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思想的传承:师生、观念传递及继承情况探析

思想的传承:师生、观念传递及继承情况探析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师生传递,不仅是老师向学生传道授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学生能从老师的传授中领会精神实质,从思想上继承和传授,这才是真正的传承。从杨时起,经过罗从彦、李侗到朱熹等,都从思想上继承了老师的思想,我们从天理观、政治观及道德观等方面进行论述,就可以看出他们思想上的具体传承情况。他们的弟子也继承了这一思想。杨时在与其师程颐的通信中,认为张载《西铭》中的思想与墨子的兼爱思想相同。

思想的传承:师生、观念传递及继承情况探析

师生传递,不仅是老师向学生传道授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学生能从老师的传授中领会精神实质,从思想上继承和传授,这才是真正的传承。从杨时起,经过罗从彦、李侗到朱熹等,都从思想上继承了老师的思想,我们从天理观、政治观及道德观等方面进行论述,就可以看出他们思想上的具体传承情况。

天理是二程理学中的核心观念,“吾学虽有所授,但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二程集》第424 页),这就是对天理重要性的最好说明。在他们看来,天理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天下万事万物,都从天理这里衍生出来。他们的弟子也继承了这一思想。第一,承认天理是最高概念。杨时说:“若天下只是一理,故其为必同。”(《龟山集》卷13)罗从彦说:“易简之理,天理也。”(《宋元学案·豫章学案》卷39,第1273 页)第二,他们承认天理是万物之源。李侗说:“‘太极动而生阳’,至理之源。只是动静阖辟,至于终万物,始万物,亦只是此理一贯也。”(《宋元学案·豫章学案》卷39,第1280 页)这个“终万物,始万物”的至理,也只能是天理的别名了。朱熹不仅承认天理的全部内容,而且认为先有理后有气,若没有理,就没有气。朱熹与其师的不同之点,在于他既看到天理与人欲对立的一面,又看到了天理与人欲的相对的另一面。他说:“天理本多,人欲也便是天理里面做出来。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宋元学案·晦翁学案上》卷48,第1533 页)他看到了天理与人欲的相对性,应当说,比其师把天理与人欲看得绝对对立,要高明一些。

理一分殊,也是理学家的一个重要思想。杨时在与其师程颐的通信中,认为张载《西铭》中的思想与墨子的兼爱思想相同。程颐批评说,这不是兼爱,而是理一分殊。天理与具体事物之理,道德领域中的仁是总名,其他如义、礼、智、信等是分殊。利多与义一等,都是理一分殊,从而说明了一般事物与具体事物的关系。

政治观,是把天理的思想推行到政治领域,把封建王朝和封建等级制度等都看成天理,都是永恒不变的,这就是他们的政治观。杨时说:“朝廷作事,若要上下大小,同心同德,须是理明。盖天下只是一理,故其所为必同。若用智谋,则人人出其私意,私意万人万殊,安得同?”(《龟山集》卷13)这就是说,要用天理来统一上下大小的行动,才能一致;若用私意,万人万殊,就无法统一了。把封建王朝等级制度当作天理,否则就是私意。他还把孟子的“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的话,解释为“天下之常分,古今之通义也”(《龟山集》卷15),从而把封建等级制度当作天理,使之永恒化。

从这种观点出发,他们提出“格君心之非”。这是其师最先提出来的。程颐向宋英宗的上疏中劝皇帝“格君心之非”。杨时说:“论事君,则欲格君心之非,正君而国定,千变万化,只说从心上来,人能正心则是无足为者矣。”(《龟山集》卷12)谁能格君心之非呢?只有大人,才可以“上可以正己,下可以正人”。罗从彦也认为“天下之变,不起于四方,而起于朝廷”(《宋元学案·豫章学案》卷39,第1273 页)。朱熹在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的上疏中也认为“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要从人力和制度上保证皇帝心术正。

为了保证人君心术之正,必须反对王安石变法,从其师到其弟子们都认为宋神宗变更祖宗之法,是受到了王安石变法思想的诱惑。杨时说:“熙宁之初,贤能不容于朝,纷更祖宗之法,惟我所为而已。用此说也,其为害岂浅哉?使其说行,则祸天下后世,商君之法不如是烈矣。”(《龟山集》卷7)李侗说:“今日三纲不振,义利不分。三纲不振,故人心邪僻,不堪任用,是致上下之气间隔,而中国日衰。义利不分,故自王安石用事,陷溺人心,至今不自知觉。”(《宋史·道学二》卷428)他们都认为王安石用商鞅之术,迷惑皇帝心术,危害很大,如果人主不注意的话,恐怕会出现“吾有粟,将不得而食”的情况,反对变更祖宗之法是理学家的共同特点。

道德观,是理学家们把天理观运用于道德领域,对人们行为提出的共同要求,便形成了他们的道德观。朱熹说:“天理大,所包得亦大。且如五常之教,自家而言,只有个父子、兄弟、夫妇,才出外,便有朋友。朋友之中,事已杀多,及身有一官,君臣之分便定。”(《宋元学案·晦翁学案上》卷48,第1543 页)在天理观的指导下,形成有关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从杨时到朱熹等,他们对这种道德观的重要性、内容以及修养标准等都作了论述。(www.xing528.com)

朱熹对封建伦理道德的重要性做了充分论证。他说:“凡天下之事,皆人之所当为。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际,人事之大者也。”(《宋元学案·晦翁学案上》卷48,第1551 页)又说:“三纲五常,缺一不可。”(《宋元学案·晦翁学案下》卷49,第1559 页)

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是三纲五常。朱熹为白鹿洞书院规定的教学内容中,就有“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并认为这是学校教学的内容,也是学习的顺序。但这三纲之中,并不是都一样的,而是有重点的。杨时说:“君臣者,人伦之大。”(《龟山集》卷6)朱熹说:“父子大伦,三纲所系。”(《宋元学案·晦翁学案上》卷48,第1501 页)这就是说,君臣、父子应是三纲之中最重要的。父子关系的好坏,关系到君臣、夫妇之间的关系。

道德修养的标准,是以圣人为标准。杨时说:“圣人,人伦之至也。于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各尽其道,所谓至也。至以其身为天下用,岂为功名爵禄哉?盖君臣者,人伦之大。为臣义如此。故三代之学,皆所以明人伦。”(《龟山集》卷6)这里不仅告诉我们道德修养的标准,就是能在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之间,各尽其道,而且认为三代之学所要学的,就是三纲五常。

从上述的简要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从杨时起,经过罗从彦、李侗到朱熹,他们不仅从思想上继承了老师的思想,而且把其师的思想发扬光大,推动了理学的发展。从对这三种文化传播渠道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三种渠道在文化传播中作用各不相同,又相互关联,缺一不可。移民传播是文化传播的基础,没有基础,根基就不牢;官吏传播是文化传播的主导,为传播者指明传播方向;文人传播是文化传播的承担者和完成者,没有文人的辛勤劳动和工作,文化传播就不可能完成。

(原载《河洛文化与闽台文化》,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