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墓葬级别与随葬礼器合金配比分析与优化

墓葬级别与随葬礼器合金配比分析与优化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墓葬等级与合金成分的情况见表8-3。而在殷墟二期以后,就连墓主是高级贵族的M160,亦有大量高铅兵器,礼器中含铅的比例也大大增加。在含铅量的控制方面,亦是妇好墓铜器最好,呈现严格的指数分布,大都低于7%,M54与其相类似,而M18铜器含铅量最高达11%。二者地位均低于妇好墓,但M54所出青铜器的合金成分更接近妇好墓铜器。而那些地位较高的殷墟四期墓随葬明器,则主要是受当时社会风尚的影响所致。

墓葬级别与随葬礼器合金配比分析与优化

分析出土器物与墓主人身份、等级的关系,对认识铜器的功能、来源、社会意义乃至分期与年代都有重要意义。我们根据随葬觚、爵组合及出土礼器的数量将代表性墓葬分为四类:王室贵族(1级)、高级贵族(2级)、中级贵族(3级)、低级贵族或富裕平民(4级)。墓葬等级与合金成分的情况见表8-3。

表8-3 各等级墓葬出土铜器的成分重量百分比(wt,%)

(续表)

(www.xing528.com)

从上表可知,墓葬级别越高,越倾向于使用含锡高的合金类型,而较低级别的墓葬则倾向于使用含铅高的合金类型。但是这种差异受时代的影响更大。相比而言,殷墟二期高等级墓葬高锡青铜的使用更为突出。早在二里头时期就已开始使用铜锡铅三元合金,早商的二里冈时期青铜器以及盘龙城出土的青铜器更是大量使用三元合金,有的含铅量还非常高。而在殷墟二期以后,就连墓主是高级贵族的M160,亦有大量高铅兵器,礼器中含铅的比例也大大增加。比较一下同属殷墟二期的几座墓葬所出铜器,均有集中的、呈正态分布的较高的锡含量。妇好墓所出青铜礼器的含锡量均在11.60~24.34%之间,在12~18%之间特别集中。M54的情况与之类似,但是锡含量总体上低于妇好墓。小屯M18青铜礼器的锡含量虽然高于M54,但集中度不如M54和妇好墓铜器,有几件器物的合金化程度较低。在含铅量的控制方面,亦是妇好墓铜器最好,呈现严格的指数分布,大都低于7%,M54与其相类似,而M18铜器含铅量最高达11%。

M54的墓主是一位高级军事贵族,与M160墓主的地位大体相当。二者地位均低于妇好墓,但M54所出青铜器的合金成分更接近妇好墓铜器。因此,可以认为合金成分的选择、锡含量的高低,更多的是与时代有关,也与等级有一定的关系。妇好墓的礼器,一般都用高锡青铜和高锡铅锡青铜制作,说明当时高锡的使用可能是一种身份的标志。张光直认为,殷商所有的资源流动都是向上的[14],因此王室和上层贵族得以独占这些资源,但同时也说明当时的锡料来源是较为充沛的。

殷墟二期这种过度用锡的倾向在殷墟三期以后逐渐得到抑制,高锡青铜减少,而从商中期就存在的铜锡铅三元合金的使用大为增加。高铅青铜的使用甚至成为殷墟四期青铜器最突出的特点之一,这可能与锡矿资源的匮乏有关。另外,高铅青铜甚至铅器的使用,是与随葬铜器的明器化和明器化铜器的高阶化相关联的。随葬铜明礼器最先见于小墓,当时锡贵铅廉,那些社会地位不高的低等级贵族和平民,不能为死者置备贵重的锡青铜器或铅锡青铜器,只有用规格较低的铅青铜器、铅器甚至仿铜陶器来代替。而那些地位较高的殷墟四期墓随葬明器,则主要是受当时社会风尚的影响所致。史书记载和考古材料证明殷代末年人们存在对鬼神怀疑的思想,对祭祀不再那样重视,祭祀趋于简化,人们为死者殉葬的器物也由质地精良的实用器,逐渐改变为质地简陋的明器。

明器化的铜器本身也存在工艺的变化,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明器化器物的器形多样化和形制的相对复杂化,表明了殷墟青铜器技术应用的发展变化,即根据不同的需求采用适宜的技术。殷墟四期中型贵族墓也较多出现器类多样、铸造复杂的铜明礼器,这不能不视为当时的明器制作已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并且达到一定规模的表现。因此,殷墟四期铜器的明器化和明器使用的高阶化,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处于铜器制造衰败的现象,而应该看到它的复杂性。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观念的改变,技术本身没有突破性的进展,相对停滞,制作的风格则逐渐摈弃了繁复的形式,趋向于实用;而在技术的应用层面,则逐渐针对不同需求的器物使用不同的技术来降低成本,就青铜器的生产本身来说,这是另一个层面上的发展[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