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故事在幼儿教育中的前提条件

故事在幼儿教育中的前提条件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故事这一教育工具的运用,需要幼儿教师具备教育智慧。幼儿教师在将故事用于幼儿教育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幼儿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要练就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要吐字清晰、声音响亮、表达流畅,力求绘声绘色。这样的比赛,尤其是普通话和讲故事比赛,可以促使幼儿教师迅速成长,让幼儿教师在自我展示和自我锤炼的同时提升能力,感受教学的魅力和快乐,积极努力地提高自己。

故事在幼儿教育中的前提条件

故事这一教育工具的运用,需要幼儿教师具备教育智慧。幼儿教师在将故事用于幼儿教育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精心选择故事

“精选好故事,是讲好故事的前提。”“人们听故事的原始心理动机在于满足与生俱来好奇心,寻求心理慰藉。”“因此,趣味性和启迪性应是选故事的两大标杆,但无论是趣味性还是启迪性,都离不开情节的跌宕起伏、引人入胜。”[4]幼儿教师幼儿教师在借助故事教育幼儿时,首先就要注意精选故事,即要精选符合幼儿接受能力的好故事。因为好的幼儿故事中提供了丰富而独特的信息,表征着幼儿已知及未知的人、事、物等概念,综合呈现出幼儿所需要了解的社会生活现象。

在选择故事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体现整合性,即所选的故事要与幼儿教育的目标相联系,从整体上提高幼儿的能力;二是体现生活化,即所选的故事要与幼儿现实生活相联系,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三是要体现建构性,即故事应该与幼儿兴趣相符合,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四是要体现主体性,即故事的目标中心是幼儿,要让幼儿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自主获取相应的知识与能力。

2.要精心处理文本

幼儿故事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在运用故事对幼儿实施教育时,未必每一篇故事都能用于幼儿,更不可能每一个教育情境都有合适的故事。因此,幼儿教师要让故事服务于幼儿教育,在大多数情况下,就需要对故事进行适当的删减或再创作,以使故事适合幼儿教育。

3.要提升自己的技巧

所谓技巧,在此是指用以辅助幼儿教师提升讲故事能力的方法和手段,就教师自身来说,包括声音中的语气、语调,动作中的手势、体态,等等。除此之外,幼儿教师还可以巧妙地利用一些多媒体手段,创设故事情境,以提升故事的表达技巧。

某教师在为幼儿讲述《大树妈妈的信》这一故事时,先在幻灯片上做出秋天的背景,并对教室进行布置,营造出秋天的氛围,然后再给幼儿朗读故事,同时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幼儿在活动场所找到“收信人”,如变黄的小草、变凉的水池等,让幼儿切身感受秋天大自然发生的变化。

这样的做法,一方面需要注意将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其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参与其中;另一方面,教师还要考虑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体现生活化原则,从幼儿实际生活环境出发,创设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提高幼儿的兴趣。

4.要注意故事的功能性和拓展性

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所谓故事的游戏性,是指幼儿教师在将故事用于幼儿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将故事与游戏结合起来,以幼儿的兴趣为依据,设计出幼儿喜欢、能够接受的活动方式,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将幼儿主观性充分发挥出来,以提高幼儿应用语言的能力。

某教师在讲完《丑小鸭》这一故事后,引导幼儿进行想象:在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后,丑小鸭的生活会发生哪些变化?让幼儿在脑海里勾勒出一个小故事的情景,并留出一些课堂时间,让幼儿互相分享这些小故事。这样,不但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而且能够提高幼儿组织和应用语言的能力。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需要教师从幼儿发展的角度考虑,结合故事内容,为幼儿提供相应的器材,在创设故事背景的前提下,引导幼儿自主探究,从而深化故事的教育性,发挥故事的教育作用。

某幼儿教师在为幼儿讲完相应的动物故事后,以“动物脚印的不同”为题,引导幼儿进行美术创作活动。这位教师为幼儿准备了相应的绘画工具,先为幼儿讲了一个雪地上发生的故事,重点指出雪地上出现了扇子竹叶梅花等图案,让幼儿猜测是哪种小动物画上去的,随后引导幼儿自主将各种小动物的脚印画出来,并让幼儿想象这些小动物是怎样在雪地中留下脚印的。(www.xing528.com)

这样的设计和教学,不但可以加深幼儿对故事的印象,提高幼儿对各种小动物的认知能力,丰富幼儿的知识储备,而且对于幼儿自主创作的意识和能力也起到了积极的培养作用。

5.注意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当然,幼儿教师要讲好故事,除了以上外在条件之外,还需要注意自身的内在条件。因为,幼儿教师要讲好故事,就需要提升自己讲故事的能力。而要提升讲故事能力,就需要幼儿教师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其中除了要掌握一定的讲故事技巧,还需要教师具备故事选择能力、改编和再创作的能力。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教师练就一双发现和鉴别之眼。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1)不断阅读,提升自己的知识修养。

幼儿教师要认识到,只有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技能储备更丰富,才能带给幼儿更好的教育。为此,幼儿教师要力争每学期都读一定量的中外故事、几本教育著作或一些报纸杂志等,以提升自己的知识修养。

(2)积极跟读或听读,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要练就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要吐字清晰、声音响亮、表达流畅,力求绘声绘色。因此,幼儿教师要在平时规范自己的语言,保证正确发音,遇到不能确定的字、词,就查字典,及时纠正错误;要多听著名主持人和播音员的作品,在跟读或模仿中提升自己的讲故事能力。

(3)参加竞赛,强化专业技能。

幼儿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幼儿教师素质的发展要求。教师不妨利用竞争来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比如,可以参加幼儿园举行的青年教师技能比赛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这样的比赛,尤其是普通话和讲故事比赛,可以促使幼儿教师迅速成长,让幼儿教师在自我展示和自我锤炼的同时提升能力,感受教学的魅力和快乐,积极努力地提高自己。

【注释】

[1]〔日〕内田麟太郎文.你最喜欢谁[M].〔日〕长谷川义史,图.彭懿,译.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20.

[2]引自:http://www.cqtywjj.com/tags/%E5%86%AF%E5%A4%B7%E5%BD%93%E6%B2%B3%E4%BC%AF/.

[3]改编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a4c097b20100zhff.html.

[4]张国龙.提高语文能力从讲故事开始[J].语文建设,2014(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