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转让定价机制:跨国公司实现全球利润最大化的重要途径

转让定价机制:跨国公司实现全球利润最大化的重要途径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市场内部化及交易内部化是转让定价的基础条件,是跨国公司克服市场不完全,尤其是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实现全球利润最大化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尽管在企业内国际贸易中利用转让定价转移利润、逃避税收及规避风险是跨国公司最常用的方法,但是转让价格的具体决定方法因跨国公司的规模、中间产品生产的特殊性、对技术和市场的垄断程度等不同而各异。

转让定价机制:跨国公司实现全球利润最大化的重要途径

1.跨国公司内部的财务网络

跨国公司内部有着极其复杂的财务联系:从财务联系的方向来看,有母公司与国外子公司之间的联系、国外子公司之间的联系等;从财务联系的内容来看,有相互间的资本投资及内部贷款、红利及利息的支付与收入、商品及服务贸易的支付与收入、无形资产转移的支付与所得等。

从母公司与国外子公司之间的财务联系来看,主要有以下内容:第一,对国外子公司进行资本投资;第二,向国外子公司提供长期及短期贷款;第三,用出口商品及劳务所得的收入作为向国外子公司提供的信用;第四,将提供专利技术及管理咨询所得的收入作为对国外子公司的再投资;第五,向国外子公司支付进口商品及劳务等的款项。

从国外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的财务联系来看,主要有以下内容:第一,对母公司的资本投资支付股息及红利;第二,对母公司的各类贷款及债权支付利息;第三,向母公司支付进口商品及劳务等款项;第四,向母公司支付专利费及管理咨询费等;第五,向母公司支付内部分摊的费用。国外子公司之间的财务联系主要也包括以上内容[20]

可见,假如一家母公司与一家国外子公司之间有10种财务联系,那么,一家母公司与两家国外子公司之间则有30种财务联系,一家母公司与三家国外子公司之间就有60种财务联系(参见图8-3)。当国外子公司数逐渐增加后,跨国公司内部的财务联系就将进一步扩大。跨国公司内部纵横交错的财务网络,一方面增大了国际财务管理的难度和风险,但另一方面,也为跨国公司利用转让定价(transfer pricing)在国际上转移利润、逃避税收、规避风险等提供了各种可能。

图8-3 跨国公司内部的财务网络

资料来源:Robbins,S.M.and Stobaugh,R.B.,Money in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N.Y.Basic Books,1973,p.16.

2.转让价格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转让价格(transfer price)是指跨国公司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以及子公司之间在销售产品、提供服务、转让有形或无形资产(intra-firm trade)时所制定的价格,转让定价(transfer pricing)则可以理解为制定转让价格的行为或过程。市场内部化及交易内部化是转让定价的基础条件,是跨国公司克服市场不完全,尤其是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实现全球利润最大化的重要途径。因此,转让价格的基本特征是它与市场价格(arm's length price)相偏离,即高于或低于外部市场上自由竞争的交易价格。其中,既包括完全脱离生产成本、不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的转让价格,也包括以生产成本为基础,一定程度上受市场供求关系约束的转让价格。

也就是说,尽管在企业内国际贸易中利用转让定价转移利润、逃避税收及规避风险是跨国公司最常用的方法,但是转让价格的具体决定方法因跨国公司的规模、中间产品生产的特殊性、对技术和市场的垄断程度等不同而各异。主要有成本定价法、市场定价法和介于前两者之间的协议定价法。

成本定价法是以生产成本为基础,并根据所在市场的结构和特征,按成本加成或减成来设定转让价格的方法。当不存在中间产品的外部市场,即跨国公司是该中间产品的唯一供给者和需求者时,转让定价实施的空间将会更大,与外部市场价格偏离的幅度也可能最大;当存在一个寡头垄断的中间产品外部市场,即该跨国公司是此类中间产品的少数供给者之一时,转让定价实施的范围将受到一定的限制,与外部市场价格偏离的幅度也将有所缩小。

市场定价法是以同类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为基准,并根据国际市场的竞争条件,决定一个高于或低于国际市场价格的转让价格。由于在完全竞争的外部市场上跨国公司没有必要进行内部贸易及采用转让定价的方法,所以用市场定价法设定转让价格,一定也是基于不完全竞争的外部市场,只是在这种状态下的转让定价必须更加关注外部市场价格的变化,把与市场价格的偏离控制在一定的幅度内。

协议定价法是拥有较多自主权的子公司在与母公司及其他子公司的内部交易中,通过相互协商来确定转让价格的方法。协议定价法得以有效运行的前提条件是,外部存在一定形式的中间产品市场,协议双方的市场信息对称,并有一定的自由裁定权。但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内部交易的成本,保证跨国公司全球利润最大化,母公司通常保留直接介入交易过程的权利,并经常就子公司之间的交易进行协调。

有研究表明,美国跨国公司采用成本定价法的见多,而西欧跨国公司较多采用市场定价法;同时,规模大且对技术和市场的垄断能力较强的跨国公司多半采用成本定价法,而中小规模,且对技术和市场的垄断能力较弱的跨国公司必须考虑市场条件和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关系,所以,一般采用协议定价法和市场定价法[21]。一项对164家美国跨国子公司的调查发现,有65%的子公司采用成本定价法,35%的子公司采用市场定价法,还有15%的子公司采用协议定价法(由于某些子公司同时采用多种方法,所以合计超过100%),而以成本为基准的转让定价存在着很高的价格操纵机会;一项更为深入的研究所揭示出的一些间接证据表明,许多跨国公司确实通过操纵转让价格来减少其应该承担的全球纳税义务[22]

跨国公司一般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实施转让定价:

第一,商品进出口中的转让定价,即在内部贸易中以高于或低于国际市场的价格进行交易,达到转移利润和规避税收的目的;

第二,合资项目资产评估中的转让定价,即在与东道国企业建立合资企业时高估母公司出资的实物资产价格,从源头上为获取及转移利润铺平道路;

第三,内部贷款业务中的转让定价,即在内部相互贷款中设定高于或低于国际市场的利率,通过支付利息的形式在内部转移利润和调拨资金;

第四,提供服务中的转让定价,即在内部相互提供管理咨询、技术指导等服务时支付高额的报酬,或列支不应该由国外子公司承担的服务费用,从而巧妙地转移利润和资金;(www.xing528.com)

第五,转移或转让有形或无形资产中的转让定价,即在内部相互转移或转让新技术和新产品及知识和信息产品时,利用内部化优势抬高价格,以尽早回收研究开发成本,或将利润集中到税收较低的国家和地区,这是跨国公司逃避税收和转移利润的最隐蔽的方法。

跨国公司的转让定价不仅对企业外部来说极具隐蔽性,即便是在企业内部也是极具保密性。因此,除了母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及财务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外,没人能深入了解转让价格的确定及实施过程,更没人能全面知晓转让价格的实施结果。现有的研究也多半停留在基本概念或理论模型上,实证研究一般也仅仅涉及转让定价的一些表层内容,或基于理论模型的若干推测。图8-4就是从一个侧面,在概念上展现了跨国公司制定及实施转让价格的机制。其中,左图假设A国的企业所得税率为50%,B国和C国同为25%,为了在国际间有效地避税,在A国的母公司或子公司通常会设定较低的转让价格(under value pricing)将中间产品出口给B国,即把利润从A国转移到B国,并在B国申报利润及纳税;相反,在C国的子公司一般会选择较高的转让价格(over value pricing)将中间产品出口给A国,即把利润留在C国并申报纳税。

图8-4 转让定价及其机制(概念图

资料来源:Kolde,E.J.,International Business Enterprise,Prentice-Hall,1968,pp.410-414.

3.转让定价的主要动机

在全球规避税收只是跨国公司利用转让定价的动机之一,除此之外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的动机。

(1)减轻全球税收负担。

利用转让定价并通过上述途径,把利润从所得税率较高的国家转移到税率较低的国家,以此来降低在全球的缴税义务。此外,也可以通过转让定价将利润转移到可能会出现经营亏损的其他子公司,以压低总利润的申报额,达到降低应税总额的目的。或让该子公司直接伪造经营亏损的假象,在东道国逃避税收,以实现全球税负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2)绕过东道国的限制。

部分发展中东道国,尤其是国际收支处于逆差状态的国家,一般实行外汇管制制度,特别是对跨国公司对外支付红利和汇出利润有严格的限制。为了绕过东道国的各种限制,使得企业内部的资金流动能顺畅并降低资金风险,跨国公司会通过上述转让定价的各种途径将利润汇出国外,及时为母公司及其他子公司提供所需的资金,或将资金暂时转移到避税港。

(3)避免外汇风险。

当东道国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货币面临大幅度贬值时,跨国公司在当地的资产会出现严重的缩水,经营成本会迅速上升,由此将蒙受较大的经营损失。为了避免上述外汇风险及由此造成的损失,跨国公司通常会利用转让定价尽可能迅速地把资金从该东道国转移出去,并由母公司统一管理。对于暂时无法转移的资产,则通过本章第四节所述的方法进行保值。

(4)规避进出口关税

当东道国对进口产品设定较高的从价关税时,子公司的进口将被征收较高的进口关税,由此造成中间投入品成本的上升。对此,跨国公司通常会通过转让定价压低对当地子公司出口产品的价格,从而规避较高的进口关税。相反,当东道国对出口产品设置较高的出口关税时,跨国公司一般也会利用转让定价压低当地子公司的出口价格,从而减少应缴纳的出口关税。

(5)利用内部资金优势。

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内部资金的流动性和增强资金优势,跨国公司一般会通过转让定价有效地调整企业内部各子公司的利润幅度,并从资金方面支持部分国外子公司的发展。如为了让在某东道国的子公司能尽快地成长和提高竞争力,或为了在某东道国市场上击败竞争者,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会通过低价提供商品和服务向其转让部分利润,以迅速增强该子公司的商业信用和定价方面的竞争优势。

(6)降低工资及红利支出。

为了防止部分东道国政府要求国外子公司降低产品价格及企业工会要求增加工资,跨国公司会通过转让定价转移和压低利润,从而能有效地缓解来自当地政府和工会的压力。此外,如果是在东道国的合资企业的话,当地的合资伙伴通常会要求加大利润的分配比率。为了战略性地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跨国公司也会通过转让定价转移利润,降低合资企业的利润率,从而减少账面上应分配的利润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