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自我控制能力

小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自我控制能力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班幼儿年龄介于2—3岁之间,这一阶段的幼儿,开始逐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学习按指令行动,因此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形成许多日常生活、游戏和学习活动时所必需的生活自理能力。小班幼儿的视觉能力发展主要表现为视力发展和辨色力发展两个方面。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大,小班幼儿的自我意识得到发展,而且产生了真正的自我意识。小班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甚至一些幼儿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小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自我控制能力

小班幼儿年龄介于2—3岁之间,这一阶段的幼儿,开始逐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学习按指令行动,因此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形成许多日常生活、游戏和学习活动时所必需的生活自理能力。关于这一阶段幼儿的发展水平,可以从认知能力、情感发展、社会性发展三个方面表现出来。

1.认知能力的发展

感知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础。小班幼儿的视觉能力发展主要表现为视力发展和辨色力发展两个方面。小班幼儿喜欢看图书,能够分清红、绿、蓝等基本颜色,但对于色调相近的颜色,如红和粉红等则容易混淆。就听觉而言,小班幼儿的听觉发展基本完成。在空间知觉上,他们能很好地辨认上下,但不能很好地辨别前后、左右。在时间上,他们能明白“昨天、今天、明天”的意思,以及它们代表的时间,但还不清楚“过去、现在、将来”的意思。处于这一阶段的幼儿,在观察力上表现为观察时间仅为6—7分钟,不会带着目的去观察,因此无法做到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对事物的观察经常是零星的,无法对同一事物进行概括和联系性的观察,而且在观察过程中经常需要借助手指的帮助,但可以指着图片和物体观察。

就注意发展而言,小班幼儿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正在逐步增强,不过一般只能维持在3—5分钟。他们的注意转移、分配能力都很差,在观察图片时只能注意主要的、鲜明的部分而忽视其他部分。

就记忆的发展来看,小班幼儿的记忆以无意识记、机械识记为主,只要是他们感兴趣的、印象生动强烈的事物,他们就能轻易记住。而这正是因为他们的思维发展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其思维和动作、行为紧密联系,一旦动作停止或转移,其思维活动也就随之停止或转移。不过,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表现为能借助具体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来进行,即由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因此,处于这一阶段的幼儿只能掌握日常生活中诸如实物等具体概念,而如时间、道德等抽象概念是不能理解和掌握的。这种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事物进行判断的依据是事物的外部联系。

思维发展的这一特点,也使得小班幼儿经常以想象过程为满足,而不去考虑想象的目的,因此想象表现为没预定的目的,极易受当下情境影响,表现为想象的被动性和想象主题的不稳定性,甚至夸大想象,将不存在的事物描绘得活灵活现。

2.情感能力的发展(www.xing528.com)

小班幼儿已经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感受情境,理解他人的感情。比如看见生病的同伴、跌倒的弟弟妹妹,他们会在老师的启发下,安慰、关注他人,帮助他人。同时,此阶段的幼儿能更加敏感地感受到他人的意见、情感,因此一旦因为帮错事受到批评,就会表现出害羞、难为情等情感。而且在羞耻感的体验和发现上,女孩较男孩明显。这为幼儿遵守集体规则提供了动力基础。

3.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就社会性发展而言,小班幼儿在正常情况下都已经学会了讲话,不过由于发音器官和听觉发育不十分完善,他们还不能正确地发出全部语音,也不能辨别差别较小的音,故会出现发音不清楚的问题。他们已经可以说出自己的名字以及代词“我”,掌握了1000个左右的动词和名词,能说简单的句子,但句子经常不完整,也经常说病句,即颠倒性的表达。这种语言能力的发展,为幼儿的社会交往提供了便利,于是其社会交往范围扩大,开始从家庭扩大到学校,从家长扩大到教师。

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大,小班幼儿的自我意识得到发展,而且产生了真正的自我意识。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自我意识已经发展到了可以独立与成人合作,他们开始主动认同、接纳同伴与教师。比如,他们经常主动地拉教师的衣服,以此引起教师的注意,表达对教师的亲近和与教师交往的意愿。幼儿在与成人相处时,经常沉默、退缩,拒绝成人的身体接触或帮助,表现为喜欢凡事“我自己来”的现象,即心理学上的“第一反抗期”。这种心理反抗仅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实际上,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只是成人对其评价的简单再现。

小班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甚至一些幼儿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在社会行为、技能表现上,他们开始从以自我为中心慢慢地转变为以他人为中心,但这种以他人为中心,仅是一种萌芽,表现在助人行为上就是好心办坏事。不过,在教师的启发下,幼儿开始出现分享行为,游戏中也出现合作行为,能做到相互协调,不过时间较短。在合作过程中偶尔会出现冲突,这说明此时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在冲突发生时,幼儿也会产生攻击行为,但这种攻击行为多是工具性攻击,而原因多是争夺玩具。当然,因为自控能力差,判断力尚在发展,幼儿的辨别是非能力差,极易学习、模仿一些不良的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