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的世界交往理论详解

马克思的世界交往理论详解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初步形成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得到系统阐述。在这里,马克思充分概述了交往的本质规定,揭示了交往形式的基础和内涵。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世界市场、国际分工、国际交换等方面的分析论述,进一步丰富了世界交往理论的内容,使这一理论最终得以形成。人类的地域的、民族的狭隘的交往活动,由于世界市场的形成,而日益成为世界性的交往。

马克思的世界交往理论详解

“交往”概念的内涵与生产力、分工、生产方式等密切相关,同时又与社会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更替密不可分。从马克思(包括恩格斯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马克思是在研究一定历史阶段的物质生产活动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所决定的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中来探讨“交往”“交往关系”“交往形式”“普遍性交往”等世界交往理论的内容的。

马克思的交往理念:首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把世界交往看成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一种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活动;从交往的范围来看,世界交往是发生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交往;从交往的影响来看,世界交往较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所产生形成的交往的影响要更为深刻和更为普遍。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交往的历史。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专门研究世界交往理论的著作,但是,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文献当中,都非常频繁地、角度不同、程度不同地涉及交往,阐释了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的世界交往理论。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初步形成于《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得到系统阐述。我国学者认为,纵观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交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将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交往理论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酝酿阶段,即19世纪40年代初期,集中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在《手稿》中,马克思明确地把人与自然的交往视为人生存的基本条件,并反复提到“同别人的实际交往”,而且他还把交往规定为社会关系的本质形式,他关于现代资本交往关系的描述以及关于新旧交往性质的对比解释是交往本质规定的雏形。二是形成阶段,即19世纪40年代中期,集中体现在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在这里,马克思充分概述了交往的本质规定,揭示了交往形式的基础和内涵。完善阶段,即19世纪40年代后期以及随后的年代,这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和《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等著作中都有所体现。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世界市场、国际分工、国际交换等方面的分析论述,进一步丰富了世界交往理论的内容,使这一理论最终得以形成。交往,通俗地讲,就是人们之间的交际和来往。世界交往,就是人类在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在世界范围内的各种交往,包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经济交往和文化交往、交往活动和交往方式、民族国家内的交往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国际交往等内容。

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的发展和普遍交往的形成与发展,都是以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生活的活动以及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的。世界历史的形成、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都是以社会生产力为根本动力的。因此,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与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都是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普遍提高和高度发达的结果。世界历史和世界交往作为人类解放的历史发展进程的前提和基础正在于此。

马克思认为,生产与交往是互为前提、相互作用的。人类的地域的、民族的狭隘的交往活动,由于世界市场的形成,而日益成为世界性的交往。世界交往的产生与发展是由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所决定的,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种新的交往形式。同时,世界交往也成为促使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和发展的根本性力量,在一定的人类交往形式中的生产力和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人类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共同成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的基本动力。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强调生产力的基础性作用,认为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一直发挥着决定性作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世界交往不是一直存在着的,它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民族国家内外交往程度的不断提高,各民族国家、地区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日益加强,逐渐形成相互依赖的整体性联系而产生的。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到大工业阶段的产物。马克思认为,生产本身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而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同样,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不仅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而且一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都取决于它的生产以及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由于交通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世界交往正是在生产普遍发展的基础上,顺应生产力的发展开拓市场、满足资本寻找新的资源与注入新资本的本性需求而突破地域局限产生的。不仅生产决定交往的发展,而且交往对生产也有反作用,它使生产力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方面,它打破了各个国家、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的重复性,使生产力的保存与发展获得保障。马克思认为,某一个地方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创造,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当交往只限于毗邻地区的时候,每一种发明在每一个地方都必须重新开始;一些纯粹偶然的事件,例如蛮族的入侵,甚至是通常的战争,都足以使一个具有发达生产力和有高度需求的国家处于一切都必须从头开始的境地。所以,马克思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在交往具有世界性质,并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在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的时候,保存住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www.xing528.com)

世界交往的产生和发展,是资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的产物和结果。在前资本主义形态落后的生产力和分工的基础上,不可能形成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之间普遍交往的格局。那时的历史也只能在狭隘的民族地域中发生,因而在这种闭塞状态下,其生产力的发展只能是一步一步地单线递进;而当世界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时,由于受到世界整体生产力发展的规定和制约,生产力发展的单线性必定被打破,世界交往格局中的生产力得以整体推进。生产力是其中的决定性因素。世界交往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的,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世界交往是与生产力的新发展相适应的。“世界历史”就是在大工业和各民族普遍交往基础上日益形成的一个整体的世界历史。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孤立状态。与此相伴随,“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由此,一方面,社会生产力与分工的发展,为狭隘的地域的民族的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交往对于世界历史发展的作用也巨大的。特别是民族内部交往的发展,它促进了分工协作与生产的发展,分工与生产又反过来推动交往的发展,为交往突破民族地域的狭隘的局限奠定物质基础和客观前提。随着内部交往与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对外交往就成为必要。一旦外部交往发展起来,又会进一步地促使生产的发展,而生产的发展必定反过来推动内部与外部交往的发展。具体来说,只有当民族内部和外部的交往发展到这样的程度,即交往以机器为手段、以商业为目的时,交往就开始突破民族地域的界限向外扩张,成为世界交往,并扩展世界市场,这样历史也就开始了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世界市场的出现,使分工更为广泛,各民族国家之间的竞争程度与依赖程度都大大加强,世界日益不可分割,以民族之间的交往为联系纽带的世界历史最终形成。所以,有学者总结说,世界交往一方面通过自身对社会的直接规定性,直接推动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另一方面通过对生产力的推动,客观上形成了现代大工业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因而间接推动了这一世界历史逐步形成的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世界交往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前提条件。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资本主义开创了世界市场,大工业的发展也推动者世界交往的形成。由资本所主导的世界交往意味着通过在全世界进行残酷的殖民扩张,完成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从而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促进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关系、财富的不平等的占有关系在世界范围内的深化和扩大。有学者指出,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由于资本主义主导的不平等的世界经济政治秩序的存在,世界范围内的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和对财富的不平等的占有关系,不仅没有得到减缓,反而在扩大和加深。“占世界人口的1/5的高收入国家拥有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86%,而占世界人口1/5的最穷国家只有1%。世界人口中1/5的最富者和1/5的最穷者的收入的差距从1960年的30:1扩大到1997年的74:1。”这是现代雇佣劳动制在世界经济关系和世界交往中扩展与再生产的结果。但是,随着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也有它积极的作用和意义。“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而且因为,共产主义和所有过去的运动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推翻了一切旧的生产和交往的关系的基础,并且破天荒第一次自觉地把一切自发产生的前提看作是先前世世代代的创造,消除这些前提的自发性,使它们受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支配。因此,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这就是为这种联合创造各种物质条件,把现存的条件变成联合的条件。共产主义所建立的制度,正是这样的一种现实基础,它排除一切不依赖于个人而存在的东西,因为现存制度只不过是个人之间迄今所存在的交往的产物。这样,共产主义者实际上把过去的生产和交往所产生的条件看作无机的条件。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世界交往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提条件。

更进一步地,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的过程中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于把个人、民族的特殊形态,亦即狭隘的、封闭的、自在的形态转变为普遍的形态,也就是世界性的生产、交换和消费以及自主性的人的状态,取得对封建制度的彻底胜利,但同时指出资本主义这一生产方式的本性又决定了其必然容纳不了在其自身生长起来的社会化的生产力和普遍发展的人,这就必然要求打破资本主义这种特殊形态。资产阶级的工业和商业正为新世界创造这些物质条件,正像地质变革创造了地球表层一样。而共产主义由于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从而能够取代资本主义成为人类社会的未来。一方面,它将以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否则共产主义就只能作为一种地域性的现象存在,必定处于一种落后的、家庭式的、笼罩着神秘气氛的状态,这种共产主义必定随着交往的扩大而瓦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不这样,(1)共产主义就只能作为某种地域性的东西而存在;(2)交往的力量本身就不可能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因而是不堪忍受的力量:它们会依然处于地方的、笼罩着迷信气氛的‘状态’;(3)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正如马克思恩格斯一贯强调的那样,共产主义“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