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课标、教材与学情的优化探索

研究课标、教材与学情的优化探索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文教师要基于新课程标准做教学设计,开展教学。在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到单元的总体特点和要求。因此,教材要求的改变,决定了同样是这篇《走一步,再走一步》,要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我在备课时,也应与“时”俱进,改变以往重视讲解、指导和示范的教学方式。

研究课标、教材与学情的优化探索

语文教师要基于新课程标准做教学设计,开展教学。最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七年级的学生要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是我们为本课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法的依据,结合上述研读文本的体会,学生应当把握文本主要内容,品读文中表现人物在困境中心理的语句,理解文本所传达的人生哲理

每一篇课文都体现了教材编写者的意图,而不是孤立的存在。认真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也是教师备课的一项内容。《走一步,再走一步》是部编本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课,本单元主题为“人生之舟”,单元教学目标要求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人物精神、作者的情感体验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引导学生继续学习默读,在课文中勾画出关键语句;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学会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住关键语句等方法,把握行文展开的思路。在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到单元的总体特点和要求。

部编本语文教材推行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在教学中要把握课文的特点、阅读的方式和阅读课型。多年以前,我曾教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走一步,再走一步》,那时,这篇课文是精读篇目。部编本教材则将其审定为自读课文,“自读之精义,在于悟‘法’”,学生以自读课文为材料,运用教读课的知识、方法和能力,在自读、自思、自得中巩固、迁移和运用。[3]与此相适应,课文的编写形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课文左边的空白处有旁批或阅读提示,这些都在提醒教师要采用恰当的课型,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因此,教材要求的改变,决定了同样是这篇《走一步,再走一步》,要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我在备课时,也应与“时”俱进,改变以往重视讲解、指导和示范的教学方式。(www.xing528.com)

只有充分了解学情,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才能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实现。这篇课文题材贴近学生生活,行文思路明晰,故事叙述流畅,所揭示的人生道理对于成长阶段的中学生来说很有启示意义,七年级的学生能够理解文本内涵。我需要了解的是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足够的默读、自读能力,如果学生能力较弱,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里还不能按要求完成阅读、思考任务,那么可以考虑将浏览、思考的任务前置,课前先预习情节和人物,课上再次默读,并完成学习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