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科类现代文:社群主义者与移情认知

社科类现代文:社群主义者与移情认知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⑥你将成为一个社群主义者,关系在这里就是一切。⑧这其实丝毫不令人吃惊,但许多人类却感到惊奇。所有证据都能证明这一点,完全没有任何疑问。当它们盖住一个死掉的人类,或者用树枝为一个受伤的人类筑起一座防护墙时,它们是在表示对我们共同命运的移情认知,这是值得人类学习的。解释第段加点的“移情认知”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据报道,近日,上海要求16家平台企业在12月31日前全面清退不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并基本实现网约

社科类现代文:社群主义者与移情认知

1.(16分)(2019·黄浦·一模)

假如你是一头大象

①如果你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头大象,那会是什么情景?

②首先,你会发现自己的脸上多出了一只甩来甩去的、仅有两根指头的手。这条手又肿又难看,却能推倒一堵墙或捡起一颗樱桃。你也可以用这只手“闻”到数英里外的水源和脚下的野花。这只手还可以带给你五种讯息:_______________。

③你脚下踩着的土地已经为污染所侵袭。随着卡车出租车驶过,地面嗡嗡地震动着。这种震动轻搔着你脚上环层的触觉小体,让你不由得抬起脚来。你可以用自己的脚听到声音,你的股骨会变成扩音器。在你走十英里去寻找早餐的过程中,将会用跨越10个八度的声音和朋友们聊天。这会吵得附近的人类感觉自己像被敲响的鼓,因为次声波会不断震动着他们的胸口。

④即便整个城市都变成草地,而非遍地狗屎的水泥路面,你仍然会觉得它太小太小了。你会觉得一层层的环路就像件紧身胸衣。你会闻到郊外芬芳多汁的草木气息,从而充满怀念和向往。但你仍然会把现有条件用到极致。你会沿着迷宫般的老路行走,这是依靠早已作古的大象们的智慧形成的,如今传给了你的女族长。这个最愉快的政治体系,掌管在睿智的老妇人们手中。她们凭借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判断获得领导地位,不是为了权位而谋求权位,而是为最多数的成员谋求最大的福祉。

⑤如果你是头雄象,你将处于边缘位置,在家庭集团间来回游荡或者和你的单身汉朋友们在乱糟糟的象窝里鬼混。如此而已。至于政治,那是雌性们的事。

⑥你将成为一个社群主义者,关系在这里就是一切。这并不是说你不能独自生存,而是成为社群成员必然能够带来一些生存上的好处,就像那些加入某个教会或者保龄球俱乐部的人会活得更长。没错,在某种层面上你的利他主义可能是一种互惠的利他,我给你挠挠背,你也给我挠一挠背。这种利他主义也可能是基因决定的,你的流血牺牲通常是为了保护那些携带相同基因的大象亲戚。

⑦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说,你会欣然地肩负起集体的责任,因为成为集体的一分子这一事实令你愉悦。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大象常常是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的?想过我们为什么这么做吗?是因为要合力抵御外敌?还是因为对方有好吃的?当然都不是,我们这么做只是因为彼此喜欢。

⑧这其实丝毫不令人吃惊,但许多人类却感到惊奇。这说明我们在所谓只有人类才拥有思想和真正情感的人类中心论的谎言里陷得有多深。值得庆幸的是它如今已经过时,但它曾长久阻碍对动物行为的研究。

⑨作为一头大象,你是有思想的。不用怀疑,你也是有意识的。所有证据都能证明这一点,完全没有任何疑问。你已经拥有一种自身有别于其他事物的自我认识。当你轻蔑地看向人类的时候,会奇怪他们为什么要吃显然被污染了的食物,为什么选择过悲惨而孤单的生活,为什么把精力浪费在无谓的野心和焦虑上。这种心情只属于你自己,与其他大象都无关,更不是“动物性”的条件反射。这是从你眼中看到的东西,你也明白这是你在思考。

⑩美国生态学家卡尔·萨菲纳认为,大象X可以理解大象Y 与大象Z之间的关系,无论是亲缘关系或者单纯的友谊。让我们来想象一下吧:大象X 要对自身有所认识,还要将自己放到其他大象的角度进行思考,而且必须给自己清晰阐释一个三方关系的概念,这需要多么复杂的思考!

⑪我们可以谨慎地像儿童绘本作家比阿特丽克丝·波特那样用拟人的方式看待大象。当它们眼睛附近的颞腺湿润的时候,就是和我们一样动了感情,它们在哭泣。当一头刚刚丧子的母象把死去的孩子放在自己象牙上,垂着头颅在象群后面踽踽独行好几周时,她是在思悼自己的孩子。当其他大象好几个小时围坐在一头死去的大象身边时,它们正在哀悼同伴。当它们用土壤和植物盖在大象的尸体上,或者移动大象的骨头时,它们在表示敬意。当它们盖住一个死掉的人类,或者用树枝为一个受伤的人类筑起一座防护墙时,它们是在表示对我们共同命运的移情认知,这是值得人类学习的。这些生灵完美地阐释了大道至简的真谛。

⑫如果大象有思想,我们就能期待它们能与远处的大象进行交流,或许还能与其他物种建立联系。有一些不那么确切的证据似乎表明它们可以做到这一点。肯尼亚大象庇护所的一位饲养员告诉萨菲纳,这里的大象从很远处就知道其他大象正在路上走,这个距离远远超过了我们通常的感知范围。这就像非洲南部卡拉哈里的布须曼人可以知道在五十英里外的人们正在猎捕什么动物,还知道猎人什么时候会结束狩猎返回部落。当“象语者”劳伦斯·安东尼死去的时候,他救援的两群大象连续两天来到他家,而之前它们已经有一年没有来过了。

⑬我们之所以如此急切地否定非人生物的思想、意识和“人格”,一个原因或许就是——如果它们是人的话,会是比我们更好的“人”。

⑭回到我们最初的设定:你变成了一头城市里的大象。你在城市里住得将比大多数人类居民都更充实和满意。你将比当地人更加当地,尽管你的老家其实在非洲。你懂的(东西)会比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动物学家、植物学家还要多。

⑮但是,要小心。你很有可能惨遭屠戮,因为有人看上了你的那对长牙。

(1)解释第⑪段加点的“移情认知”一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2)将以下内容放回到第②段画线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迫在眉睫的危险 ②食物和水 ③愉快的情绪

④短期及长期的天气预报 ⑤潜在的威胁

A.①⑤②④③ B.②⑤①④③ C.②①⑤③④ D.⑤①②③④

(3)依据文意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象能感受到次声波,所以它们对汽车驶过的震动更敏感

B.雄性大象在象群中地位较低,它们只能更多选择独自生存

C.大象的意识中,人类的行为不过是动物性的条件反射罢了

D.大象能认清自己,认清其他大象,还能认清其他大象间的关系

(4)在第⑭段中,作者说“你在城市里住得将比大多数人类居民都更充实和满意”。综览全文,分析理由。(4分)

(5)本文第⑪段到第⑭段阐述的角度转化为“我们”。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表达效果。(4分)

2.(16分)(2019·青浦·一模)

出租车接入网约车平台顺应融合发展

朱昌俊

①网约车合规化整治在各地不断推进。据报道,近日,上海要求16家平台企业在12月31日前全面清退不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并基本实现网约车平台公司、车辆和驾驶员合规化。随着不合规网约车被大量清退,巡游出租车正重新进入网约车平台视野,成为重要的“开垦地”。

②统筹传统出租车和网络预约出租车的融合,从而促进两个业态都能健康发展,其实是2015年《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所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不过,时隔三年后来看,( )网约车合规化与传统出租车改革都取得了一定进展,( )两者真正走向融合发展,还有待进一步突破。此次在网约车合规化整治加速的背景下,多地巡游出租车开始重新接入网约车平台,不啻为一次新契机。

③事实上,早在网约车平台刚诞生不久,一些地方的传统出租车企业就开始效仿打造自己的出租车网络预约平台。但由于这些地方平台都有着严格的区域限制,加之运营经验不足,鲜有成功案例。相对来说,能够接入全国性网约车平台,既可免除运营成本,还可以借助平台的管理优势,在整合资源的同时,方便乘客并倒逼服务质量的提升。

④置于更大的背景下来审视,传统出租车改革,无法回避当前出租车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一方面,网络预约叫车已经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一种主流选择。来自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巡游出租汽车总量仅139.58万辆,且客运分担率连年下降,传统出租车确实得思考如何在服务方式上满足社会的新需要;另一方面,破除出租车“份子钱”模式,打造动态调价机制,探索新型的司企分配形式,在现有条件下,也很难完全撇开与网约车的融合发展,而另起炉灶。

⑤推动出租车领域新老业态的融合发展,出租车接入网约车平台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借鉴和利用网约车模式目前已经取得的一些运营和管理成果,实现从运营模式到管理模式的真正革新。如上个月,交通部门要求各网约车平台加强安全管理的投入,像添加一键报警等安全应用,目前传统出租车领域还少有涉及。另外,前不久召开的“巡游出租汽车改革发展政策研讨会”也明确提出,要鼓励巡游车企业借助现代新兴技术实现运营全过程的监督。这些其实都是传统出租车转型难以绕开的一环。

⑥当然,网约车与传统出租车的融合发展,( )只是网约车平台与出租车企业的事,( )离不开监管模式的统筹融合。当前对于网约车的管理,无论在准入门槛,还是服务质量的要求等方面,都大大高于出租车,这在客观上不利于统一监管和新老业态融合发展,也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漏洞

⑦如在网约车安全整治加码的9月份,全国价格投诉分析报告就显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结果:当月平台共受理出租车、网约车举报2713件,其中网约车类174件,环比下降16.3%,但出租车类则达到了2539件,环比上升2.1%。这直接说明统一监管标准的重要性。目前这方面已有地方率先作出了尝试,安徽芜湖新修订的网约车细则就全面取消了缺乏上位法依据的网约车行政许可条件,将网约车与传统巡游车车辆标准拉平,可谓切中了新老业态融合发展的肯綮。

⑧无论是之于网约车的规范发展,还是传统出租车的改革转型,两者融合都是大势所趋,也是可以预见的多赢之举。当然,融合发展不是排挤竞争和多样性,而是借助技术优势和统一平台,实现新老业态更充分更公平的竞争,在此基础上共同提高出租车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增进社会的出行福利。在这方面,从网约车平台到出租车企业,再到监管部门,都应该敞开心怀,转变观念,为新老业态的融合与革新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摘自《光明日报》)

(1)第①段中“开垦地”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将下列词语填写到第②段与第⑥段空白处,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即使……但 虽然……但 B.尽管……但 不仅仅……更

C.即使……但 不仅仅……更 D.尽管……但 虽然……但

(3)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传统出租车接入网约车,既能免除运营成本,又能在方便乘客的同时提高服务质量

B.因为网络预约叫车正成为社会的主流选择,所以传统巡游出租车要改变服务方式

C.网约平台为了加强安全管理,要求接入平台的传统出租车添加一键报警等安全应用

D.网约车与传统出租车的融合发展,可以使两种业态实现更充分更公平的竞争

(4)第⑥段中,作者认为网约车与传统出租车的融合发展,离不开监管模式的统筹融合,后文是如何对此展开论证的?(4分)

(5)联系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3.(16分)(2019·宝山·一模)

“标准化”生活是否就完美

①新型智能科技的推广和普及,使得现实生活与社交网络史无前例地紧密结合在一起。任何原本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小事都成为值得与朋友们分享或供人们评头论足的新鲜事。正如物联网软件公司创始人安迪·霍布斯鲍姆所认为的那样,新型智能科技使得人们如今在现实生活中也能享受实时的社交网络体验。

②可是,就在我们热衷于将智能科技融入生活的今天,更多智能科技对生活影响的质疑也不绝于耳。对于人工智能是否会替代人力智力的疑问一直没能得到解决,而互联网与社交网络的加入却使得问题更加复杂化:在社交网络参与下的智能科技是否会加速虚拟生活对现实生活的入侵?是否会成为束缚我们生活的枷锁?甚至是否会使我们未来的生活变成循规蹈矩的例行公事?而我们最终会否被智能科技主宰而丧失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力

③对于智能工程师来说,智能科技是人类实现从现实生活的不完美向完美转变的关键。然而,在由电脑决定的“标准化”未来里,我们不会犯任何错误,但是却同样不会有任何惊喜发生。

④早在2010年,谷歌首席财政官帕特里克·皮切特就曾在一档新闻节目中提到:“在谷歌工作的电脑工程师都认为这世界是破裂不完美的。”近日他又再次提到,这世界并不完美,从交通堵塞、不称心的购物体验到过多的能源浪费,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且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科技。那么对于智能设计师和工程师来说,智能科技则是人类实现从现实生活的不完美向完美转变的关键。

⑤智能科技的重要性确实不可否认。不论是那些能够帮助检测老年人身体状况的智能皮带,还是那些能够感应是否有人摔倒的智能地毯,又或者是可以自动扫描产品条形码、并告知营养成分和产地的手推车,都是智能科技推进现实生活质量的例子之一。这些智能产品从各种方面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从而更好地生活。

⑥然而如今很多智能科技却不能称得上对我们真正有益。大量安装在汽车内的智能产品就并不理想:检测我们是不是瞌睡的驾驶感应器、检测我们是否酒驾的监测仪,甚至鉴别我们是不是亲自驾驶的面部识别器,这些产品被用来代替我们进行决策,并代替我们对行为准则做出判断,我们的责任被推卸到了智能科技之上,自主控制和决策的权力也被掠夺。

⑦在智能革命势头汹涌的今天,人们应该反思,智能科技会为我们找到最完美的道路,智能科技也会为我们解决所有潜在的问题,但这样标准化的完美真的是人类所期待的吗?标准化的完美为我们解决所有问题的同时也必定会扼杀我们的创新能力,因为如果所有的错误都被智能产品挡在门外,那么生活中灵感和创意也不会涌现。人类之所以能够在科技和文明发展的道路上前进,正是因为在探索的过程中曾犯了一些错误、出了一些差错,而这往往会给人以意想不到的突破。如果没有了错误和创新,那么我们与通过程序设定好的机器人又有什么两样。不再有差异、矛盾甚至冲突的出现,多样丰富的人生体验会被一板一眼的固定模式取代。

⑧因此,智能设计师应该能够意识到,一个真正人性化的智能产品不是时刻提醒我们不要偏离正确轨道的监视器。科技存在的意义并不是把我们从解决问题中解放出来。相反,我们应该将智能科技融入到我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们要的并不是一个精心设计好的“标准化”未来,而是可以帮助人类克服并解决未知挑战和挫折的独特经历。这样,拥有智能科技的未来才不会是一条一眼可以望到尽头的宽敞直路,而是充满着无限可能的精彩冒险。

(1)联系下文看,第③段中“惊喜”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下列对第④段中引用皮切特言论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智能专家一致认为这个世界是破裂不完美的

B.智能专家把这个完美的世界变得破裂不完美

C.智能科技是让世界从不完美转向完美的关键

D.智能专家认为智能科技是让世界完美的关键

(3)下列推断中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3分)

A.在智能科技控制下的“标准化”生活中,人类不可能犯任何错误

B.作者完全反对“智能科技是人类实现从现实生活的不完美向完美转变的关键”的观点

C.随着智能科技加速发展,人类必将丧失自己的决策力和判断力

D.人类应该自主进行决策,解决问题,并不需要智能科技参与其中

(4)第⑥段列举了一系列智能产品,请分析这些例子是否充分证明观点。(4分)

(5)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4分)

4.(17分)(2019·奉贤·一模)

我倾心有事实感的批评

王鹏程

①文学批评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和价值判断,“知多偏好,人莫圆该”。那么,批评诸要素中最关键的是什么?学识、视野,抑或眼光、方法……?窃以为,最关键的还是事实感——艺术经验里真理性内涵的呈现。正如伽达默尔所言:艺术作品的真理性既不孤立地体现在作品上,也不孤立地存于审美主体上,而是存在于过去与现在的沟通,以及“不断更新的被经验的实在性”上。由此可见,事实感是一种无形的“软能力”,是一种看起来极为普通而又十分难得的批评才能。但它无疑是批评的生命线,关系到批评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②缺乏事实感,批评就会“东面而视,不见西墙;南面而视,不睹北方”。托·斯·艾略特曾郑重地指出:“批评家必须具有非常高度发达的事实感。这绝不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或常见的才能。它也不是一种容易赢得大众称赞的才能。事实感是一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培养起来的东西。它的完美发展或许意味着文明的最高点。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事实领域需要去掌握,而我们已掌握最外面的事实领域、知识领域,以及我们所能控制的最外面的领域,将被更外面的领域用令人陶醉的幻想包围起来。”批评是全面的、综合性的活动,它不仅需要理论和技巧,更倚重于文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而形成的价值尺度和事实理性。这种事实感的形成,漫长而艰难。它面对人类的文学传统和价值经验,立足于现实生活,在批评主体的审美经验、批评实践与自我反省的砥砺中不断调整磨合,最终形成稳健得当的差别意识和价值等级。

③批评的事实感置身于人类的文学传统和价值经验之中,并在与现代审美经验的双向互动中“守故鼎新”,判断批评对象把握现实的宽广程度、深入本质的深刻程度,阐明它说出的能力以及“时代”价值与“历史”意义,进而重塑传统。在只能“看到脚面”的当下,我们更有必要在向传统与经典的返归中寻找经验支持和价值支援,从而获得抓住要害、指明关键的批评能力。这种“返归”会告诉我们:什么是文学中持久而过硬的东西,什么是可以“确信”的;一部作品有什么样的意义,应该摆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④有事实感的批评,在向文学传统的不断返归中,探索传统发展的逻辑与批评对象深隐的秘密;通过考察文本的整体性,以特殊的方式突出那些被忽略的、然而却有重要意义和整体价值的一切,肯定那些逸出传统的戛戛独行的“创造”。以事实感为支撑的可靠价值区域,同批评者的感觉、经验、才识熔铸为敏锐的感受力、可靠的判断力和对真理性内涵的固执追求——不被理论拘囿,不被现实限制,不被现象迷惑,不被派别蒙蔽,能以敏锐的洞察、深邃的剖析与清明的阐述,透视批评对象的真实意图;能够克服暂时性和相对性,同过去、现在与未来所构成的意义世界建立联系,确定其在何种程度上实现了所属艺术门类的发展要求,并探寻新的端倪和趋向。

⑤文学批评是在过去与现在之间建立联系并获得意义的真理性活动,事实感像航标一样,起着决定性作用。事实感是一切批评活动可靠、有效的充要条件,是杰出批评家无不具备的突出才能,也是文学批评生机勃勃、历久弥新的唯一通途。

(有删改)

(1)第①自然段引用伽达默尔的话,对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进一步阐述“真理性”所在:过去与现在的“实在性”的沟通

B.使下文事实感“关系到批评的可信度和有效性”的结论更有说服力

C.为了证明前文提到批评诸要素中“最关键的还是事实感”的观点

D.含蓄表明了艺术的真理性往往不存在于审美主体和文学作品上

(2)第③段中“看到脚面”的表达效果是什么?(3分)

(3)将a、b、c、d四句句子按照适当的顺序放入第②段方框处,正确的是( )。(3分)

a.学识渊博、视野开阔、眼光深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b.但这些并非充要条件,不能保证形成恰切得当的判断。

c.批评活动的可靠与有效,除了基于这些要素形成的审美经验之外,决定性的因素是建立在事实感之上的判断力。

d.批评是知识与思想、美感与经验、事实与判断力融合成的一种高度个人化的结构和能力。

A.abcd B.acbd C.dabc D.dacb

(4)对第④段中加点词“固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褒词贬用,意在褒扬真正的批评者对真理性内涵的执着追求

B.侧面表现了作品真理性内涵的呈现方式是隐蔽、不易觉察的

C.表现批评者去伪存真、呈现真理性内涵的难度之大

D.表明真理性内涵的获得需要洞察力、剖析力、阐述力、建构力等

(5)根据第③段论述推断:如果缺乏“返归”,今天对陶潜《饮酒》的文学批评会是怎样的?(3分)

(6)纵观全文,分条概括“事实感”对于文学批评的价值。(4分)

5.(16分)(2019·崇明·一模)

审美救赎何以可能

潘知常

①对于审美救赎的思考,首先当然应该是审美救赎何谓。同时,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领域,就是审美救赎何为。审美救赎何谓,是对于审美救赎的本体属性的回答;审美救赎何为,则是对于审美救赎的审美功能的回答。在这回答的背后,则是对于审美与艺术的生存权、审美与艺术的尊严的回答。当然,这也与我们过去长期以来没有很好地思考这个问题有关。黑格尔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熟知非真知。无疑,这句话用在这里也是非常合适的。显然,对于审美救赎的审美功能的思考,其实就是对审美与艺术的本原、审美与艺术之为审美与艺术的思考。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进入美学殿堂的唯一通道。

②人类失落的生命,过去只能在宗教中才能够被赎回,这就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宗教救赎。然而,在宗教退出历史舞台的主导地位之后,人类失落的生命就只有在审美与艺术中才能够赎回了。当然,这就是审美救赎的登场。可是,为什么只有审美与艺术才能够赎回人类失落的生命?审美救赎又何以可能?过去几乎所有的美学家对此大多一笔带过。之所以如此,无疑是因为他们都只关注到了审美与艺术的一般本性,并且只是从审美与艺术的一般特性入手,去对此加以说明,但是却都忽视了审美与艺术的特殊本性,也忽视了从特殊本性去对此加以说明,因此,也就未能促成这一困惑的最终解决。

③换言之,对于审美与艺术,过去我们经常去询问的,是美从何处来?其实,我们还应该去询问的,是美究竟对我们做了什么?美是如何帮助我们生存下去的?美是如何拯救我们的?过去我们经常去询问的,是人类是怎样创造了美?其实,我们还应该去询问的,是美如何创造了我们?审美与艺术帮助我们去挖掘出真正的力量,去唤醒我们。

④问题的关键,当然在于审美与艺术的特殊本性——意象呈现。

⑤意象呈现是内在的自由生命借助于外在形象所进行的自我建构。正如吉尔伯特和库恩在《美学史》中断言的:“它体现了人们创造象征和符号的独特而神奇的力量。”区别于“超验表象的思”(宗教)、“纯粹的思”(哲学),黑格尔把它称之为“感性直观的思”。而且,在外在世界不再引起宗教的神秘联想之后,确实已经隐秘地进入了审美与艺术的情怀寄托。它代表着:当今生命中难以解决的东西,都首先可以在审美与艺术中得以象征性地解决,昔日宗教的神奇作用当今也已经被审美与艺术取而代之了。

⑥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意象呈现并不是我们日常所常见的维系于客体、维系于现实。意象呈现维系于主体、维系于精神生活,是由客体形象与自由生命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关系,是与精神生活之间的异质同构,是意在将人类的精神生活凸显而出,也将人之为人的无限本质和内在神性凸显而出。因此,应该是一种象征呈现。劳·波林曾经说:象征,就是某种东西的含义大于其本身。中国人也常感叹“形象大于思想”。事实上,就是因为它呈现的是主体内涵,是生命的对象物,而与赋予形象以意义无关,也与充当形象的注脚无关。

⑦由此,不难发现,所谓意象呈现,作为象征,其实就是人类精神生命的进化的强大杠杆。人类正是通过意象呈现而拥有世界。意象呈现是生命的庆典。通过意象呈现,我们从物的世界迁徙到意义的世界,从功利的世界迁徙到虚无的境界。意象呈现即最后的救赎之物。而现在我们最大的失败也正是遗忘了这一点。语言已经被物化了、工具化了。意象呈现也因此而隐遁不见。因此,我们现在所应当去做的,就是让意象呈现超出自身而指向另外的东西,呈现出意象背后的无名的真实的东西、高于生命的东西、高于死亡的东西。借助于它,我们得以亲近自然而毋需跋山涉水,并且可以在精神上回到自然中的人的自然。

⑧由此,意象呈现为什么能够达成审美救赎?应该说,也就一目了然了。由此不难发现:过去以情感来区别审美与艺术,是错误的。艺术的核心不是情感,而是意象呈现,也就是象征。

(有删改)

(1)第①段引用黑格尔的话有何作用?(3分)

(2)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2分)

(3)下列对“意象呈现”的理解与文意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意象呈现与“超验表象的思”“纯粹的思”等概念借助神秘联想相互关联

B.意象呈现只是一种符号表现,传达客体内涵,是现实的异质同构甚至图解

C.意象呈现维系于主体,意在凸显人类的精神,实际上应该是一种象征呈现

D.意象呈现是替代宗教的救赎物,使得人类在精神上回到自然中的人的自然

(4)对第③段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运用连续追问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深入思考问题

B.两组追问形成对比,突出本文探究的主要问题,从而引出下文

C.本段追问体现了对审美与艺术一般特性与特殊本性差异的关注

D.通过连续追问总结上文内容,凸显审美与艺术唤醒我们的作用

(5)第⑧段认为借助上文内容,“意象呈现为什么能够达成审美救赎,应该说,也就一目了然了”。你认为论证是否充分?请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5分)

6.(16分)(2019·虹口·一模)

小议“伪善”

陈家琪

①知道恶而为恶,或故意为恶,这并不是我们所要讨论的“伪善”。真正的“伪善”,就是把出于自己主观意图的行为理解为对恶的铲除或消灭,认为只要出于主观意图,即动机上善的意图的行为,就一定是善的。所以重要的只是动机上的善。

②我们选两个古今中外最有代表性的人物的言论来分析一下:

③“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⑤“你要这样行动,就像你行动的准则应当通过你的意志成为一条普遍的自然法则一样。”

⑥“主观意志可以成为行为的客观性法则。”(《道德形而上学基础》)

⑦上文所引几句话,前面两句是出自孔子的,后面两句是康德的。这几句话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一个“己”字,都强调人的主观意愿的纯正,使一切行为本身从一开始就“出于义务”,而不是“合于义务”。“做买卖童叟无欺”,要“出于义务”,而不能仅仅理解为“合于义务”。其实,如果对人性、对人的精神世界有所理解,要求“合于义务”要远好于对“出于义务”的要求。譬如说,赚钱是对的,但要有制度和规则使那些在行为上总是“合于规则”的人总能赚到钱,越“合规则”就越发财,而违反规则就一定让你人财两空。客观化的规则越强硬,越普遍,就越好。当然,规则总是人“出于义务”而制定的,一旦制定出来,就不管你的行为出于什么动机,只管行为本身是否“合于规则”。没有人管你做买卖“童叟无欺”是不是“出于义务”;时间长了,因为越合于规则就越能赚钱,“合于义务”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出于义务”。这就说明重要的是行为本身要合于规则,而这套规则又出于义务,慢慢地合于规则的行为本身就变成了对每个人而言的“出于义务”的习惯。

⑧而“伪善”就是只强调从行为动机上要求人,相信只要动机上纯正了,行为本身就一定是善的。最纯正的行为动机就一定是不妥协地与一切“不出于义务”的行为做斗争。

⑨黑格尔由此概括出“伪善”的四个形式化规定:

⑩第一,意图上的善决定一切,于是所有行为——批斗老师、烧书、砸烂旧世界,就都是对的,这叫从动机上把自己的恶解释为善。

⑪第二,用外在的原因解释别人的动机,于是既可以把别人的善行解释成恶行,也可以把对方的恶行解释为善行;出身、历史、经历,看了什么书、听了谁的话等等都可以成为解释的理由。

⑫第三,盖然论。到底什么样的动机是善,什么样的动机是恶,什么样的动机是出于义务,最后只有靠权威的认定;于是有多少权威,也就有了多少必须“出于义务”的行为动机;权威也就是统治者的意志,大家无形中养成了“听话”的思维习惯和生活作风,直接知觉与偶然想象代替了概念与逻辑上的论述。

⑬第四,善与恶的界限终于消失了,人们各自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然后好话说尽,坏事做绝。无数的人由“坏人”变成好人,又有无数身居高位的“好人”变成了坏人,如此反复,终于使善恶不再有任何客观的标准,剩下的只有自己的利益与选择。大家也就只习惯于从道德上(即从动机上)对诸如三聚氰胺、毒疫苗之类的事进行谴责,而这些谴责既无效也无力,因为你只会把问题归结为道德、动机、良知、信念等主观因素,而所有应做什么、不做什么的善恶之别,只能等待着权力意志的任性解释。

⑭现代世界从一个崇尚圣人、君子、英雄、德行、高尚,充满诗意的世界变成了一个法律与伦理的世界,人们只知做一个守法公民,过平庸、琐碎、乏味的生活。在这变化中,沉湎于或自恋于个人内在的道德情感是一回事,如何让这种道德情感通过法规而具有特殊性的规定性,从而寻找到生活的另一种安宁与闲暇,则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回事。我们这代人,五十年前“文革”开始时,从内到外过的都是一种英雄、道德、崇高及让信念充满诗意的生活,对于发生在身边的种种灾难,包括那么多人的死亡与对文物古迹的极其彻底的、可怕的破坏一无所感、毫不在意。五十年后的年轻人呢?他们可知道五十年前所发生过的一切?他们可从理论上对道德与政治、法治与权利的关系做过思索?作为一个在高校中已经工作了超过三十五年的老教授,听到对社会礼崩乐坏、人心不古、天良丧尽之类的道德谴责时,怎能不忧心忡忡,并在直接知觉与偶然想象中不断遭遇着“伪善”的磨难?

(1)第⑦段中加点词“义务”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下列材料能够证明“合于义务”比“出于义务”更重要的一项是( )。(3分)

A.纳粹德国为了提升本国国民素质,消灭清洗被视为劣等民族的犹太人

B.某个美国公民为了净化美国社会,刺杀某色情杂志的创刊人,最终致其瘫痪

C.资本家为了赚钱的需要,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

D.上班族为了抓紧时间,在上下地铁时奋勇向前

(3)第⑧段画线句表达的是“伪善”者的观点。下列能反映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所有的最纯正的行为动机都是不妥协地与一切“不出于义务”的行为做斗争

B.所有的最纯正的行为动机都不是不妥协地与一切“不出于义务”的行为做斗争

C.有的最纯正的行为动机是不妥协地与一切“不出于义务”的行为做斗争

D.有的最纯正的行为动机不是不妥协地与一切“不出于义务”的行为做斗争

(4)第③到第⑥段引用了孔子与康德的名言,分析其作用。(4分)

(5)概括本文论证思路。(4分)

7.(15分)(2019·金山·一模)

城市为什么要有记忆

冯骥才

①在当前中国城市地毯式的改造中,一个词汇愈来愈执著地冒出来,就是——记忆。这个并不特别的词汇放在城市的变革中便让人们感到异样、另类、不和谐、不解,还让那些恨不得把城市“推倒重来”的人颇为反感。城市难道不是愈新、愈方便、愈现代愈好吗?为什么需要记忆?记忆什么?有什么用?为了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记忆而把它破破烂烂地堆在那里吗?

②首先说记忆。人的记忆分两种:一种是不自觉的,一种是自觉的。前者是自然的、松散的、不经意的;不论记住还是没有记住,不管日久便忘或历久难忘,全是一任自然,具有感性的色彩。我们在日常而平凡生活中的记忆大致如此。后者——也就是自觉的记忆,则是理性的、刻意的,是为了不被忘却。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中也都有这种自觉的记忆。

③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因为它有完整的生命历史。从胚胎、童年、兴旺的青年到成熟的今天——这个丰富、多磨而独特的过程全都默默地记忆在它巨大的城市肌体里。一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却把记忆留在了城市中。承载这些记忆的既有物质的遗产,也有口头非物质的遗产。城市的最大的物质性的遗产是一座座建筑物,还有成片的历史街区、遗址、老街、老字号、名人故居等等。地名也是一种遗产,它们纵向地记忆着城市的史脉与传衍,横向地展示着它宽广而深厚的阅历,并在这纵横之间交织出每个城市独有的个性与身份。我们总说要打造城市的“名片”,其实最响亮和夺目的“名片”就是城市历史人文的特征。

④当然,伴随着记忆的另一半是忘却,这也是很自然的事。在城市漫长的成长过程中,它总是一边创造,一边销毁,还要不断地改造与扩大,再加上灾难性的变故(包括战争与自然灾害的破坏),记忆总是在不断地丧失。在传统的城市发展中,记忆与忘却都是随其自然,是不自觉的和非理性的;拆旧建新,随心所欲。因为那时人们只把城市看做是功能的、使用的、物质的,没有看到它的个性的价值与文化意义。

⑤但是,自从人类进入现代化社会,便对自己的城市产生一种理性记忆的要求,开始觉悟到要保护这些历史人文的记忆载体。应该说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著名的《威尼斯宪章》一出来,人们对城市的保护就非常自觉了。保护它,决不仅仅因为是一种旅游资源或是什么“风貌景观”,更是要见证自己城市生命由来与独自的历程,留住它的丰富性,使地域气质与人文情感可触与可感。当然,这些都是从精神和文化层面上来认识的。于是,文化保护便成了现代城市建设中最紧迫和最前卫的课题之一。记忆和遗产在高速发展的当今世界上变得愈来愈重要。其实遗产就为了记忆。

⑥应该说,城市本身没有自觉的记忆。这种理性的记忆,实际上是人赋予它的。为此,自觉的记忆是现代人类的文明要求与文明行为,而破坏记忆则仍是滞留在一种原始的非理性的惯性中。

⑦当然,记忆是有选择的。这里说的记忆不是个人化的,不是为了满足个人某种怀旧情绪的。它是一个城市的记忆、群体的记忆。那就要从城市史和人类学角度来审视城市,从城市的历史命运与人文传衍的层面上进行筛选,把必须留下的记忆坚决守住。这样,城市的保护就决不是简简单单留下几个“风貌建筑”,摆摆样子而己;更不会随手把许多极其珍贵的记忆大片抹去。

⑧对待一个城市的生命记忆,对待一代代先人的经历与创造,必须慎重、严格、精心。对待保留下来的记忆必须尊重它的完整性与真实性。任何随心所欲的涂改都会破坏记忆。就像北京南池子改造中将四合院改为四合楼——记忆己经无复存在,本质上仍是“建设性破坏”。

⑨我们强调保留城市的记忆是保护好城市的历史真实。能够体现真实的只有是实物。那么我们就必须尊重城市历史,无权对它们任意宰割,把阅历丰厚的城市最终变成亮闪闪又“腹内空空”的暴发户,变为失忆症的患者。如果我们真的这样做了,我们的后代便会在未来变得千篇一律的城市里,一边茫茫然无所凭借,一边骂我们这一代无知与野蛮。

(选自《冯骥才作品选》)

(1)第①段中的加点词“推倒重来”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概括第③段的论述思路。(4分)

(3)下列对“城市记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城市记忆归根结底是人对城市历史、文化的记忆

B.承载城市记忆的有物质遗产,有口头非物质遗产

C.群体记忆会使城市记忆变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

D.对保留下来的城市记忆须尊重其完整性与真实性

(4)简要分析第⑨段画线句的含义。(3分)

(5)综观全文,概括作者认为城市要有记忆的4个理由。(4分)

8.(16分)(2019·静安·一模)

文明的调停者——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文化定位

李泽厚

①全球化首先是由经济或物质生活带动的。全球化之所以不能抗拒或“大势所趋”,不在于超级大国或跨国公司如何阴险毒辣和厉害,当然也有这些因素,但主要在于全球化能令大多数人生活有所改善。因为全球化是与工业化、现代化连在一起的,现代化使大多数人的整体生活素质有所提高。尽管它也迅速地和极大地造成了贫富悬殊和各种异化,但两相比较,前者毕竟还是主要的。20年来中国的情况就是如此。

②我经常举欧盟的例子。欧洲本来是非常多事的地方,两次世界大战是在那个地方开始的,马克思号召的无产阶级国际革命指的也是那个地方。但是一百多年后,资产阶级、管理科研人才、知识分子却联合起来,排除了语言、文字、文化、宗教种种歧异和矛盾,通过全民投票,实现了经济上的多元统一,十分了不起。

③当然,历史总是在悲剧中行进,任何进步,总带来很多负面因素,如道德堕落、“人心不古”,如自然环境的破坏等。物质生活的趋同,也带来精神生活的趋同,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将有所丧失,汉堡包、牛仔裤无处不有,电影压倒戏曲,流行音乐胜过古典音乐,如此等等。当然也不会全部丧失,特别是深层的东西,相反可以在全球化、现代化过程中创新,以保持自己的特色。

④例如,中国没有像犹太教、基督教或伊斯兰教那样的宗教,便是中国文化的深层特色。中国的神明是非常世俗的,关帝、妈祖等都是由人而神的,没有那种唯我独尊的超验的绝对权威性。中国宗教信仰着眼于现世的幸福,求神拜佛是为了家宅平安、消灾祛病,不只是拯救灵魂。对死后的期望,也是希望跟现世一样,从远古的冥器到今天的冥钞,都希望死者仍能享受现在的幸福。孔子不是神,梁武帝把佛教定为国教,唐代佛教地位很高,孔子在佛陀之下,也没有什么不可以,不像上帝或安拉、基督或先知,不可以降低一点地位。中国有烈士,有许多志士仁人慷慨捐躯、为民喋血,但大概很难有为关帝或孔子去自杀献身的,也许中国人过分讲求实际效用了。

⑤有学者说,中国要现代化,非要学习基督教不可;也有学者说,要有伊斯兰教的殉教精神。我以为恰恰相反。注重现世生活、历史经验的中国深层文化特色,在缓和、解决全球化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和问题,在调停执着于一神教义的各宗教、文化的对抗和冲突中,也许能起某种积极作用。所以我曾说,与亨廷顿所说(注指《文明的冲突》)相反,中国文明也许能担任基督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冲突中的调停者。当然,这要到未来中国文化的物质力量有了巨大增长之后。

⑥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包容性、变异性和坚韧性,很注重人的主动性。天地人三才,人可以参天地化育,这在许多宗教是不可思议的,人怎么可以做上帝的事情呢?中国人很勤快,强调坚持不懈的韧性奋斗,即使在逆境中也相信只要努力,便可“时来运转”。所以重视经验的合理性,不依靠和强调超验的上帝或先验的理性,历史意识非常强。我想对这种深层文化的东西,应好好了解,对其优劣作一些分析,对中国现代化物质文明的发展而言,这是很好的思想资源,而且未来也能在全球化的国际文明中起某种作用。例如中国文化中的阴阳观念,既不同于波斯势不两立的明暗、善恶,也不同西方的矛盾、冲突,它强调的是矛盾互补。中国文化中人的地位很高,另一方面又非常尊重甚至崇拜自然,因而并不是人类中心论。人类中心论恰好是从神至高无上、以神为中心发展出来的。今天,将中国深层文化的这些观念应用到现实层面,例如在环境保护和工业发展的问题上,对待贫富分化问题上,都非常有用。

⑦又如全球化问题,既为大势所趋,便应积极对待,但又要允许反对声音充分表达,以有益于及时处理各种危机和问题;允许两种力量、两种意见并存,作良好的互动,通过“度的艺术”取得平衡,以有益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不是依靠绝对的神明、先验的理性,而是从具体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合理性,即实用理性。它如能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便可以使中国在物质生产以及文化发展上不必步西方的后尘,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进而影响全世界。

(有删改)

(1)第①段中加点词“大势所趋”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

(2)简析第③段的作用。(2分)

(3)根据文意做出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全球化造成贫富悬殊和各种异化需要均衡和调停

B.欧盟是资产阶级、管理科研人才、知识分子联合起来全球化的结果

C.中国人过分讲求实际效用可能调停着全球化的进程

D.中国深层文化特色决定了中国文明也许能担任其他文明的调停者

(4)第⑥段画线句推断中国人“历史意识非常强”这一结论的理由是( )。(3分)

A.奋斗积累的经验给人启示 B.韧性是奋斗的基本要素

C.中国人奋斗了五千年 D.奋斗使中国人不怕逆境(www.xing528.com)

(5)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9.(16分)(2019·闵行·一模)

海洋,孕育上海海派文化

时 平

①上海海派文化以引领时尚著称,在国际上也是一门引人关注的显学,而对上海海洋文化的研究却属于新生事物。习惯了都市文化思维的人们,很少提及海洋文化。上海的海洋文化在哪里?近些年来人们一直在不断地追问和思索。

②上海,顾名思义是到海上去,蕴涵了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对海的态度。上海学者熊月之先生,曾在他的《寻找上海的历史文脉》中写道:单从地名上看,它在中国沿海城镇中,就有些特别。从古至今,中国沿海城镇的名称,多用宁、静、平、安等字。比如,广东有平海、宁海,福建有安海、海澄,浙江有海宁、镇海,江苏有静海、海安。这些地名多是祈愿性的,希望大海波平浪静,不要逞威肆虐,危害人民。中国那么多与海洋有关的地名中,南海、北海是方位性的。只有上海、临海算是中性的,没有畏惧海洋的意思。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③明清之际,上海的航运逐渐发达,使得商业不断活跃,人口不断多元,城市不断繁荣。西方文化的冲击和融入,将传统与现代的中西文化融合了起来,上海海派文化呈现出现代性的滨海都市海洋文化特色。区位优势和城市集纳是通过航运来实现的。航运使陆域广阔的腹地和沿海、纬度差异极大的南方与北方实现了沟通和汇聚,并与世界近代文明结合在一起。

④上海海洋文化的发展,与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就地理特征而言,主要因素有两个。首先,上海陆地呈现一个不断向海东扩的过程,长江带来源源不断的泥沙冲积形成了长江口两岸平原,陆地面积不断地增长。沧海桑田,由海变陆,上海早期的人类活动与这些变迁融汇在一起,直接影响了上海海洋文化的发展及特点,留下许多物质和非物质的海洋文化遗存。其次,上海位于亚欧大陆东端、太平洋西岸、长江与东海交汇处、中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形成了独特的区位优势。它依托长江水道等水系与中西部内陆地区相连,实现江海型的陆海联动;依托海洋与外部世界各地广泛沟通,实现国际范围联系。这种经典的区位,形成了陆海、南北和中外广泛资源的集聚联动、内外辐射的特征。各地人群和多元文化汇聚交融、共享创造,积淀出海纳百川的文化特征。

⑤就时代性而言,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上海海洋文化经历了新石器时代的亦渔亦耕、农耕时代的盐渔和军事、隋唐宋元时期的航运和商业、明清时期的国际商贸等阶段,它是农耕文明时代培育出的一种向内的陆主海从式的市镇文化特色。

⑥不过,真正推动上海海洋文化转变的是外来的近代文明冲击。1843年开埠通商,此后,大航海时代催生的近代文明,逐渐突破并改造了传统的东方文化价值,并在殖民过程中催生了中国的近代化,上海被融入世界殖民地市场体系,由内向性的农耕文明时代的边缘转化为外向性的工商文明时代的中心,这种转变是海洋文明的一种表现。

⑦传统海洋文化模式在上海不断成长的都市“现代性”面前逐渐萎缩,海洋、城市和“现代性”的交融,形成了上海的海派文化。它不再是以海洋为母体直接生成的,而是以城市的“现代性”来融合的:人为的创造更多体现了多元性的杂糅和城市化的风貌。海派文化正是转变过程中生成的新式海洋文化现象,它不仅积聚了原有的冒险、开放、包容等品质,而且有所突破,以现代城市为依托,走向独立、自主、时尚的新式海派文化。亦城亦海,海在城中。

⑧纵观上海历史的发展,除了区位优势、时代变化以外,现代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也成为上海社会不断创新的重要基因。以现代科技文明汇聚的城市现代化展示了当代海洋文化的一种与众不同的文化风貌。

⑨上海这座滨海都市绽放的开放开明、包容时尚、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文化精神正是海洋文化的精髓。

(选自《上海城市管理》2014年第4期,有删改)

(1)第②段加点词“特别”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概括第③段的主要内容。(2分)

(3)下列不属于“地理环境”对上海海洋文化影响的一项是( )。(3分)

A.上海陆地的不断东扩影响着上海海洋文化的发展

B.上海独特的区位优势影响着上海海洋文化的构成

C.长江水道等水系影响着上海海洋文化的外向辐射

D.通江达海和南北居中积淀出海纳百川的文化特征

(4)下列推断与文章一致的一项是( )。(3分)

A.研究上海海洋文化,有利于海派文化成为显学

B.如果没有大航海,也就一定不会有上海海洋文化

C.随着社会发展,海派文化将呈现不同的时代风貌

D.新式海派文化的产生,是因为有了新式海洋文化

(5)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5分)

10.(16分)(2019·普陀·一模)

①全球化意味着什么?进入2018年,很多人有一种感觉,世界似乎被卷入了反全球化的浪潮。曾经的人类大同样板工程“欧盟”和“欧元区”陷入了乱局;难民涌入的外部刺激,更是让越来越多的人在计算欧盟崩溃的时间点。难道历史真的要走向一个拐点,重回那民族国家严守各自的堡垒,相互提防甚至对抗的时代?

②很多时候,对未来的迷茫和悲观,只是由于你站的位置还不够高,视野还不够广,就如一些人因为局部地区的战火纷飞就感叹人类暴力爆发,而一本数据丰富、逻辑严密的《人性中的善良天使》([美]斯蒂芬·平克著)就能让他们闭嘴。同样,关于人类未来的走向,我们有必要梳理人类发展更漫长的历程,去发掘其中的规律。荣获2018年美国考古研究所霍尔顿图书奖的《第五次开始》作者罗伯特·L.凯利告诉我们,在人类经历了四次重大变革后,即将迎来第五次开始。这一次,人类可以主动把握自己的命运。

③作者将人类迄今为止的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技术的开始、文化的开始、农业的开始、国家的开始。这种划分方式,强调动态的“开始”,强调人类历史时间线的“点”,更有代入感。让我们回到历史的关键节点,去探索人类历史动态的前进过程。

④使用工具,使我们与兽类彻底区分开来;文化,让我们得以交流,结成社群,进而形成共同的记忆和意识;农业诞生,自此人类不再居无定所,得以产生“剩余”产品,进而产生阶层和阶级;终于,我们熟悉的历史阶段来临,国家得以产生,它更高效地组织生产,庇护具有共同文化和记忆的国民,也制造了压迫和国家间更具毁灭性的战争。

⑤有趣的是,回看历史,国家往往是一个基本的记忆展开单位。比如中国史,朝代更迭是叙事的主基调,而深入一个朝代,帝王来去又常常是叙事的主线。为何如此?笔者以为,一方面是因为人类记忆最深刻的阶段,正是第四次的开始后的阶段,史料更丰富,更有延续性;另一方面,在于我们如今依然处于第四次的开始后的阶段,依然习惯性地以国家为切入点去思考历史。

⑥本书作者是考古学家,因而更关注历史本身。我们回看历史,常基于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去投射历史,从而存在曲解的可能。这也是为什么在历史研究中,常常强调要站在当时人的角度看问题的原因。在这方面,凯利这样的考古学家却有着先天“优势”,因为他考察的对象是客观实体,是未经前人“加工”的素材,从而可以科学的方式去考察分析。虽然其中一些对历史逻辑的模拟带有主观性,但总的来说,还原历史的概率大大增加。

⑦凯利在本书第二章“考古学家如何思考”中,介绍了其工作和思考方式。这一章看似是个人总结,却是后续介绍人类历史的重要铺垫,增强了后文叙事的力量,因为它描述的就是考古学家剖析历史不一样的力量。比如,他介绍考古学家面对著名的“奥茨”原始人遗体时追根溯源的方式,展示了考古学家的工作过程。这既是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⑧考古学家独特的工作和思维方式,使凯利对人类社会有了新的思考。在对未来的展望中,凯利提出了他乐观的预期,那就是“第五次开始”。国家为主体的历史运作方式加快了人类进步的效率,为我们带来了生活的提升;与此同时,其弊端也不断涌现。

⑨我们需要新的开始。在凯利看来,这一次,与此前我们常常被历史进程推着走不同,人类已经有了更多主动改变世界的可能。跨越国家定义的全球化,将在“第五次开始”中扮演重要力量。互联网提高了信息流转的速度和广度,如今一个中国青年可能和美国人一样听着阿黛尔的新歌,这只是全球文化交流的一个注解而已,其背后则体现了人类全球化交流和协作的力量。这将推动人类的进化向更好的方向前进。

⑩凯利的寄望在今天似乎有些让人难以信服。毕竟,全球范围正在因为贸易产生争端,区域联合的范本欧盟也显得岌岌可危。但是,人类历史的进化从来不是单线的,当年欧洲发起一波全球化贸易过程的时候,伴随的是血腥的殖民化过程。而如今的全球化过程已然理性许多,利益最大化已成为一个可以协商的过程,而非暴力的开始。这体现的正是凯利对人类社会的信心:“人类现在已经拥有改造世界的能力”“我们有自我教育的历史”,前者让人类具备了沿着进化轨道继续高速发展的可能,后者让我们在伦理和道德上不会偏离轨道太远。

⑪凯利是技术乐观主义者,他让我们相信,人类将利用自己的技术更好地改造世界。凯利还是人类道德底线乐观主义者,他不相信诸如人工智能的技术,最终会导致大面积失业,成为阶级对抗的“自毁”路径。

⑫“第五次开始”,已经开始。我们对人类此前历史积淀的技术和伦理充满信心。这一次,我们将走得更远,走向人类更好的目标。

(本文作者王廷巍,文章有删改)

(1)对第②段所用论证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用类比论证,证明《第五次开始》和《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一样数据丰富、逻辑严密

B.用对比论证,证明那些“因为局部地区的战火纷飞就感叹人类暴力爆发”的观点必须批评

C.用引证,证明整体来看,人性中的善要远大于恶,因此人们对未来应抱有足够的信心

D.用例证,证明人们不能仅仅根据个人对局部现象的直观感受就做出对人类的悲观判断

(2)分析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3)根据文中信息,简要介绍《第五次开始》这本书。(80字左右)(4分)

(4)下列题目最适合作为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需要新的开始——以《第五次开始》为例

B.考古学家如何思考?——以罗伯特·L.凯利为例

C.全球化意味着什么?——读《第五次开始》

D.洞察人类历史的力量——评《第五次开始》

(5)在第⑧—⑪段中,介绍了凯利对未来乐观的预期。请对凯利的这种观点作评析。(4分)

11.(16分)(2019·松江·一模)

社会科学何以洞察人性

熊易寒

①既然社会科学是关于人的科学,那么对于人性的判断就是社会科学研究必须直面的根本性问题。

②人类学、历史学等人文学科一般通过丰富细腻的个案呈现人性的复杂性和内在矛盾,而文学艺术通过虚构和艺术加工将人类置于两难境地,借助灵与欲、善与恶的冲突来展现人性的伟大与卑微。

③不同于人文学科和文学艺术,社会科学以简洁为美,崇尚简化的逻辑,为了逻辑的周严和推理的方便,社会科学通常会将人性简化为经济理性,假定人类行为的核心是利益最大化;出于价值中立的原则,社会科学研究者总是极力避免对研究对象进行道德评判,经济理性作为“超善恶”的禀赋被学术界广泛接受。理性经济人的人性假定虽然具有较强解释力,但现实世界也存在无数反例。譬如,人们并不总是理性的搭便车者,很多时候也会为了公共利益或集体目标奋不顾身。人类的利他行为似乎与自利行为并行不悖。为此,社会科学的不同学科为这一假说增加了若干约束条件。

④我认为心理因素对人类决策和行为的驱动作用不亚于理性。情感和认知的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人们的选择。利益因素往往通过作用于个体的心理、情感来影响人的行为。在族群冲突的研究中,不少学者都注意到了情感因素和心理过程的重要性。

⑤法学与政治学学者唐纳德·霍洛维茨认为,“对灭绝的恐惧”是族群冲突背后的群体心理,族群冲突有充满激情的、象征性的和忧虑的一面。“不满”、“恐惧”和“仇恨”等心理驱动力存在相互增强的作用,因为这些动机都暗含了“求变”的心态。“不满”与“仇恨”反映了行动者因自身利益或荣誉的得失而寻求改变现状,“恐惧”则反映了行动者由于害怕潜在的损失(安全、地位)而试图改变现状。

⑥社会科学研究之所以难以呈现复杂人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科学的精致化和科学化。现代的学术训练要求严谨的方法、小心的求证、充分的证据,这大大提高了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水准。但同时,也让很多社会科学的研究趋向琐碎的主题。在我看来,思想与方法、创见与证据之间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有思想、有创见,同时逻辑周严、证据充分的研究,自是上上之选。既无思想、又无证据的陈词滥调,则与学术垃圾无异。此外,还有两类学术作品介乎二者之间。

⑦一种有证据无思想,我称之为“精致的平庸”。这一类研究在方法和技术层面上可圈可点,符合现代学术规范,但是选题往往较为琐碎,用一套精致的方法论证了一个不重要的问题或者重复了他人的学术发现,缺乏原创性的理论贡献。另一种有思想无证据,我称之为“自负的深刻”。美国社会运动家埃里克·霍弗的《狂热分子:群众运动圣经》一书就是典型。作者属于在工人运动中自学成才的“工人思想家”,虽然没有受过严格的学术训练,但长期的斗争经验和极其敏感的个性,让他对人性的本质洞若观火。在这本书当中,充满智的顿悟和洞见俯拾皆是。虽然这种蒙田式的警句缺乏实证材料的支撑,但却可以轻易打动像我这样的专业读者。

⑧相比之下,我个人更为欣赏自负的深刻,因为它富有启发性,可以发展为理论假说,经由数据检验之后形成实证性的理论。而精致的平庸很少带给我们新东西,他们总是在重复我们已知的事情,或者说出我们不想知道的事情。

⑨社会科学家要真正地理解人性、揭示人性,一方面,需要借助科学的研究方法,严格的学术训练,这是我们区别于一般观察者的地方;另一方面,也要倚重感性认识,重视自己的直觉和体悟,而不是过度地依赖数据和技术,在体验的基础上形成洞见。

(有删改)

(1)第③段加点词“价值中立”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用第④段中有关“心理因素”的观点,对第⑤段“族群冲突”这一事例加以分析。(4分)

(3)下列对“自负的深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自负的深刻”在思想与方法、创见与证据之间未能找到平衡点

B.美国社会运动家埃里克·霍弗是“自负的深刻”类的典型代表

C.与“精致的平庸”相比,“自负的深刻”更能轻易地打动读者

D.“自负的深刻”类的理论富有启发性,最终发展成实证性的理论

(4)依据文意能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3分)

A.人文学科呈现的是具体的人,而社会科学更多地涉及抽象的人

B.人类的利他行为证明社会科学中理性经济人这一假说的正确性

C.注意研究情感因素和心理过程通常来说可以对人性准确测量

D.一般观察者如果借助科学的研究方法也能真正理解和揭示人性

(5)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

12.(16分)(2019·长宁·一模)

人为什么要讲道德

李义天

①世界哲学大会期间媒体发布的“中国民众最关注的十大哲学问题”里,有这样一条:人为什么要讲道德?

②说来话长。我们生活在一个道德的世界里。我们总是把生活中的人、事、物区分为“好的”或“坏的”,总是借助“善”与“恶”的视角来评价和理解这个世界上发生的种种情形。道德的存在,帮助我们建立起较为稳定的人际关系、较为合理的伦理秩序,以及较为长远的社会预期。这就是人类数千年甚至数万年来的生活状态。

③几乎所有的伦理学家都曾直接或间接地回答过这个问题,几乎每一位对生活有所经历和思考的普通人也会给出自己的答案。然而,这个问题之所以引人入胜,是因为当我们如此提问的时候,内心其实已经生出了另一个与之相关的问题:“人可不可以不讲道德?”

④提出后面这个问题并不会让人感到愉快,但它却必须得到严肃认真的对待。这不仅因为两个问题其实“一体两面”,更是因为它们共同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事实,即道德乃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们的反思和选择的产物。人类并非天生完美,更谈不上是一种始终向善的生物。资源的有限、利益的排他、人情的纠缠,往往会影响我们,使我们即便懂得了道德的知识和原则,也依然不能按照这些知识和原则所提出的道德要求来行动。所以,我们不是“天生地”或“必然地”就生活在一个道德的世界中。我们赖以存在的道德世界,以及我们具体实施的道德活动,实质上,全是我们在“讲道德”与“不讲道德”的两可之间经过权衡、反思而选择了前者的结果。这恰恰表明,人是具有能动性的自由存在者;道德是奠基于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的产物。相应的,“讲道德”成为人这种生灵不仅显著而且引以为豪的标志,也正是因为它构成了对人性本质的展示和呈现。

⑤为了表明“讲道德”是人更愿意(或至少是经过教育和劝说之后更愿意)选择的生活方式,伦理学家给出了许多论证方案。其中一种典型方案是,将“讲道德”与个体的完善、集体的兴旺以及人类生活的繁荣联系起来;通过描述和阐释道德对人类的自我提升、自我成就、自我超越的关键作用而证明“讲道德”的必要性。这就是所谓的“崇高性论证”。

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会强调伦理美德与实践智慧,为什么孔子和孟子会强调“仁义礼智”或“心之四端”,为什么康德会把“可普遍的道德立法”列为理性行为者的自由本质,为什么宗教家往往设计一些经由道德实践而获得解救的修行之途。因为他们都试图表明,在推动人类走向崇高、臻于卓越的过程中,道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

⑦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论证方案可用于说明“人为什么要讲道德”,那就是“脆弱性论证”。与“崇高性论证”相比,后者的着眼之处不是个体的完善、集体的兴旺和生活的繁荣,而是个人的生存、集体的维系或生活的延续。它的基本逻辑在于告诫人们,如果缺少道德,个体将无法继续生存,集体将分崩离析,整个人类生活将退回到“丛林状态”。原因在于,就其个体而言,人无论是在体力上还是在智力上都是极为有限和脆弱的。恰恰是这种有限性与脆弱性,使人必须通过某种方式联合起来,建立互相帮扶和约束的秩序,结成拥有一定规则的集体和社会,从而确保每位成员的安全与发展。

⑧所以,功利主义者会强调道德对于趋利避害的基本人性的遵循与束缚,启蒙思想家会强调各种社会契约的设计及其合理性,而那些受进化论影响的学者则试图证明:我们这种“讲道德”的人类的存活与繁荣,只不过是因为我们在生存竞争中胜过了那些“不讲道德”的物种或人种罢了。

⑨两种论证并非决然分隔。在回答“人为什么要讲道德”时,它们只是不同侧重的回答方式。对于许多影响深远的道德理论而言,其答案的内容往往兼而有之。在一个思想偏好日趋多元、文明互动日趋频繁的现代世界里,我们需要更多的、有价值的论证方案来回应这个问题,激发人们的思考,从而展现道德哲学的魅力。

(有删改)

(1)第④段中“一体两面”在文中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第④段是如何证明“道德是奠基于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的产物”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4分)

(3)依据文意能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3分)

A.如果我们讲道德,那么我们能建立起稳定的人际关系

B.“人为什么要讲道德”是所有伦理学家都曾回答过的

C.相关论证方案并非只有“崇高性论证”和“脆弱性论证”

D.诠释道德,受进化论影响的学者比功利主义者更加客观

(4)下列不符合本文关于“崇高性论证”阐述的一项是( )。(3分)

A.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

B.真正的美德不可没有实用的智慧,而实用的智慧也不可没有美德

C.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D.只有当我们遵守道德法则时,我们才是自由的,因为我们遵守的是我们自己制定的道德准则

(5)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

13.(16分)(2019·浦东·一模)

第六种自由

熊培云

①面对无孔不入的信息垃圾,人们将何去何从?是否需要知道那么多的东西?

②全世界每年出版近七十万种期刊、六十余万种新书,登记四十多万项专利,新增期刊近万种向你源源不断地输出层出不穷的新观点;九百多万个电视台、几十万个微波通讯塔、几万个雷达站、三十多万个民用电台,以及随时在增加的移动电话和终端电脑时刻提醒你注意全球任一角落发生的大事件。不止有新闻、调查、数据、分析、广告通行世界,更有预言、传言、流言与谣言招摇过市……

③上世纪初,晏阳初曾经将“免于愚昧无知的自由”视为“第五大自由”。几十年后,索尔仁尼琴还注意到另一种自由,“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它意味着我们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过度的信息对于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④在此,姑且将免于倾倒信息(宣传)垃圾的自由称为“第六种自由”。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的客厅不过是电视台倾倒垃圾的地方。在过去,一些不登大雅之堂的广告只是贴在厕所、电线杆等“公器”上,而现在贴到了居民日日拂拭的家具上。

⑤现实是,有用的信息在黑箱之中无路可寻,而无用的信息管道却像章鱼的爪子一样连接我们身体与生活的每一根神经。内心对信息的隐秘的渴望,以及信息垃圾的无孔不入,使人们在信息时代几乎无路可逃。对网络的沉迷无疑已经耗费了我们的大部分光阴,每一位“信息成瘾者”更像是信息时代的逃犯,享受信息斋戒的日子只是逃亡的日子,过不了多久,他便会听从内心的召唤,心甘情愿地被网络引渡回来。

⑥其实,这不过是梭罗笔下的另一种“静静的绝望的生活”。正是为了逃离这种绝望,早在1845年,梭罗带着一把借来的斧头,走进了瓦尔登湖边的青葱密林。在美国独立日的那天,开始搭盖他的湖边木屋。对于梭罗来说,这不过是一次有关生活的实验,或者说,一次有关生活的反叛。不是逃离生活,而是走向生活。

⑦梭罗曾经这样嘲讽那个时代的新闻成瘾者:吃了午饭,还只睡了半个小时的午觉,一醒来就抬起了头,问:“有什么新闻?”好像全人类都在为他放哨。而睡了一夜之后,新闻之不可缺少,正如早饭一样重要。“请告诉我发生在这个星球之上的任何地方的任何人的新闻。”——于是他一边喝咖啡,吃面包卷,一边读报纸,知道了这天早晨的瓦奇多河上,有一个人失去了眼睛;一点不在乎他自己就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深不可测的大黑洞里,自己的眼睛里早就是没有瞳仁的了。

⑧梭罗甚至说,世界有没有邮局都无所谓。当然,这种夸张的说法并不代表梭罗具有反文明倾向——他随之而来的解释却是值得回味的。“我想,只有很少的重要消息是需要邮递的。我的一生之中,确切地说,至多只收到过一两封信是值得花费那邮资的。”而且,“我从来没有从报纸上读到什么值得纪念的新闻。如果我们读到某某人被抢了,或被谋杀或者死于非命了,或者一幢房子烧了,或一只船沉了,或一只轮船炸了,或一条母牛在西部铁路上给撞死了,或一只疯狗死了,或冬天有了一大群蚱蜢——我们不用再读别的了,有这么一条新闻就够了。如果你掌握了原则,何必去关心那亿万的例证及其应用呢?”在梭罗看来,生活中,新闻不是最重要的东西,最重要的东西相反是那些“永不衰老的事件”——就像林中漫步、晒太阳之于人的健康一样意义久远。

⑨为什么要席不暇暖、马不停蹄地换房子?为什么不断抱怨自家液晶电视不如墙壁宽?若干年前,当我初次走进一些法国朋友的家里时,曾经感慨他们的电视机为什么那么小。后来我才知道,其实这跟欧洲人比较珍视“第六种自由”有关。他们当中许多人不仅抵制无用的信息与广告对公共领域与私人生活的侵蚀,而且时刻想着关闭电视和电脑,将自己放到海滩和阳台上,过和大自然一样自然的生活。

⑩过多的信息摄入或者过度的信息依赖让我的人生不自由。不是么?打开几个网页,关掉,一天过去了。打开无数个网页,关掉,一辈子过去了。十五年来,我把一生中最宝贵的光阴都花在互联网上,花在了许多与我的人生并无关系的奇闻轶事上。事实上,从我意识到我要守住自己的“第六种自由”时开始,我便想着做这样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了:若非必要,以后一定少上网。我热爱生活,并且喜欢安静,我更想坐在阳台上读几本书,懒洋洋地过一上午,而不是坐在电脑前,与世界抱成一团。

(1)第②段中列举了大量数据,请分析其作用。(3分)

(2)解释第⑤段中加点词“黑箱”在文中的含义。(2分)

(3)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不知情权的价值在于使生活变得充实因而免于承受废话和空谈带来的不必要的负担

B.“信息成瘾者”也知道信息垃圾的危害,只是他们难以抗拒内心对信息的隐秘渴望罢了

C.有些欧洲人也深受无用的信息与广告的困扰,像梭罗所批评的那样静静的绝望地生活

D.真正热爱生活的人能够自觉地理性对待信息,不会在互联网上过多地耗费宝贵的光阴

(4)分析⑥⑦⑧三段的论证思路。(4分)

(5)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是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第六种自由”的。(4分)

14.(16分)(2019·徐汇·一模)

新媒体传播与城市文脉保护

孙 玮

①二维码在2017年夏季的上海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这个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移动网络小端口,竟然成了人类两百万年浩瀚历史的未来象征,“‘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上海展”的第101件展品,是一枚由100组文物构图而成的“二维码”。上海选中二维码作为本地化且能够代表人类未来的展品,让不少人质疑:二维码这样的新媒体,只不过是个传递信息、再现现实的工具,如何可能成为未来的象征?何以能够承担保护城市文脉的功能?

②论及新媒体与城市文脉的关系,不少人存在负面认知:在抹平疆界的全球化狂潮中,新媒体是切断文脉的助纣为虐者。有意思的是,有学者提出了相反的观点:“在新媒体研究中,人们正力图解释新媒体何以既是一种实践活动,也是一种文本呈现,同时又是一种关系处理过程。借助它,不同空间被媒体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依据这个思路,新媒体与城市文脉的关系,有了重新塑造的可能。

③二维码在上海的另一个公共事件中也成了主角。在媒介称之为“中国第一个露天博物馆”里,梧桐树、建筑物、弄堂门口赫然悬挂了标注着“思南露天博物馆”的二维码。在这里,人们可以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边看展品,边听手机里的语音介绍,游走于思南公馆。新媒体传播使得文字、声音和影像可以交织融合,为游览者创造了一个由地理、叙事、影像、意义等多重空间并置的世界。游览者说:“以前来这里就是拍拍照、喝喝茶。现在这种博物馆模式,为我们创设了一种全方位解读公馆的体验。”与看电视和用电脑上网完全不同的是,游览者的身体是处在相关联的实体空间中,人的感官在实体、虚拟空间来回穿梭、反复切换,人们感受到的思南公馆不仅仅是实体空间中的,也不完全是虚拟叙事中的,它是虚实相生的“复合空间”。这个空间再现了城市历史与实物遗存,能唤起人们的认知与记忆。身体的全息体验,才是最重要的城市叙事方式,拿着手机游走于这个空间的每个人,就是城市叙事的主体。

④用身体感知城市,并不是什么特别新鲜的事情。德国思想家本雅明早就用“都市漫游者”的意象,留给世人一个感性的巴黎,它与现代性城市规划中的那个法兰西首都形成鲜明对照。本雅明的理论“城市不应概念化为单一的同质的空间,而应视为依据大众使用和体验建构起来的多重场所”,为后来者开辟了理解城市的路径。信息流贯穿的思南露天博物馆,将存留在上海城市肌理之中的文化符码,通过新媒体嵌入人们的生活,促成了大众与城市文脉的接触与对话,城市文脉以另类方式延续、伸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⑤思南博物馆的“思南读书会”“纪实空间”“朗读亭”等许多项目都借助微信公众号来运作。这些公众号以思南公馆独特的历史文化为核心,建基于非常深厚的“卢湾”情结、上海认同。这些项目在实体空间持续性、常态化的活动,与公众号虚拟空间的传播互相呼应、融为一体,生产出一个历史与当下互嵌的思南公馆城市空间。新媒体除了发挥报道事实、宣传观念、引发舆论等大众媒介的传统功能,其意义更在于创造一种附着记忆、强化认同的新型空间,城市文脉便是这个新型空间的灵魂。

⑥传播之于城市文脉保护的作用,在移动网络时代发生了颠覆性转变。传播不仅仅是虚拟空间中的文字、影像叙事,传播更生成了城市文脉的新形态,将城市文脉植入到大众的生活实践中。如果将城市看作一个由地理、信息、意义等交织而成的网络,那么城市文脉是表现在、潜藏于、渗透进这多重网络之中的。新媒体传播的价值在于,以时空重组、穿梭虚实等方式打通这些网络,创造出崭新的社会实践,促成人与人、人与城市的交往与对话。

⑦在新媒体研究中,二维码常常被视为一个交互界面。所谓交互界面,最简单的意义,是指打通人—机之间的隔膜。二维码联结着两个大相径庭却又彼此依赖的世界,并被不断创生出新的链接形式,成为人类走向未来的重要媒介。被二维码渗透的城市也可以视为一种交互界面,社会多重网络在此汇聚、互嵌、再生,新型社会实践将不断涌现,城市文脉得以创造性地延续。

(1)开篇叙述二维码作为大英博物馆百物展上海展第101件展品的事件,对其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以公众对“二维码”的负面认知引出下文的论证

B.以新媒体引发公众关注的真实事件引出论题

C.以“二维码”事件这一有可信度的论据来支撑观点

D.为下文思南公馆“二维码”成为主角起铺垫作用

(2)第②段中加点词“抹平疆界”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下列说法与第④段本雅明的理论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大众的生活实践对接了城市文脉,城市就不易被同质化

B.如果城市被规划而具现代性,就会被概念化为单一的空间

C.只有新媒体介入大众的生活实践,城市才能不被同质化

D.只要为大众提供生活生产的场所,城市就不会被同质化

(4)用第②段中新媒体“又是一种关系处理过程”的观点,分析第⑤段思南博物馆事例。(4分)

(5)本文乃是针对公众质疑进行回应,其阐释是否达到效果?请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5分)

15.(16分)(2019·杨浦·一模)

论中国哲学智慧

郭齐勇

①中国哲学智慧对人类永续发展可能作出更大贡献。

②长期以来,在西方,人与神、心与物、此岸与彼岸、身体与心灵、主观与客观、价值与事实、理性与情感,统统被打成两橛。中国哲学则打破了彼此的隔阂,强调两者的互动互补。经过区分天人、物我之后,重新肯定的人与自然、人与超自然的统一,强调的是顺应自然而不是片面征服、绝对占有自然。中国哲学家强调整体的和谐和物我的相通。他们不仅把自然看作是一和谐的体系,不仅争取社会的和谐稳定,民族、文化间的共存互尊,人际关系的和谐化与秩序化,而且追求天、地、人、物、我之关系的和谐化。

③(甲)儒家的“极高明而道中庸”,佛教的“平常心即道心”,人人皆可为尧舜,人人皆具佛性,是儒家与佛教的最高信仰。实际上,儒、道、佛与宋明理学都是要追求一种理想的高尚的社会,因此其共同点都在培育理想的人格境界,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

④(乙)中国思想传统的道德精神并非只停留在社会精英层,相反通过教化,通过民间社会、宗教与文化的各种方式,如蒙学、家训、家礼、戏文、乡约、行规等,把以“仁爱”为中心的五常、四维、八德等价值渗透到老百姓的日用常行之中,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伦理。中国人以仁义为最高价值,崇尚君子人格,肯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弘扬至大至刚的正气、舍我其谁的抱负,乃至“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强调人人都有内在的价值与不随波逐流的独立意志。

⑤(丙)中国哲学特重理想社会的追求与现实社会的治理,具有系统的社会治理的智慧与制度。在礼、乐、政、刑相补充相调剂的治理社会的方略中,“礼”是带有宗教性、道德性的生活规范。在“礼”这种伦理秩序中,包含了人道精神、道德价值。古代有针对“一夫授田百亩”的诉求并转化为计口授田制,有养老制度与“移民就谷”等荒政,对灾民、鳏寡孤独与聋哑等残疾人都有救济与保护制度。礼乐文化不仅促进社会秩序化,而且有“谐万民”的作用,即促进社会的和谐化并提升百姓的文明水准。

⑥(丁)中国哲学可以救治现代人的危机。它强调“利用厚生”,不能对自然宰制、控御、破坏;它强调人文建构,批评迷信,但决不消解对“天”的敬畏和人所具有的宗教精神、终极的信念与信仰。中国哲学甚至主张人性、物性中均有神性,人必须尊重人、物,这既不会导致宗教迷狂与宗教战争,而又有安身立命的终极关怀。中国哲学并不脱离生活世界、日用伦常,相反,恰恰在庸常的俗世生活中追寻精神的超越。外王事功、社会政事、科技发展,恰恰是人之精神生命的开展。因此,中国哲学精神完全可以与西学、与现代文明相配合,它可以弥补宗教、科技及现代性的偏弊,求得人文与宗教、与科技、与自然的和谐健康发展。

⑦中国人文精神,尤其表现在人生智慧与境界上。儒家是德性与礼乐教化的智慧,通过修身实践的工夫,尽心知性而知天。道家是空灵、逍遥、放达的智慧,超越物欲,超越自我,强调得其自在,歌颂生命自我的超拔飞越,肯定物我之间的同体融合。佛家是解脱的、无执的智慧,启迪人们放下外在的追逐,消解心灵上的偏执,破开自己的囚笼,直悟生命的本真。有人说儒家是治世的,道家是治身的,佛家是治心的,其实三家都可用于治世、治身、治心,都具有调节性。

⑧“仁爱”思想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理念。孔子以“爱人”为“仁”,爱人、同情人、关切人,是“仁”的主旨。“忠”与“恕”接近于“仁”。“忠”是尽己之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是推己之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综合起来就叫忠恕之道或絜矩之道。“忠”“恕”是仁道的一体之两面。这不仅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仁道原则,推而广之,也是国家、民族、文化、宗教间相互关系的准则,乃至是人类与自然的普遍和谐之道。

⑨诸子百家、佛教禅宗与宋明理学,是我国主要的思想传统。吃透了这些思想传统,我们就可以一通百通。这些思想传统中有无限珍宝,尤其是在个人修身齐家、社会与国家治理、自然生态保护等方面,有很多借鉴意义。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内在心灵的关系方面,在人类永续存在与发展的方面,人类一定要认真吸取先哲的智慧,切不可太过自我中心,自我膨胀。

(有删改)

(1)第③段加点词语“尧舜”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理想与现实贯通”一句话合适放于( )。(3分)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3)下列论述中,对中国哲学的论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哲学包含物我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

B.儒释道三家可以综合地用来治世、治身和治心

C.中国哲学思想是通过民间社会、日常生活伦理传播的

D.中国哲学的平衡、和谐可以处理现代人的危机

(4)苏轼的《前赤壁赋》体现了中国哲学的智慧。请结合上文的一个角度加以阐释。(4分)

(5)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4分)

16.(16分)(2019·嘉定·一模)

微时代彪悍登场,无微不至还是集体迷失?

①最近的微博很给力。微小说比赛一把火点燃了网民们的创作激情,以至于主办方不得不顺应“民”意将投稿截止日延迟一周至12月4日;羽泉则借力微小说大赛吆喝起了自己的买卖,“微小说内容前面加上羽泉卖歌,将有幸你来点歌,我们当面唱歌给你听”;微直播首播就选中了同步直播国内人气最旺的大型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微博日报上,无论你想减肥,还是招聘、加薪,抑或爆料、八卦,甚至仅仅是“求关注”“求粉丝”,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号召……

②所有“微”字头词语正在引领我们的生活,微时代正在来临,内容复制的速度如同单细胞分裂,它们无孔不入,润物无声,大到制造舆论的工厂(如微博),小至生活的私家分享(如街旁、切客),微生活无处不在。

③微电影是一种超短时放映、超短周期制作、超小规模投资的视频短片。这三“微”特征,使得过去曲高和寡的单向度的艺术回归到了真正具有互动和体验特点的、人人皆可参与的“草根秀”时代。

④近来大热的微小说大赛37天就吸引参赛作品206660部,相关讨论1476034条微博。大赛还吸引到诸如方文山、高晓松、董璇等演艺界明星的参与。作为对主流文学的延伸和补充的微小说大赛还请来阵容强大的评委团,既有著名作家石康、王海鸰等人,又有出版人沈浩波、路金波以及《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等。“微小说”让每一个“小我”都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引领了大量用户原创内容的爆发式增长,平民似乎也能成为莎士比亚。然而尽管有严肃作家捧场,微小说依然难登大雅之堂,路金波就毫不掩饰自己对于微小说的鄙视。

⑤“围脖”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名词无疑已成为一种时代标志,织围脖的不亦乐乎,还未开织的心向往之“这年头,没个‘围脖’,还真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热闹织围脖的除了娱乐体育明星外,还有传媒圈子的意见领袖们。知名出版人路金波乃文化界的织围脖高手,一个人都不关注的他粉丝却有近49万之多。

⑥当粉丝数量超过100,就好像是一本内刊;超过1000,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就像一本杂志;超过10万,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000万,就是一家电视台;超过1亿,就是中央电视台。按照传统媒体的这个影响力标准,新浪已经培养了74家百万级全国性报纸。

⑦《新周刊》执行总编封新城对新闻系学生说,如果你不加入“围脖”,将来就肯定没有资格做传媒。主流媒体或以官方机构身份,或以总编主编个人身份纷纷进驻微博,无怪乎四大门户网站已将圈地战由地下转到线上高调吆喝。

⑧然而“围观”果真能改变世界吗?在接受采访时历史学者傅国涌说道:“围观肯定是件好事,但要说微博可以改写中国的历史,那是不可能的。任何载体都有它的有限性和脆弱性,如果我们今天刻意地强调某种载体,那么那些反对社会进步的人就会把这个载体消灭;如果我们不依赖任何载体,那么消灭任何载体都无所谓。”

⑨微时代,全民如此狂热地参与一场表达,个体如此被放大,微言原来可以大义,蚂蚁原来可以绊倒大象。然而,碎片化是否预示着对精英的消解?微时代是庸众社会的前兆,还是草根崛起的号角?

⑩美国《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KK)虽是IT界的教父,但他家里没有电视,他也从不用手机,KK最欣赏阿米什人——一个至今仍在使用马车的宗教团体。怎样让族群像家庭一样工作?怎样让大家变得更强大?是阿米什人选择使用科技产品考虑的因素。正如艾未未在《你是谁》中所说,一个好主意,它只影响到行为,并没有影响到精神,比如让你更便捷,但更便捷之后做什么呢?我们为什么要便捷呢?在接踵而至的微时代里我们如何才能不被击碎?

【注】文中“微博”是一种非正式的微型博客,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140字左右的文字发布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广大网民非常喜欢,据“微博”谐音戏称其为“围脖”,把更新“微博”戏称为“织围脖”。

(1)第①段中列举了若干流行的微现象,请简析其用意。(3分)

(2)第②段加点词语“润物无声”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下列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路金波对微小说的鄙视说明微小说虽能够让普通民众展示个人才华,但依然难登大雅之堂

B.“围脖”作为中国特色名词已经成为时代标志,娱乐传媒等各领域人士都热衷“织围脖”

C.第⑥段列举大量数字准确证明了随着微博用户的增长,可以给媒体带来巨大的影响力

D.第⑦段引用封新城的例子充分地证明了唯有现在加入围脖,将来才能有资格做传媒

(4)下列选项中推理的过程与第⑧段画线部分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只要“电游”还在风靡,学生荒废学业的概率就越高;只要学生都不去玩“电游”,“电游”商就会被市场自然淘汰

B.因为“电游”正在让越来越多的学生上瘾厌学,所以许多人谴责“电游”;而事实上,让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C.如果东风强,那么东风就压倒西风;如果西风强,那么西风就压倒东风

D.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5)联系生活中的现象,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论证分析作者“微时代,容易集体迷失”的隐忧。(5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