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地理教育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可行性、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

高中地理教育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可行性、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应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接轨,使其融入现代教育的体系之中。高中地理学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青少年的生存态度和人生观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中地理教育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可行性、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人类要发展,一方面要面向未来,另一方面要回到人类的源头,向我们的先辈吸取智慧”。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文化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可见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然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应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接轨,使其融入现代教育的体系之中。切实可行的办法是在现有的学校教育系统中开辟中国优秀传统教育的通道:在不影响原有课程和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在有关学科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充分利用第二课堂,通过报告、讲座或参观、旅游、表演、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陶冶。显然,这是各相关学科教师,包括地理教师在内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高中地理学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青少年的生存态度和人生观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这个角度上讲,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是地理教学的工作重点之一。在地理课堂上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有助于传统文化的弘扬,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道德情操。(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