡的雕塑观对于中国雕塑创作的发展来说又有什么作用呢?

前面讲到在“雕塑·一九九四”展览上,隋建国、傅中望、展望、张永见等雕塑家都提出过自己的观点,隋建国认为:“艺术不是一种纯粹的创造性试验,它是和个人生活发生关系的,你总是面临生存问题、情感问题。”[17]傅中望认为,艺术创作是对社会的一种介入。展望则指出“它是一种最直接、最能和心理接近的表达方式[18]。这些雕塑家对于艺术创作的看法是具有一定可信度的,因为这些毕竟是他们的创作初衷,但笔者认为这决不能成为创作的前提和目的。简单地说,现代雕塑创作是要反映人们的生存、情感、心理以及社会问题,这可能是人们应对现代性分化所带来的分裂的策略之一,但是艺术创作不能只是为了反映而“反映”,它不是机械化的,雕塑毕竟是一个艺术门类,应该在实现自我门类凸显的基础上来进行“反映”和“解分化”。意义的传达是消散在门类凸显中的。查阅现当代这些著名雕塑家的作品,如隋建国的《地罡》,展望的《假山石》系列,傅中望的《卯榫结构》系列,徐冰的《天书》《凤凰》《活字》《会飞的鸟》,朱成的《天机》《喜》《怒》《哀》《乐》《万家门户》等,它们统统印证了“意义的传达是消散在门类凸显之中的”这句话。吴兴明先生说:“看到这些作品,有一种发怵的感觉,有某种被深度击中的摇晃。所感者常常不限于美感,神志在无措中常处于被迫分离的游离状态。”[19]在这些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除却意义后的别的东西的存在,那就是“物感”,那种除却了再现、表现、意义、象征后所剩下的东西。一个赤裸之物,一个去形式化的物,列维纳斯把它们称为异域物、陌生物,在那里没有时间、空间的存在,这些作品是断绝时空的。但是,在这些中国现当代雕塑作品中,作为“物感”,它们不只是有异域感,还有(内)时间和(内)空间的存在,比如徐冰的《天书》《活字》,朱成的《天机》《喜》《怒》《哀》《乐》,中西现当代雕塑物感凸显上的这点区别值得注意。因此,对于雕塑创作来说,塔卡雕塑观的意义在于鼓励和引导。因为国内现在的雕塑创作在“物感”探索方面已经有很大的发展,只是意识还比较模糊,停留在主客体的表现、再现等意义论这些地方,所以需要鼓励和引导。《雕塑的语言》作为西方现代雕塑“物性凸显”研究的专业性著作,起到了引航作用。

【注释】

[1]吴兴明:《物感与畅神——论许燎源绘画作品中的时间》。

[2]吴兴明:《物感与畅神——论许燎源绘画作品中的时间》。

[3]埃马纽埃尔·列维纳斯:《从存在到存在者》,第60页。

[4]同上书,第59-60页。

[5]William Tucker,The Language of Sculpture.ibid.p.7.

[6]埃德蒙德·列维纳斯:《从存在到存在者》,第60页。

[7]同上书,第61页。(www.xing528.com)

[8]吴兴明:《论前卫艺术的哲学感——以“物为核心”》,第17页。

[9]William Tucker,DENISE BIBRO FINE ART,INC.www.Denisbibrofineart.com.2019年10月16日。

[10]C.Greenberg,“Modernist Painting”,Art in Theory 1900-1990: An Anthology of Changing Ideas.Ibid.p.756.

[11]孙振华:《中国当代雕塑》,河北美术出版社,2009,第27页。

[12]同上,第39页。

[13]同上,第44页。

[14]转引自孙振华:《雕塑:从1994到2012——关于五人雕塑展》,《美术研究》2013年01期。

[15]转引自孙振华:《雕塑:从1994到2012——关于五人雕塑展》,《美术研究》2013年01期。

[16]C.Greenberg,“Modernist Painting”,Art in Theory 1900-1990: An Anthology of Changing Ideas.Ibid.p.756.

[17]转引自孙振华:《雕塑:从1994到2012——关于五人雕塑展》,《美术研究》2013年01期。

[18]同上。

[19]吴兴明:《论前卫艺术的哲学感——以“物”为核心》,第1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