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技术转移及其主要方式的优化措施

国际技术转移及其主要方式的优化措施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综上所述,跨国公司的国际技术转移具有十分明显的两大特征,即地点或空间的转移以及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转移。可见,国际技术转让只是国际技术转移中的一种形式,其重要的特征在于技术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让渡,而国际技术转移的含义及范围则更广泛、内容及过程更复杂。而作为国际技术转移主要方式之一的国际技术贸易,由于其具有如下特点,因此成为研究国际技术转移的重要对象。

国际技术转移及其主要方式的优化措施

1.国际技术转移与转让

国际技术转移(international transfer of technology)通常是指技术从一国向另一国,或从一国企业向另一国企业的转移。综合国际上不同的看法,跨国公司的国际技术转移一般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具体定义:

其一,从地点或空间转移的角度,将国际技术转移看作技术跨国境的移动;

其二,从技术所有权或使用权转移的角度,把国际技术转移看作技术权利的跨国境让渡;

其三,从技术转移的全过程,即不仅着眼于技术转移方的行为过程,而且也关注接受方的技术吸收效果,将国际技术转移看作技术的转移、消化、吸收及积累的整个过程[17]

其四,从技术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转化的角度,把国际技术转移看作技术知识、经验及其载体(人及技术设备等)的跨国境的流动;

其五,从企业及其所有者的国籍属性等角度,也可将国际技术转移看作不同国家企业间的技术流动,如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在东道国把相关技术授予当地的企业,而尽管该项技术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跨国境的转移。

综上所述,跨国公司的国际技术转移具有十分明显的两大特征,即地点或空间的转移以及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转移。在有些场合,跨国公司会将技术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授予在某东道国的子公司或分公司,甚至转让给东道国的当地企业;但在另一些场合,跨国公司也可能采取仅向国外子公司或分公司转移技术而不让渡所有权,也不明确转让使用权的方式,即采取技术内部化的转移方式。可见,国际技术转让只是国际技术转移中的一种形式,其重要的特征在于技术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让渡,而国际技术转移的含义及范围则更广泛、内容及过程更复杂。从严格的法律意义上来讲,国际技术转让(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assignment)是指国际间法律关系的一方主体将技术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授予另一法律关系主体的行为。

2.国际技术转移的主要内容

关于国际技术转移的主要内容,尽管国际上没有太原则的分歧,但也有一定的差异。联合国《国际技术转让行动守则》(草案)对此所作的定义是:“关于制造某项产品、应用某种生产方法或提供某种服务的系统知识,但不包括单纯的货物出售或租赁交易”。具体是指以下几种情况:

其一,各种形式的工业产权的转让、出售和授予许可,但不包括单纯的商标、服务标志和商号名称的转让;

其二,以可行性报告、计划书、设计图纸、模型、说明书、指南、配方、基本或具体的工程设计、培训方案及其设备、技术咨询和管理人员服务以及员工培训等方式,提供的专有技术和技术知识;

其三,提供关于工厂和设备的安装、操作和运行以及交钥匙项目所必需的技术知识;

其四,提供关于获取、安装及使用已经以购买、租赁或其他方式取得的机器、设备、中间产品和(或)原材料所需的技术知识;

其五,提供工业与技术合作协议的技术内容[1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引进合同管理条例》及其《施行细则》的规定,技术转让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

第一,工业产权的转让或许可,即发明专利权、适用新型专利权、外观设计专利权以及商标权的转让或使用许可(仅涉及商标权的转让除外);

第二,专有技术的许可,即以图纸、技术资料、技术规范等形式提供或者传授未公开过、未取得工业产权法律保护的制造某种产品或者应用某项工艺以及产品设计、工艺流程、配方、质量控制和管理等方面专有技术的许可;

第三,各种形式的技术服务、技术咨询;

第四,含有工业产权的转让或许可、专有技术许可或者技术服务任何一项内容的合作生产和合作设计;

第五,提供含有工业产权的转让或许可、专有技术许可或者技术服务任何一项内容的成套设备、生产线和关键设备[19]

尽管国际商品贸易通过技术模仿或技术外溢等途径,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国际技术转移,但是,由于国际商品贸易的标的是有形的商品或“硬件”,其国际技术转移效应是无意派生的,并非是贸易主体主观行为的结果,所以,一般不将此作为国际技术转移的研究范畴。而作为国际技术转移主要方式之一的国际技术贸易,由于其具有如下特点,因此成为研究国际技术转移的重要对象。

其一,国际技术贸易的标的主要是无形的技术知识和经验的使用权,它并不因形式上的转让而使其所有者失去对它的占有,因为技术受让方不能擅自将该项技术知识再转让或赠送给任何第三方;

其二,国际技术贸易完成交易的过程一般较长,它不仅涉及技术项目的选定、技术先进性及适用性的分析,还涉及所转移的技术与接受方原有生产技术的关系以及所转移的技术有效使用等问题;

其三,国际技术贸易涉及的法律法规方面的问题较复杂,不仅涉及知识产权保护、最终履行转让合同等法律问题,而且还涉及贸易政策、贸易条件、支付方式等贸易方面的问题;

其四,在国际技术贸易中,伴随着无形的技术知识和经验的转移,技术人员的国际交流将更加频繁,即掌握一定技术知识或经验(技能)的技术人员跨国提供技术服务。(www.xing528.com)

3.国际技术转移的主要方式

国际技术转移的方式多种多样,根据其商业目的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非商业性的技术转移,即国际间无偿的技术援助;另一种是商业性的技术转移,即按商业条件在市场上进行的有偿的国际技术转移,它是当今国际技术转移最主要的方式。国际间商业性的有偿技术转移又有两种主要方式:一是国际技术贸易;二是国际技术投资(含有技术转移的对外直接投资)。

(1)国际技术贸易方式。

①产权转让。

产权转让是指技术所有权的转移,包括专利技术、专有技术等技术所有权的跨国转移。然而,在国际技术贸易中,这种工业产权、尤其是非工业产权所有权的国际转让通常是极少见的,跨国公司一般不会把技术的所有权转让给国外其他企业。

②许可证贸易。

许可证贸易也称为许可贸易,是技术使用权转移的一种国际交易,即指工业产权或专有技术的所有者(跨国公司)作为许可方,通过与被许可方(接受方或购证方)签订许可合同,将其所拥有的技术使用权授予被许可方,允许被许可方按照许可合同约定的条件使用某项技术制造或销售相关产品,并由被许可方向许可方支付一定数额的技术使用费。

许可证贸易按其标的内容主要可分为三类。一是专利许可证贸易,即指专利的所有者通过与购证方签订许可合同,将专利的使用权有偿转让给购证方的贸易方式。许可合同中包含有关专利的有效性、许可方必须提供的技术资料、购证方使用专利的领域、销售产品的地区、专利的保密义务、专利使用费及其支付方式等条款。二是专有技术许可证贸易,即指专有技术的拥有者通过与购证方签订许可合同,将专有技术的使用权有偿转让给购证方的贸易方式。许可合同除规定专有技术的拥有者必须提供全部的技术资料外,还有关于必须协助购证方掌握该项专有技术的约定条款,同时也有关于购证方必须全面承担专有技术的保密义务、使用该项专有技术的范围、使用费及其支付方式等条款。三是商标许可证贸易,即指商标的持有者通过与购证方签订许可合同,允许购证方使用该商标从事商品生产及销售的贸易方式。许可合同中一般有商标持有者应提供技术指导及产品质量监督、购证方所生产产品须达到的质量标准、商标使用的范围、使用费及其支付方式等条款。

许可合同按其许可程度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独占许可,即在合同规定的地域及期限内,技术转让方及第三方都不能使用同一技术生产和销售产品,技术接受方对该技术拥有独占的使用权;二是排他许可,即在合同规定的地域及期限内,技术转让方仍保留使用该项技术的权利,但技术接受方不得将该技术转让给第三方使用;三是普通许可,即在合同规定的地域及期限内,不仅技术转让方及接受方能同时使用该项技术生产和销售产品,而且技术转让方还拥有能将该项技术转让给第三方的权利;四是可转让许可,即在合同规定的地域及期限内,技术转让方允许接受方将所获得的技术使用权再转让给第三方;五是交叉许可,即拥有技术的双方分别将各自价值相当的技术使用权转让给对方,交叉许可的技术使用权可以是独占的,也可以是非独占的,而且双方互不收取技术使用费。

③特许专营。

特许专营是指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跨国公司将其商标、商号名称、服务标志、专利、专有技术以及经营方法等的使用权转让给其他企业,以扩大经营规模或取得使用费收入的国际技术转移方式,这种方式在零售、快餐化妆品等行业的跨国公司中尤为流行。对跨国公司来说,特许专营具有投资风险小、进入市场快等优点,但也有技术可能流失、培育竞争对手及最终失去市场等风险。

特许专营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产品专销,即特许专营的接受方只销售专营许可方的产品,而专营许可方一般不收取特许费;二是服务专营,即特许专营的接受方使用专营许可方的商标、商号及标准化的服务方式对外提供服务;三是营销模式特许,即特许专营的接受方在采用专营许可方的商标及商号的基础上,按照许可方规定的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及营销模式,生产和销售与专营许可方相同的产品。

④技术服务与咨询。

技术服务与咨询通常是跨国公司上述技术转移方式的延伸或继续,其目的是通过提供进一步详尽的技术使用方法,使技术接受方能更有效地使用转让方的技术。

技术服务与咨询的具体形式主要有:一是技术服务,主要包括为技术接受方提供各种技术指导、技术设备的安装、调试、保养及维修、技术及管理人员的培训等;二是管理咨询,主要包括技术引进及产品生产的可行性调查与论证、技术成果及产品质量的评估与分析、市场调研、营销策略及经营管理的咨询与规划等。

⑤成套工程承包。

成套工程承包一般是指跨国公司将成套设备的出口与相关技术的传授相结合的技术转让方式,因而也被称为交钥匙项目,是当今国际技术贸易的重要形式。成套工程承包项目通常通过国际间的招投标方式,由中标的跨国公司为招标的东道国企业提供从工程设计、项目评估、成套设备、安装调试到初试生产、技术指导、人员培训、管理咨询等一揽子技术性服务,该方式被广泛运用于石油化工等行业。

⑥合作研发。

除了互换技术的交叉许可贸易外,跨国公司还通过建立技术研发型国际战略联盟,在相互提供各自优势技术的基础上,合作研发新的技术(详见第六章第一节)。在这种形式下,跨国公司通常转移的是专有技术或技术知识,此时技术定价不是优先考虑的问题,而最受关注的是通过各自优势技术的整合能否研发出新的集成技术,而且这种新技术有多大的商业价值,能否增强自身的技术竞争优势。

(2)国际技术投资方式。

①国际直接投资。

伴随技术转移的对外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国际技术转移的最主要的形式,其转移方式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非市场化的内部转移方式,即采用不通过外部市场的内部转移方式,将技术、尤其是专有技术转移给在国外的独资子公司;二是内部化与市场化相结合的转移方式,即在对拥有多数所有权的国外子公司转移技术时,部分专有技术采用内部化的转移方式,部分专利技术则采用市场化的转移方式,并以这些技术作为其出资入股的一部分;三是市场化的转移方式,即在对只拥有少数所有权的国外子公司转移技术时,更多采用市场化的方式转移专利技术。

调查数据表明,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技术出口贸易中,母公司对国外子公司的出口比率一般高达60%以上;同时,来自国外子公司的专利使用费及许可证使用费等收入通常也占母公司国际技术贸易净收入的60%以上(详见第四章第一节)。

②国际合作经营。

国际合作经营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以技术转移为内容的国际合作经营一般是由跨国公司提供生产设备及相关技术,东道国企业提供厂房设施及劳动力,双方在一定的期限内共同经营企业,并按事先商定的比率分享利润。通过国际合作经营的方式转移技术是跨国公司快速进入东道国市场、或利用当地经营资源的有效手段,也是东道国、尤其是发展中东道国引进跨国公司先进技术的重要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