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过渡与照应在文章中的重要性

过渡与照应在文章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样,一篇文章也需要各个段落之间的相互照应和自然链接,过渡、照应、铺垫、伏笔、线索等,都是连接文章的重要零部件。本节学习的是文章的过渡与照应。我们写作文,常常需要用一些词语、句子或小段落来贯通文意,让它起到桥梁作用,这就叫过渡。《谁是最可爱的人》主体部分写了三件事,都以一个抒情议论的过渡段自然连接起来了。如《白杨礼赞》一文,第二段与第一段之间用了“然而”一词过渡。

过渡与照应在文章中的重要性

(一)过渡方式

一篇文章,就好比一台机器,每一个段落就好比机器中大大小小的零部件。这些零部件不仅要相互照应,而且需要很自然地连接起来,才能成为一台完整的机器。同样,一篇文章也需要各个段落之间的相互照应和自然链接,过渡、照应、铺垫、伏笔、线索等,都是连接文章的重要零部件。只有用好这些零部件,才能使你的文章更优秀完美,否则,就会显得松散,甚至支离破碎,无法称之为文。本节学习的是文章的过渡与照应。文章是以段为单位构成的,段落又是由句子组成的,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都需要很自然地衔接,才能完满地表达文章的主题。我们写作文,常常需要用一些词语、句子或小段落来贯通文意,让它起到桥梁作用,这就叫过渡。过渡就是上下文之间的连接和持续。

过渡在文章中起到穿针引线、组织成篇的作用。一篇结构严谨的文章,不仅要有内在的联系,而且在句段相连的地方,前后相邻的两层意思间,都要自然地衔接,让读者思路能够顺利地从前者过渡到后者,使文气连贯,布局缜密,转承自然,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完整严谨。古人就很重视段与段的过渡衔接。《修辞鉴衡》中说:“看文字须要看他过换处及过接处。”就是说,要看段与段之间是否过渡得好。好的文章,过渡自然,如行云流水,天衣无缝。

常见的过渡方式有以下几种:

1.开头与正文之间的过渡

有些文章开头使用了倒叙的方法,或由眼前的景物而引出与之相关的主体部分,这时,为了使开头与正文衔接紧密,往往要使用过渡。如《背影》一文,一开头就有这么一句——“最难忘的是父亲的背影”,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引出下文,也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又如鲁迅的《一件小事》,开头用倒叙的手法,第二小段用“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过渡到文章的主体部分。

2.不同事件或场景间的过渡

比如《从百草园三味书屋》,在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之间就用了一个承上启下的段落。“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吧……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样就把两个截然不同的学习环境很自然地连接起来了。

3.叙述顺序转换间的过渡

有些文章在叙述过程中,往往需要插入一些与之有关的情节来补充,然后再回头叙述原来的事,这就需要使用过渡。如:在鲁迅的《故乡》中,“我”在与母亲对话中用“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幅神异的图画来……”过渡,插入了对闰土的回忆;同样,细脚伶仃的圆规突然出现在面前时,以“哦,我记得了。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转入对杨二嫂的一段插叙。

4.利用过渡进行人物转换

就是说,在记叙的过程中,有时需要转换人称,或需要由一种表达方式转换为另一种表达方式,往往要使用过渡。例如:“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觉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也许有的人在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由“我”第一人称的自述,到与“也许有些人”之间用第二人称“你”,接着又用第三人称“他”“他们”转入写志愿军。有了过渡句,转换人称就显得自然了。

5.通过情态或细节的描写过渡

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便是由对先生读书时“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的忘我状态的描写,转入对学生们开始做小动作的描写。

6.叙述的人物或事件之间的过渡

张志光的《功名难夺报国心》一文,共写了詹天佑冯如、谭根三人的事迹。第一部分写他们不畏艰难,献身科学,终于登上科学殿堂的事迹;第二部分写他们成功以后赤心报国,不为功名利禄所诱惑的精神。两大部分之间用了一个小小的过渡段——中国人不仅有才能,还很有志气——很自然地由第一部分过渡到第二部分。《谁是最可爱的人》主体部分写了三件事,都以一个抒情议论的过渡段自然连接起来了。

7.引用不同论据说理时的过渡

议论文常常要从不同角度说理,引用不同的论据来说理,不同角度和不同事例之间往往需要相应的词语或句段来过渡。比如:课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不仅用了“不过”“然而”“由此看来”等词语进行段落间的过渡,而且在列举了约翰·古登贝尔克和罗兰·布歇内尔两个“典型代表”后,进而推及其他具有创造力的人们,用了一个过渡段。

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还可以列举很多种过渡的形式。大多数文章需要用承上启下的过渡语过渡,或用过渡词,或用过渡句,或用过渡段,使文章前后连贯,形成一个整体。怎样运用过渡语言呢?这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一般来说,可以这样考虑:

当文章上下层次的内容比较单一,两层的意思相近时,或者两层的意思转换、跳跃不大的地方,可用过渡词或词组。如《白杨礼赞》一文,第二段与第一段之间用了“然而”一词过渡。时间转换用时间词,地点转换用方位词,表示意思转折的用“然而”“但是”“可是”“不过”等,表示因果关系的用“因为”“所以”“因此”,表示结论的用“由此可知”“可见”等,表示总结的用“综上所述”“总之”等。

当上下两个层次内容比较复杂,层次跟层次之间意思有较大转换或跳跃时,用过渡词语可能连接不起来,但用一个较简单的句子可以连接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用过渡句。例如:有一篇文章,上一段写了广州的冬天,下段要写上海,就用设问句过渡:广州的冬天是这样,上海呢?当两个层次的意思相隔很远,有着很大的转换或跳跃时,也应该用过渡段。这种过渡段虽自成段落,但都是句子不多的小段,有的甚至只是一个短句子。

例如,鲁迅在《孔乙己》一文中,有这样一个语段:“孔乙己是这样地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承上启下的议论,不仅在内容上高度概括了孔乙己的性格以及他无足轻重的社会地位,而且从结构上把上下文紧密地连贯起来了。杨朔的《荔枝蜜》一文中写作者原先不大喜欢蜜蜂,后来对蜜蜂的辛勤劳动有所了解,感情有了变化,其中有这样一个过渡段:“我不觉发生了兴趣,想去看看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对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发生了兴趣,就很自然了,从而又过渡到下文对蜜蜂的赞美。

再如,《伟大的友谊》中有这样一个过渡段:“在生活上,恩格斯热忱地帮助马克思,更重要的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课文的前半部是写恩格斯在生活上帮助马克思的事,后半部写两人在共产主义事业上如何亲密合作,两部分的事虽然有内在联系,但是从生活转到事业跳跃很大,就用了过渡段,把不同内容的两个部分自然而然严密地连接起来。

过渡处理得好,文气才贯通,文章的结构才能严谨,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过渡。过渡是为了保持层次或段落之间的连贯性,使上下文能自然地衔接转换的结构方法,往往在文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照应是文章中在前后相应的部位上的关照、呼应。照应往往能使文章文气贯通,构成浑然体。通俗地说,照应就是前有所呼、后有所应的一种结构手段。一篇文章不但要前后连贯,而且要前后照应。有的时候,前面说过的话后面需要有着落,或再加以补充、发挥;有的时候,后面要说的话,前面需要先交代或暗示一下。照应就是这种前后文之间的互相呼应。缺乏必要的照应,文章就会显得不严密、不周到。

有些同学写文章也不太注意前后照应,比如有个同学写“登山”,文章开始说他带弟弟去登山,后来却只写自己登山的情况以及下山以后独自回家的经过。弟弟呢?不知哪里去了。这样的作文就叫写到后面忘了前面,一篇好的作文,前后的内容应该是相互连贯、相互照应的。我们在写文章时,应该学会前后照应,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疏漏或自相矛盾错误。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除了作文前要通盘打算,作文时要反复斟酌外,还要在作文后认真修改,发现疏漏或者前后不一致的地方,都要一一补正。这样,就能避免叙事不周到的情况。照应是谋篇的重要手段,具体是指上下文之间的相互照顾和呼应,包括交代和照应两个方面。交代是对后面要表现的内容在前面适当地提示一下;照应是对前面提示的内容的回答。周密的照应,对贯通文脉、点化中心、渲染氛能起一定作用,从而唤起读者阅读心理上的美感。冰心的《小橘灯》可以说是照应手法运用的典范。

(二)文章前后照应方式

文章的照应方式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首尾照应

就是开头和结尾内容的关照呼应。它要求开头的悬念,结尾要有解答;结尾写的内容,开头要有所交代。其表现形式有:

(1)首尾重复照应(www.xing528.com)

如:《白杨礼赞》的开头、结尾分别为“我赞美白杨树”“我高声赞美白杨树”。重复的方式可以一字不差,也可以更改一两个字,或重复首尾的一个字。

(2)首尾语意重复照应

首尾语意重复照应即在题意、主旨上进行照应。如:鲁迅的《一件小事》开头说“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结尾是“这事到了现在,还是时时记起。我因此也时时煞了苦痛,努力地要想到我自己……”《紫藤萝瀑布》开头是“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是“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3)感情重复照应

这种照应往往是抒发怀念或憎恶之情。如朱自清的《背影》,首尾都是抒发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4)物像重复照应

物像重复照应即开头和结尾都提到相同的物像。咏物的散文常常这样,如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在一些写人记事的文章里也不少,如《爸爸的花儿落了》开头和结尾都提到爸爸种的夹竹桃花。

(5)回答式照应

开篇提出问题,引出下文,结尾在正文的基础上作出回答。

(6)景观和感情照应

特别是游记类文章,开篇描写景物,结尾是即景抒情。

(7)开篇点明主旨和结尾抒情议论照应

2.文题照应

照应文题能够使文章的主题更突出。大体有三种情况:一是首段扣题,尾段照应,抓住题目中关键词语,在首段中先点题,末段又相呼应。二是起笔时宕开题目,思路由远而近、由表及里地写,末尾水到渠成,点题揭示中心。三是语意扣题,也就是题意相同而语言形式不同的照应。照应标题能够防止离题现象的出现。

3.伏笔照应

作者在行文不甚注目处,对将要在文中出现的人或事预先作暗示,之后,当行文至需要揭示全文主旨内容时,忽然发现前文中那不起眼的一笔,显示出结构上的意义,令读者回味无穷。使用伏笔照应,必须胸有成竹,建立在结构谨严、开合自如的基础上。

4.语言照应

言为心声。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言与人物性格、故事情节以及人物身份的照应。

5.情节照应

在叙事散文或小说中,情节的交代和照应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形成波澜,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如《杨修之死》一文,杨修多次恃才放旷,与结果招致被斩相照应;杨修揭破曹操“鸡肋”的奥秘“来日魏王必班师矣”,和杨修被斩后曹操被逼班师等情节都相照应。

6.对比照应

如:鲁彦的《听潮》,描写落潮、涨潮的情景,分别显示出的温柔美、雄壮美构成情景对比;鲁迅《故乡》中二十年前与现实中的故乡构成对比、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也构成对比。对比的前后要相照应,才能通过对比起到深刻揭示生活本质、传达作品情感和意念的作用。

7.论点照应

写议论文往往从不同角度、多方面展开论证,几个方面的分论点与中心论点要相照应,论点与论据、论证也要相照应。

8.重叠照应

如:《白杨礼赞》一文中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前后一共出现四次,相同的段落出现了两次,前后之间相照应。

9.事件或细节上照应

比如:冰心的《小橘灯》一文,多处照应了题目,如第5段的买橘子,第6、7、8段小姑娘掰开橘子及做小橘灯的动作等。

此外,还有因果照应、哲理照应、景物照应、性格照应等,不一一列举,也不必硬要掌握运用,只是了解有这么回事。一方面,在课外阅读时多多留意,结合语境予以理解;另一方面,在写作的时候,灵活运用,久而久之,熟能生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