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择偶时:不低标尺,追求优质男人

择偶时:不低标尺,追求优质男人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也就是说,年轻女性对异性应该有一个可以交往的接受底线,我们可以把这个底线,叫做“好男人最低配”。首先,我们应该“以貌取人”,过滤掉那些不合眼缘的人。那些恶习成瘾的“渣男”,比如有吸毒、家暴、酗酒、赌博嗜好的男性,必须坚决屏蔽掉。当然,我们不可能在交往之初就能深入了解到,对方在“三观”上与自己有哪些具体的冲突。而这个“好男人最低配”是“适合自己”之下的最底层框架,是对一个异性是否可交往的最低标准。

择偶时:不低标尺,追求优质男人

每到春节前夕、回乡潮即将来临时,都会有不少年轻的女性,向我咨询择偶标准的问题,因为春节长假就是一年一度的回乡相亲季。

有很多女生,虽然很想谈恋爱,但就是总也说不出具体的标准。所以,她们很疑惑地问:“小储老师,择偶一定要有标准么?这个标准,到底应该怎么设定呢?”

我赞成年轻人在青春年华时享受爱情时光。我认为,谈恋爱与择偶都应该有一个相对比较清晰的框架标准。但这个标准,不是规定男孩子应该什么样,而是应该明确男孩子一定不能是什么样。也就是说,年轻女性对异性应该有一个可以交往的接受底线,我们可以把这个底线,叫做“好男人最低配”。

首先,我们应该“以貌取人”,过滤掉那些不合眼缘的人。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在以貌取人,尽管我们不愿承认,但事实上,以貌取人并不肤浅,反而很深刻、很有实用性。

性格写在唇间,幸福露在眼角。

衣着彰显审美,发型代表个性。

理性感性寄于声线,真诚虚伪映在瞳仁。

站姿看出才华气度,步伐可见自我认知。

表情里有近来心境,眉宇间是过往岁月。

物质和精神上,富有还是贫瘠,都会从全身散发出来。

叔本华在《从一个人的相貌看天赋、智慧和品德》中说:“事实上,一个人的相貌,通常能够比他的嘴巴,告诉我们更多有趣的事情。因为人的面貌,概括了所有他要说的内容,记录了他所有的思想和感情。并且,语言只能说出一个人的所思所想,而他的面貌,却传达了思想本身。”

叔本华认为,“每个人的个性,都是与其生存经历相符合的,是由此形成的。对于那些卑鄙邪恶、自私自利、嫉妒刻薄的人,能期望他们有什么样的面貌呢?这些思想和欲望,会在他的脸上刻下印痕,并将伴随他整个生命历程”。

因此,以貌取人,虽然不能精确地挑选出你最想要的,但却可以帮你屏蔽掉那些明显不符合你的审美要求的、性格气质和生活偏好与你相去太远的人。

样貌不同,人生迥异。外貌是第一道闸门,用来保证人以群分。一张令你生厌的脸,一个令你不悦的形象,给你带来的负面冲击感,可能会随着时间而钝化,但却永远也不会,随着时间变成你所真心欣赏和喜爱的模样。

其次,我们要拒绝“渣男”,屏蔽掉那些身怀恶习的人。

那些恶习成瘾的“渣男”,比如有吸毒、家暴酗酒、赌博嗜好的男性,必须坚决屏蔽掉。因为这个群体,不配有爱情去眷顾。

这些让人成瘾的恶习,会把人性深处的兽性,充分唤醒,彻底释放,将一切幸福和希望吞噬得一干二净。不要问我有没有例外,更不要“圣母心”泛滥,心存侥幸,事实远比我的描述还要触目惊心。(www.xing528.com)

第三,我们应该考量“三观”,回绝话不投机、气场不合的人。

现代人说,“三观”一致;老话就叫,门当户对。其逻辑就是:当两个人的家庭背景相当、成长经历相似、视角和视野都大体上一致时,看待问题的方式和角度,基本上不会有大的分歧。这种说法,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

但所谓的“三观”,其实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放到社会学的角度讲应该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落实到择偶上,我认为应该调整为金钱观、感情观和性爱观。

以我的一位闺蜜为例,她今年32岁,是一家银行的支行行长,虽然目前仍是单身,但对恋爱对象有着非常清晰明确的“三观”匹配要求。

关于金钱观,她说:“太抠的不行,太败家的我也不要。太实用主义至上的,肯定无趣;但只认大牌、花钱不眨眼的也不妥。我的伴侣,应该牛排红酒吃得惯,路边摊也吃得爽。我可以不靠他养,但我的生活质量,也不能因为跟他在一起,再回到旧社会。那种为了钱不要命的,整天在钱上计较来计较去的,肯定不适合我。”

关于感情观,她的要求则更加分明。她说:“天天有人约、夜夜有饭局的男人,我受不了。但反过来,连个从学生时代培养起来的朋友都没有的,也不行。控制欲太强的、总想介入彼此社交圈的,我也不接受。我们必须有只属于自己的圈子,有自己的情感自留地。另外,那种永远把自己的原生家庭利益摆在最高位置的男人,请离我远点。”

作为一名知性熟女,她的性爱观,也将边界勾勒得毫不含糊。她说:“性,很重要。”

当然,我们不可能在交往之初就能深入了解到,对方在“三观”上与自己有哪些具体的冲突。但我们总能从交谈、相处,或者就某件事的看法和态度等方面,敏锐地捕捉到对方是否和自己同频,气场是否可以兼容。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话不投机,往往意味着:关注的角度不同,是视角偏差;对同一事物的解读不同,是理解偏差;表达方式互相抵触,是性格偏差;对事物的观点互相不认同,是价值观偏差。

如果都到了话不投机,甚至连半句都嫌多的地步,那么别说情侣了,不成宿敌就不错了。其实,要判断“三观”是否基本一致,最简单的标准就是看相处是否基本愉快,对诸事的看法是否基本没有分歧。

最后,一定要珍视自我,淘汰那些总想改变你的人。

爱情,是相互接纳,而不是相互改造。在爱情中,能改变的,唯有自己,而不是对方。即使情到深处,我们愿意为对方适度地做以改变,也应该是心甘情愿的自发行为。如果一个人,从一开始,就抱着改造对方的心态去交往异性,那么这个人,不是自私透顶,就是爱情骗子。

看看那些背着标签的奇怪男子,比如凤凰男、妈宝男、直男癌……都是在爱情中自带偏执人格和特殊目的的男性群体,而他们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改造你没商量!

“凤凰男”,是为了在经济上榨取你的价值,而去改造你的价值观;“妈宝男”,是为了让你完全服从婆婆,而去改造你的伦理观;“直男癌”,是为了从各方面凌驾于你之上,而去改造你的幸福观;爱情骗子,则是为了蒙蔽你、利用你,而去改造你对自身、对世界的认知。

所以,对那些不断探测你的底线,总是试图改变你的异性,一定要远离。因为你永远预料不到,在你一点一点地失去自我之后,会成为怎样的棋子,会被放逐到怎样的棋局中。

其实,择偶所择的不是天下最优秀的那个人,而是最适合自己的那个人。而这个“好男人最低配”是“适合自己”之下的最底层框架,是对一个异性是否可交往的最低标准。

另外,还需要强调的是:择偶,择的是现在,不要预判,不要赌一个男人的未来!你可能会看到对方的潜力,并以此为依据,推断对方的成就。然而,你真正爱的,必须是他现在的样子,而不是期待他朝着你预期的方向变化。当然,更不能把他当成你的改造对象,否则,你所选择的就不是对方,而是你的想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