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依据学情取舍教材:确定重点难点的角度

依据学情取舍教材:确定重点难点的角度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标是教学的依据,教材只是编者对课标的一种阐释,但不是唯一阐释。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以课标为依据,对教材进行合理取舍是十分必要的。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法仅适用于罗马公民,奴隶、妇女等被排除在法律保障和所赋予的权利之外,这个时期的罗马法被称为“公民法”。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增加有关罗马法规定、相关案例等方式,深化学生对罗马法的认识,更好地理解法律对社会生活的意义。

依据学情取舍教材:确定重点难点的角度

课标是教学的依据,教材只是编者对课标的一种阐释,但不是唯一阐释。编者的思想、学识等都会影响到教材编写,包括材料的选择、观点的表达。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以课标为依据,对教材进行合理取舍是十分必要的。

如岳麓版历史必修Ⅰ第二单元第7课《罗马的政制和法律》,课标规定:“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罗马法经历了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万民法的演变,罗马法的发展与罗马的发展紧密相关。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法仅适用于罗马公民,奴隶、妇女等被排除在法律保障和所赋予的权利之外,这个时期的罗马法被称为“公民法”。随着罗马扩张,罗马疆域的扩大,社会经济活动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民族融入罗马帝国,由此引发了种种问题,公民法的局限性也愈发明显。为巩固统治,也是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罗马法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万民法。

罗马法的发展,特别是发展到万民法阶段,有力地规范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对罗马帝国的统治起到了有力地维系作用,对罗马商品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保护和促进作用。罗马法的发展,也为后世人们理解法律对社会生活的意义提供了重要启示。(www.xing528.com)

但教材对罗马法的内容,尤其是对罗马帝国时期罗马法的内容阐述非常少,更没有深入阐释“公民法”“万民法”这些概念,不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罗马法的精神和特点。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增加有关罗马法规定、相关案例等方式,深化学生对罗马法的认识,更好地理解法律对社会生活的意义。

如《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内容包括“秦朝的统一”“秦朝的暴政”“秦末农民战争与秦的速亡”三部分,这三个部分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其中,秦朝统一后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秦朝迅速走向灭亡也产生了直接影响。分析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影响对理解秦朝的暴政和灭亡十分关键。在本课教学中,应该将这一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把这个重点解决了,秦朝暴政和灭亡也就好理解了,也解决了由于教学容量大造成的教学时间紧张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