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奏请带兵北上,稳定边疆防线

奏请带兵北上,稳定边疆防线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抚议未成,现已带兵至通州以西,距京咫尺。僧格林沁等兵屡失利,都城戒严,情形万分危急。应恳天恩,于臣与胡林翼二人中饬派一人带兵北上,冀效尺寸之劳,稍雪敷天之愤[3]。曾国藩既不想派鲍超北援,也不想自己带兵北援,故有此奏,以拖延时日。指对英法联军侵犯北京一事。

奏请带兵北上,稳定边疆防线

奏为钦奉谕旨,恭折复奏仰祈圣鉴事:

窃臣于八月二十六日,承准军机大臣字寄,咸丰十年八月十一日奉上谕:

本日胜保奏“夷氛逼近关下,请飞召外援,以资夹击一折。据称用兵之道,全贵以长击短。逆夷专以火器见长,若我军能奋身扑进,兵刃相接,贼之枪炮近无所施,必能大捷。蒙古、京旗兵丁不能奋身击刺,惟川、楚健勇能俯身猱进,与贼相搏,逆夷定可大受惩创。请饬下袁甲三等,各于川、楚勇中共挑选得力若干名,派员管带,即行起程,克日赴京,以解危急”等语。逆夷犯顺,夺我大沽炮台,占据天津。抚议未成,现已带兵至通州以西,距京咫尺僧格林沁等兵屡失利,都城戒严,情形万分危急。现在军营川、楚各勇均甚得力,着曾国藩、袁甲三各选川、楚精勇二三千名,即令鲍超、张得胜管带。并着庆廉于新募彝勇及各起川、楚勇中,挑选得力者数千名,即派副将黄得魁、游击赵喜义管带。安徽苗练,向称勇敢,着翁同书、傅振邦饬令苗沛霖遴选练丁数千名[1],派委妥员管带。均着兼程前进,克日赴京,交胜保调遣,勿得借词延宕,坐视君国之急。惟有殷盼大兵云集,迅扫逆氛,同膺懋赏,是为至要。将此由六百里加紧各谕令知之。钦此。

跪读之下,神魂震越,痛愤天地。是日又闻徽州失守之信。旋又接胜保咨,敬悉圣驾巡幸热河。臣既自恨军威不振,甫接皖南防务,旬日之间,两郡失陷。又值夷氛内犯,凭陵郊甸[2]。东望吴越,莫分圣主累岁之忧;北望滦阳,惊闻君父非常之变。且愧且愤,涕零如雨。而以新军败溃,又不得不强颜抚慰,镇定人心。鲍超一军自宁国失后渐扎太平,自徽州失后又令其回驻渔亭,以遏寇氛。钦奉谕旨,饬鲍超赴京交胜保调遣。窃计自徽州至京,五千馀里,步队趱程,须三个月乃可赶到;而逆夷去都城仅数十里,安危之几,想不出八、九两月之内。鲍超若于十一月抵京,殊恐缓不济急;若逆夷凶顽,犹豫相持,果至数月之久,则楚军入援,岂可仅以鲍超应诏?应恳天恩,于臣与胡林翼二人中饬派一人带兵北上,冀效尺寸之劳,稍雪敷天之愤[3]。非敢谓臣与胡林翼二人遂能陷阵冲锋,杀敌致果也。特以受恩最深,任事已久,目前可带湘、鄂之勇,途次可索齐、豫之饷,呼应较灵,集事较速。鲍超虽号骁雄之将,究非致远之才,兵勇未必乐从,邻饷尤难应手。纵使即日饬令起程,而弁勇怀观望之心,途次无主持之人,必致展转濡滞[4]。本年四月初五日,将军都兴阿奉驰赴扬州之命,即于初十日拜折起程。厥后因楚勇惮远行之劳,途中虞饷项之缺,迁延至八月十九日乃果成行。今若令鲍超率师北上,即再四严催,亦不免于迁延。度才审势,皆惧无济。如蒙圣恩,于臣与胡林翼二人中饬派一人,督师北向,护卫京畿,则人数稍多,裨益较大。惟臣若蒙钦派北上,则当与左宗棠同行,皖南暂不能进兵,只能退守江西境内;胡林翼若蒙钦派北上,则当与李续宜同行,皖北暂不能进兵,只能退守湖北境内。俟该夷就抚之后,仍可率师南旋,再图恢复皖、吴。臣等虽均有封疆之责,而臣国藩本未接印,胡林翼尚有督臣经理,皆无交卸事件,一经派出,数日即可就道。区区微忱,伏乞圣慈垂鉴。所有钦奉谕旨,恭折由驿六百里加紧复奏。伏乞皇上训示施行。谨奏。

【题解】

写于咸丰十年(1860)九月初六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诏令曾国藩派鲍超带勇北援。曾国藩既不想派鲍超北援,也不想自己带兵北援,故有此奏,以拖延时日。当时奉命北援者除曾国藩与苗沛霖外,各省督抚都亲自带兵,星夜驰援,相比之下,更显现出曾国藩对内战与外战的两种态度。(www.xing528.com)

【注释】

[1]苗沛霖:字雨三,安徽凤台人。原为塾师,咸丰六年乘清政府与太平军捻军酣战之机,在家乡筑寨积粮,团练乡民,人数扩充至三十万,地盘扩张到数十州县,形成淮北地区最大的一支割据势力。他在清政府与太平军之间朝秦暮楚,叛降无常,最终被僧格林沁剿灭。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就是被他诱捕,献送胜保军营,在押送京师途中被清军杀害的。

[2]凭陵郊甸:凭陵,侵扰。郊甸,指京畿地区。古时离都城五十里以内称近郊,五十至一百里之间称远郊,一百里以外、二百里以内称甸。

[3]敷天之愤:天大的愤怒。指对英法联军侵犯北京一事。敷,布。敷天,布满整个天空,形容其大。

[4]濡滞(rú zhì):濡,延迟,等待。滞,不流通,滞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