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国家非遗保护的专业力量

高校:国家非遗保护的专业力量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主要包括高等院校和研究专家,在“非遗”的保护事业中,他们是一支专业队伍,是一个国家“非遗”保护实践的理论指导者。尤其是高等院校参与“非遗”保护,其实是一种双赢的行为,高校具有多学科科研优势,教学与科研服务相长,承担着科学研究、创新知识、传授知识的重任。

高校:国家非遗保护的专业力量

高校主要包括高等院校和研究专家,在“非遗”的保护事业中,他们是一支专业队伍,是一个国家“非遗”保护实践的理论指导者。尤其是高等院校参与“非遗”保护,其实是一种双赢的行为,高校具有多学科科研优势,教学与科研服务相长,承担着科学研究、创新知识、传授知识的重任。相对于其他社会保护机构,高校的世俗化、利益化程度较低,研究者的素质较高,在面对利益诱惑的时候能够以中立的身份客观公正地参与“非遗”的普查、挖掘、整理和研究[10]

法国的教育与学术界在“非遗”的保护方面提供了范本。法国大学严格遵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原则与目标,以就业市场为导向,采取设置职业型学位专业和开设独立课程一主一辅两种模式组织教学,其“非遗”教育侧重确认、保存、弘扬等理论、技术、管理层面,目的是力争培养就业市场急需的学科背景多元、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兼具的应用型、管理型和综合型人才,而不是教授某个具体的“非遗”项目,为其传承培养接班人[11]。法国大学高度重视寻求以多种方式与田野工作者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开拓“非遗”教学的第二课堂,为学生在实践场域中准确地把握“非遗”的特殊性创造条件,以便其日后更好地服务于法国的“非遗”保护事业。2015 年11 月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了亚太地区“非遗”研究生教育研讨会,深入探讨了该地区研究生阶段的“非遗”教学现状、教学原则、学科建构、教学方法等多项重要课题[12],表明“非遗”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应受到重视。

日本的科研机构也高度关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在青少年学生中的教育情况。早在1999 年,东京文化财研究所就召开了第二次民俗艺能研究协议会,该次会议的议题为“学校教育与民俗艺能”;2009 年,又召开第四次无形民俗文化财研究协议会,议题主要内容又与“非遗”的传承密切相关,即“无形民俗的传承与孩子们的关系”,并于2010 年发行了同题的会议报告书。日本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学校中积极推进“非遗”文化教育,2002年起日本中小学在普通课程之外增设综合学习时间,传统民俗文化学习大多在综合学习时间以及国语课进行。综合学习有专门的专用教材、指导教师、教学计划以及相对固定的教学时间,当地的传统文化、民俗艺能的学习,是综合学习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中实施农村歌舞伎等传统文化教育,已是一种比较通行的做法,有的开设专门课程,有的还设置专门传承教室等[13]。(www.xing528.com)

意大利学界注重一些文化遗产的修复与延续,文物修复中心和修复学校就是专门培养修复人才的,与意大利高失业率相反的是,这些学生尚未毕业就已被业界抢订一空。综合性的修复中心还包括陶制、绘画、石雕、木制和金属工艺品的专门研究机构。通过文物修复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让无数件处于濒危困境中的艺术品重焕生机。此外,意大利科学家还利用高科技手段在文物的修复方面作出了可贵的尝试与探索。他们将现代医学技术、电子技术光学等应用于丽亚切青铜像的修复与保护中,此举被视为“高科技修复文物的里程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