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推进语文园地的编者指向策略

推进语文园地的编者指向策略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组单元中课文的安排和学习,最终目的指向表达和习作。所以,在“语文园地”中,“习作”与之前的“阅读”是相辅相成的。“阅读”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和梳理需要解决的“语用问题”,那么,在“语文园地”中就会提供怎样的实践动笔活动。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组课文后的语文园地中,是这样提出习作要求的:一个特点鲜明的人,总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推进语文园地的编者指向策略

一组单元中课文的安排和学习,最终目的指向表达和习作。所以,在“语文园地”中,“习作”与之前的“阅读”是相辅相成的。阅读和习作不分家。“阅读”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和梳理需要解决的“语用问题”,那么,在“语文园地”中就会提供怎样的实践动笔活动。

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组课文后的语文园地中,是这样提出习作要求的:一个特点鲜明的人,总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个这样的人,写的时候,试着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写出他某一方面的特点。那么根据这个习作要求,我们走进这个单元的第一个教学板块《人物描写一组》。文章由三个独立的片段组成,在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上各有千秋,风格迥异。《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是对小嘎子摔跤时细致的动作描写,来反映了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临死前的严监生》对严监生伸出的那“两个指头”进行如同素描般的细节描写,活生生地刻画出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则是通过对王熙凤的容貌和语言进行具体的描写,入木三分地描绘了她察言观色、机变逢迎的本领,揭露了她在贾府中得宠的原因。通过对文本的宏观和微观审视和比较,教师可将其异同依次定位“语言学习点”,一课一得,各有侧重地引领学生感受这丰富多样的人物刻画手法。相信这样的学习,足以为接下来的习作奠定最为扎实的基础。(www.xing528.com)

看,让教材编者参与阅读教学过程,就能够指引教师更加清楚地深入文本,迅速锁定教学目标,准确定位语言学习点,让课堂变得有效甚至高效。编者意图就是一把走向“语用”课堂的秘钥,如果教师找到了这把钥匙,并很好地加以运用,我们的教学必将事半功倍,学生的会表达乐习作将不再让语文老师紧锁眉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