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儒家思想与孟轲:从崇古到经济成长

儒家思想与孟轲:从崇古到经济成长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孟轲继承孔丘的所有崇古精神,并且将其发扬光大。“坚持一切以仁义为基本,强烈地反对功利”是孟轲最主要的政治思想,也就是如何区分“义”与“利”。孟轲最大的贡献是强调经济成长的重要性,他认为道德会随着经济的衰退而衰退,一旦道德衰退,将无法维持社会秩序,国家将会因此受到损害。

儒家思想与孟轲:从崇古到经济成长

孟轲是鲁国三桓之一的孟孙的后裔,山东邹城人,他是孔丘(孔子)的第四代门徒,属于稷下学人的行列。 与其他出身平民的贫穷学人截然不同的是,孟轲很富有。 当他游说各国时,乘车几十辆,上百个仆人和门徒跟随,如此声势,即使宰相出巡,也不过如此。

截止到孟轲,儒家学派的理论体系已发展成熟,但也有些许修正,如在孟轲学说中已将孔丘的正名主义贬为次要,因为贵族没落,平民和奴隶的地位得到提升,硬把“楚王”正名为“楚子”的时代已经过去,再不能维持固有的名分了。 同时,孟轲继承孔丘的所有崇古精神,并且将其发扬光大。

“坚持一切以仁义为基本,强烈地反对功利”是孟轲最主要的政治思想,也就是如何区分“义”与“利”。 他强调要有实践去了解仁义功利的区别,不能单凭的释义去了解。

孟轲于公元前320年,晋见魏国国王魏惠王,魏惠王问他说:“你老人家不远千里而来,有什么利于我们国家的吗?”孟轲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只要说仁义就够了。 大王说:‘怎么利我的国家?’大臣们说:‘怎么利我的家族?’平民说:‘怎么利我自己?’上下都争夺利,你的王国就危险了。 万辆战车的王国,杀他君主的,必是拥有千辆战车的大臣。 千辆战车的王国,杀他君主的,必是拥有百辆战车的大臣。 假如大家只讲仁义,不讲功利,就不会有这种事情发生。”

魏惠王听后非常生气,在魏国孟轲的游说彻底失败了。

以上这番话虽然可以说明孟轲反对功利,但他的仁义理论却仍然建立在功利之基础的。 孟轲又说:“为国家开辟土地,充实国库的人,现代人称他们是英雄,古人称他们是民贼。 为国家缔结联盟,攻战必胜,现代人称他们是英雄,古人称他们是民贼。”必须排斥这种民贼,于是孟轲又说:“勇敢善战的将领,应处死刑。 能广结盟国的外交家,应处次一等的刑罚。 垦荒拓地的移民,应处再次一等的刑罚。”孟轲这番话,也许是对某一种特定的事情有感而发。 可是要是实行起来,结局将是很悲惨的,那就成了:为国家图富强、为人民谋福利、为抵抗侵略而牺牲的各路英雄,都成了民贼,都要被铲除。(www.xing528.com)

姬文公请教孟轲

作为儒家中心思想的崇古,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公元前3世纪90年代时,滕国国君姬定公去世,其儿子姬文公继位,请教孟轲:他应该为他的国家做些什么? 孟轲回答姬文公:首先应该“服三年之丧”,必须为死去的老爹穿三年孝服,在此三年期间,不准吃肉饮酒,不准听音乐,不准跟妻子同房,不准参加任何社交活动,不准处理任何公私事务——这一项最重要,一处理公私事务,便是功利,不是仁义了。 更不准从事任何劳动,只准穿粗布衣服,盖粗布被。 睡在草地上或木板上,专心专意的悲哀,最好是悲哀到骨瘦如柴,口吐鲜血,或昏迷不醒。 这种行为被称为“孝道”,是达到仁政的必要步骤,也是仁政的具体表现,国家由此即可治理。

但孟轲的基本思想是民本主义的,他极力反对暴君,他认为暴君并不是君主,而只是一个“独夫”,被人推翻、被杀掉都是应该的。 曾经有许多帝王很反感孟轲这一突破时代的主张,到了14世纪末,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孟轲这种激烈的思想,博然大怒,并将孟轲逐出了圣庙。

孟轲最大的贡献是强调经济成长的重要性,他认为道德会随着经济的衰退而衰退,一旦道德衰退,将无法维持社会秩序,国家将会因此受到损害。 使人民安居乐业是政府和君主的首要责任。 而针对怎样才能让人民安居乐业,孟轲提出了“仁政”的思想,主张少用刑、少赋税,人民才能得以安息。 他非常讨厌他所处的战国时期,希望回到古时候儒家学派所称颂的伊祁放勋和姚重华时代。

孟轲在公元前3世纪初去世,和大多数失败的游说人士一样,不被人注意。 可是门徒们记载了他的言论,也就是《孟子》。大黄金时代结束后,孟轲被儒家学派尊为经典之一,人们才开始记起他,并尊称他为“亚圣”,将他提升到仅次于孔丘的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