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突围:国家大事中的突出之举

突围:国家大事中的突出之举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紧接着是长篇小说《突出重围》。《突出重围》是军旅作家柳建伟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此前他的也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北方城郭》就颇具深度和厚重感。相比较而言,《突出重围》虽然不是那么厚重,却情节跌宕,比较热闹。我立即要发行部把《突出重围》销售情况报告过来。可喜的是我们的新书《突出重围》借着收视率很高的央视《新闻联播》传遍全国。过了一个星期,我们与北京大学宣传部合作,给北大学生送去《突出重围》。

突围:国家大事中的突出之举

人民文学出版社,我忽然有了一种也许有点儿自负的感觉,那就是:能够被编辑部上下都看好的作品,只要社里稍微认真去做营销,就可以在读者中和市场上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要知道,在外省做出版可就很不一样。在外省,一部出版社认定的重点作品,尽管在营销中下了很大气力,有时候宣传做得差不多有点儿声嘶力竭了,可读者和市场的反响还是那样不冷不热,将信将疑。特别是那些稍有地位的媒体,对外省出版社的重点书总也不免有点儿矜持的态度。这有点儿像竞技体育,著名球队总是更多吸引眼球,名声不大的球队累得半死才稍有喝彩。事实上后者的球技不一定就差前者多少,差的往往是喝彩,是气场。所谓“马太效应”,大体上就是这么形成的。

人文社,当时亟待去做的是营销——前面说了,在这里,稍微认真去做营销,效果就会大增。

牵手》就是一个初试牛刀的案例。紧接着是长篇小说《突出重围》。

这个案例还得从当时发生的一件国家大事说起。

1999年3月24日,是我到人文社上任的日子。这一天,国际上发生了一件大事:科索沃战争打响,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斯拉夫。我习惯于用自己的某一件事情来帮助记忆社会生活上的大事,反过来,也习惯于用社会生活中的某一件大事来帮助记忆自己的一点有意义的往事。时隔将近20年,我还记得科索沃战争打响的日子。还因为当时央视对这场战争的报道一直比较突出、比较详细,相当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记忆。不曾想到,这件发生在亚平宁半岛上的一件事情,竟然与远在亚洲的中国发生了紧密关系。是年5月7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飞机悍然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我方人员的严重伤亡。这是对我们国家主权的严重侵犯,全国上下怒潮汹涌。一连几天,北京的大学生们涌向美国驻华使领馆抗议。一天,何启治老师给我提了个建议,主要意思是去年出版的《突出重围》是军事题材,是科技强军的主题,可以趁着这股爱国热潮重新宣传一下。《突出重围》是军旅作家柳建伟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此前他的也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北方城郭》就颇具深度和厚重感。相比较而言,《突出重围》虽然不是那么厚重,却情节跌宕,比较热闹。小说写的是解放军A、B两个师进行演习,A师实力雄厚,为红军;B师实力相对较弱,为蓝军。演习计划中A师取胜。可是,B师的师长发愤图强,坚持走科技强军的路线,用电子战等现代战法战胜演习对手。B师的弱势地位和敢打争胜的精神,给读者强烈感染力。似乎还是可以把这部作品放到这股爱国热潮里营销宣传一番。出版人的敏感提醒我,也许这是个机会。

我立即要发行部把《突出重围》销售情况报告过来。不曾想,这部书销售正处于图书市场的重围。此书首印两万册,1998年11月出版发货,到1999年5月初,还有库存15000多册,就是说,半年时间才发出4000多册。年初是一年发货最重要的时段,在这个时段发货不好,前景堪忧。

长篇小说《突出重围》

何启治老师对柳建伟的写作一直非常关心,对《北方城郭》《突出重围》的编辑出版他都倾注了不少心血。爱护一个作家,关心他的每一部作品,这是老一代编辑最为值得推崇的职业操守。面对国之大事,何老师能够很快想到自己的出版社应当有所行动,不说是位卑未敢忘忧国,到底也是一腔爱国热情,对此我必须十分敬重。何况他的抓住时机做营销的建议也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我立刻要求发行部策划室就《突出重围》开展一轮新的营销设计方案。

《突出重围》在第三十八军的活动照片

一开始提出来的营销办法主要是策划在北京晚报和国内几家著名都市晚报连载,并且在《北京青年报》组织时评,我当然是赞成的,可是觉得仅此还不够。爱国热潮正在涌动,我们的营销也能动起来才好。我提出要到爱国热情最为高涨也最引得社会关注的北京大学送书,到部队送书,还要设法在国防大学高级指挥员研修班组织研讨,要从军事专业的角度来推崇这部作品。总之,我的设想是要行动起来,要做出响动来,甚至要做出社会新闻来。同时要求发行部预告一些重要书店,抓紧备货,要抓住即将开始的营销宣传的机会做好促销。(www.xing528.com)

那时候人文社的策划室、发行部具有很强的执行力,说到做到。作品连载如期发出,几篇评论引人注目。接着,6月7日我们前往著名的“万岁军”第三十八军“红军团”赠送《突出重围》,总政治部文化部、北京卫戍区宣传部、三十八军政治部都派出负责同志参加活动,提高了活动的层次,很壮声威。在京各大新闻媒体都有记者前来采访,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也派记者到现场。

记得那天艳阳高照,赠书伊始在部队驻地的露天操场,天气煞是炎热,仪式还没开始就已经汗流浃背。可是看到整齐排列端坐于操场上的战士,尽管衣衫已经被汗浸湿,却依然纹丝不动,让我这个没当过兵的酸文人肃然起敬。因为肃然起敬,故而接下来的发言就有了加倍的庄严感。团政委大声致辞,愈加激发了我的情绪。我在会上也大声讲话,大声表达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表达对解放军特别是“万岁军”“红军团”的崇敬,激烈谴责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侵犯我国主权,郑重推荐这部以科技强军为主题的小说《突出重围》。我觉得我的声音够大,大概是迄今为止我最大声说话的一次吧。后来一位记者告诉我,策划室的孙顺临一直在旁边赞叹:哎呀哎呀,瞧我们社长!他觉得很有意思,说我更像解放军政委。

这个活动当晚就上了央视一套的《新闻联播》。不过,电视报道出同期声的只有团政委。解放军指战员对侵犯我国主权罪行的谴责更有力量。可喜的是我们的新书《突出重围》借着收视率很高的央视《新闻联播》传遍全国。

过了一个星期,我们与北京大学宣传部合作,给北大学生送去《突出重围》。作者柳建伟也从成都部队赶过来与北大学生做现场交流并签名送书。我和北大校友们也有一番交流。记得我的两句话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反应,一句是“北京大学是著名的大学。人民文学出版社,不好意思,也是著名的出版社”,同学们有一番哄笑鼓掌;另一句是“《突出重围》是一部军事武侠,好看耐看”,同学们也笑起来。不过,那天我们谨记一条原则,不要在大学生特别是北大学生中说过头话,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我们的目的只是让《突出重围》进校园的新闻传播出去。

营销的目的正在实现。后来我们在国防大学高级指挥员班组织的讨论则奠定了这部军事题材长篇小说的专业地位。国庆50周年前夕,《突出重围》获得中宣部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紧接着中宣部发布“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十部优秀长篇小说”,《突出重围》名列榜首。

《突出重围》进北京大学

国防大学举行《突出重围》研讨会

终于,《突出重围》在图书市场上突出了重围,最初的库存一扫而空,紧急加印,再次紧急加印,到了11月份,一共销售10万册。

2000年元月3日,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突出重围》,电视的热播带动了小说的又一次热卖。从此,《突出重围》成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常销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