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祈天使:花婆的崇信与生育祈愿

祈天使:花婆的崇信与生育祈愿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花婆又被称为“花王圣姆”“花王花婆”,她是广西民间崇信的生育女神。人去世,回归花山还原为花。久婚不育的夫妇被认为是“花路”受阻,需要请师公举行架桥仪式来“求花”,这种仪式又被称为“添花架桥”“添花桥”“做花桥”。逢年过节,夫妻在房内祭祀花棚架,如果妻子怀孕了还要举行“还愿”活动。“安花”仪式,又称为“剪花”,指原来没有“底子”,首次立花婆神位。孩子出生后,择吉日来进行“安花”仪式。

祈天使:花婆的崇信与生育祈愿

花婆又被称为“花王圣姆”“花王花婆”,她是广西民间崇信的生育女神。关于花婆的原型,说法繁多,但基本可以确定的是,花婆的形象与广西各地的始祖起源神话息息相关。在壮族神话中,花婆是由创世女神姆六甲转化而来的。花婆掌管花山,培育花朵,赐花给谁家,谁家便生小孩,赐白花生男孩,赐红花生女孩。人在花山的命花若缺水、缺肥或生虫,人便害病,花婆要淋水、施肥、除虫,人始得健康。花婆把两株花移栽种于一处,人间男女便可结亲婚配。人去世,回归花山还原为花。

广西民间围绕着“花”形成了一系列的生育习俗,这些生育习俗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包括“问花”“求花”“送花”“剪花”“安花”“架桥”“还愿”等。青年男女成婚之后,由男方母亲到花婆庙求签,卜问花婆儿媳能否生养儿女,这叫“问花”。如果儿媳有身孕了,就祈求花婆赐予多个孩子,这是“求花”。久婚不育的夫妇被认为是“花路”受阻,需要请师公举行架桥仪式来“求花”,这种仪式又被称为“添花架桥”“添花桥”“做花桥”。

仫佬族“求花”,需择定吉日,备好三角粽一萝、尖粽若干吊(10个一吊)。另备长约1米、两面削平的粗木棒做成的“花桥”,木棒上写着吉语,两端各钉着一朵布花,花瓣红蓝相间。夫妻二人带着香纸、蜡烛、三角粽等物,随同师公到田间、路旁、水沟边。师公把两端各挂一串三角粽的“花桥”架在水沟上,点上香烛,烧化纸钱,同时口念经文,问求子夫妻“要男还是要女”,夫妻答“男女双全”,道师再问“要富还是要贵”,夫妻答“富贵双全”。接着师公再做一番法事,烧化纸钱,仪式结束。其间,凡遇到过往行人,夫妻都要敬送两个粽子回家后,夫妻用竹片扎成花棚架并围上红白布条,将之钉在房门上。花棚架一头挂钱袋子、米袋子,另一头挂粽子。仪式结束后,取下粽子,换上包成粽子形状的灶灰。逢年过节,夫妻在房内祭祀花棚架,如果妻子怀孕了还要举行“还愿”活动。

立花婆神位有两种方式,即“冲花”和“安花”。“冲花”是指花婆已被接到家里,即已有“底子”(花本),新婚夫妻在原有“底子”上立花婆神位。外家送来两根竹子,师公取其中几节,边唱《花歌》边做“花筒”和“花枝”。“花筒”用三直一横四节竹筒制成;“花枝”用彩色纸剪成锯齿形长条,缠绕粘贴在竹条上制成。师公首先在夫妻的房门前安放“花枝”、拱成“花门”;其次在房里的墙壁上钉上“花筒”,盖上红布;最后从祖辈的“花筒”中移出一两根“花枝”,与新的“花枝”一起插到新“花筒”里,这样整个“冲花”仪式就完成了。“安花”仪式,又称为“剪花”,指原来没有“底子”,首次立花婆神位。孩子出生后,择吉日来进行“安花”仪式。外家送来两根竹子,以及公鸡、红鸡蛋、糯米饭、粽子和婴儿服饰等。仪式首先是师公开坛“唱花”,做“花筒”,扎“花枝”,拱“花门”,架“花桥”。完成后,师公带两个老年妇女去社王处“领花”,老年妇女用一条2米左右染成半红半白的布“接花”,“接花”归来的路线,必须经过事先架好的“花桥”。“接花”回到家后,师公将“花枝”插进“花筒”,并盖上红布,再将“花筒”钉在夫妻房间里的墙上,这样花婆神位就立好了。往后,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节日以及小孩生日,都要祭拜花婆。(www.xing528.com)

部分瑶族京族聚居区也有花婆信仰习俗。瑶族支系茶山瑶将掌管生育的女神称为“山婆”,或“花婆神”。在某些瑶族村落,未生育的夫妇会请师公在屋内设祭坛,摆花婆神和三元神像,跳三元舞请花娘“赐花”。京族民间有一种习俗,如果孩子生病,除了看病就医,家长还请法师做“培花根”的仪式,祈求孩子身体健康。

第二类是在特定时间、特定场所举行的活动,如“花婆诞”“花王节”。过去“花婆诞”“花王节”热闹非凡。清《上林县志》记载:“二月初二日花婆诞辰,建斋,演戏三日夜,群放花爆,求子者竞抢爆头,以为吉利。”民国《灵川县志》亦载:“二月初八以前为花朝,妇女成群结队入庙进香……六月六日,县湘为天后之游。以明轿异象山、南街、北街三庙三女神像遍游各街,各户皆献角黍,祈子者或献绣花鞋以奉之。”现在广西很多地区仍保留着“花婆诞”“花婆节”,各地时间不同,农历二月初二、农历二月十九、农历三月初三、农历六月初六皆有举行。

仫佬族每村皆立婆王庙,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要敬婆王。全村筹钱买供品,将大猪抬到庙前宰杀敬祭。祭毕,各户平分猪肉,男女老少共同欢度佳节。来宾鳌山花婆庙每年都举办两次盛大的庙会,分别是在“花王节”(农历三月初三)和“花婆诞”(农历六月初六)举行,届时来自各地的民众赶到那里给花婆上香,祈求自己早结良缘、早生贵子。庙会期间还有壮师戏、彩调戏、山歌演出等文化娱乐活动。

与求子、保胎、护童等诉求密切相关的习俗成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花”文化体系。花婆生育习俗印刻了人们对自身来源的探寻以及对种族繁衍的希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