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健康评估标准

心理健康评估标准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反,倘若个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危害其自身甚至他人的行为、生活、意识,严重者会引发抑郁症,甚至自杀。关于心理不健康导致的危害经常见诸报端。个体的心理健康,无论对自己还是群体,都是相当重要的。可以把长期对抗精神刺激的能力看作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称它为耐受力。

心理健康评估标准

处于心理健康的状态下,个体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与积极的社会功能。相反,倘若个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危害其自身甚至他人的行为、生活、意识,严重者会引发抑郁症,甚至自杀。关于心理不健康导致的危害经常见诸报端。如何评估个体的心理健康与否呢?

1.世界卫生组织的心理健康六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针对心理健康的评估,提出了六个标准,分别是:

标准1:有良好的自我意识;

标准2:能坦然面对现实;

标准3: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

标准4:有较强的情绪控制力;

标准5:处世乐观;

标准6: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2.最经典的心理健康十标准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针对心理健康的评估,提出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这十条标准被公认为是“最经典的标准”。它们是:

标准1:有充分的安全感;

标准2:能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适当的评价;

标准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标准4: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

标准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标准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标准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标准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

标准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做恰当的满足;

标准10: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3.林崇德的健康十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的林崇德教授认为,凡对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动做出积极反应的人,其心理便是健康的。为此,他提出了心理健康十标准:

标准1:了解自我,即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

标准2:信任自我,即对自己有充分的信任感,能克服困难,面对挫折能坦然处之,并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的失败;

标准3:悦纳自我,即对自己的外形特征、人格、智力、能力等都能愉快地接纳认同;

标准4:控制自我,即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标准5:调节自我,对自己不切实际的行为目标、心理不平衡状态、与环境的不适应性,能做出及时的反馈、修正、选择、变革和调整;

标准6:完善自我,能不断地完善自己,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标准7:发展自我,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充分发展自己的智力,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发展自己的人格;(www.xing528.com)

标准8:调适自我,对环境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理解他人,悦纳他人,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标准9:设计自我,有自己的生活理想,但理想与目标能切合实际;

标准10:满足自我,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个体的心理健康,无论对自己还是群体,都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幼儿和幼儿教师,健康的心理于幼儿的成长,于幼儿教师个体的成长和幼儿教育的发展都相当重要。

4.郭念锋的心理健康评估十要素

郭念锋教授在其所著《临床心理学概论》一书中提出从以下十个要素判断心理健康的水平。

要素1:心理活动强度。

所谓心理活动强度,是指个体对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不同的个体对于同一类精神刺激会有不同的反应。这种不同的反应,可以看出个体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力。抵抗力低的个体,常常因刺激的影响留下后患,甚至一次精神刺激而导致反应性精神病或癔症;抵抗力强的个体虽然也会因为刺激发生一定的反应,但并不会导致疾病的产生。这种抵抗力的强弱,与个体的认知水平有关。当个体对外部事件有充分理智的认知时,刺激对个体的影响就会降低。此外,个体的生活经验及其个性品质,以及先天神经系统的素质也均会影响个体对事物的认知,进而决定其心理活动的强度。

要素2:心理活动耐受力。

所谓心理活动耐受力,即对突然的强大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但现实生活中还有另外一类精神刺激,那就是长期反复地在生活中出现,久久不消失,几乎每日每时都缠绕着人的心灵。这种慢性的、长期的精神刺激可以折磨一个人一生,也可以使一个人痛苦很久。有的人在这种慢性精神折磨下出现心理异常,人格扭曲,精神不振,甚至产生严重躯体疾病。也有人虽然被这些不良刺激缠绕,但是最终不会在精神上出现严重问题,甚至把不断克服这种精神刺激当作生活的乐趣,当作一种标志自己是一个强者的象征。他们可以在别人无法忍受的逆境中做出成绩。可以把长期对抗精神刺激的能力看作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称它为耐受力。

要素3:周期节律性。

所谓周期节律性,指按一定周期变化的特点,意即人的心理活动无论形式还是效率上均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例如,人的注意力水平是有一种自然的起伏的。除此之外,人的记忆力也是有一定的节律性的,可以说人的所有心理过程都有节律性。人的心理活动的节律性,通常用心理活动的效率为指标去探查。有的人习惯于晚上工作,而白天工作效率不高;有的人则习惯于白天工作,因为晚上工作效率低。倘若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固有节律经常处于紊乱状态,那么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都可以称此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了。

要素4:意识水平。

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是心理反应的高级形式,是指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和认识。衡量人的意识水平的高低,常常以注意力水平为客观指标。个体的意识活动的有效水平受注意力水平的影响,当注意力水平降低时,个体的意识活动的有效水平就会降低。倘若个体无法专注于某项工作,无法专注于思考问题,思想上经常开小差或者工作上因为注意力分散而出错,那么他就极有可能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了。由此可知,个体的思想不能集中的程度越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当然,随之其记忆力就会严重下降。

要素5:受暗示性。

所谓受暗示性,指个体直觉地接受外界影响的倾向性。作为人的特性心理,它是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无意识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学习能力。受暗示性在每一个体的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但水平和程度存在较大差别,通常女性比男性更易受暗示。

因为易受暗示的个体,其情绪和思维往往极易受周围环境的无关因素影响而产生波动和发生紊乱,有时会表现出意志力薄弱的现象。由此,此类人的情绪和思维极易随环境变化,其精神活动表现为不稳定的特点。当然,暗示这种特点在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着。

要素6:康复能力。

康复能力指个体遭受伤害或挫折、打击后的恢复能力。心理康复能力,是指个体从精神创伤或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人的一生不可避免地会遭受精神创伤,在精神创伤之后,个体会出现情绪的波动、行为的暂时改变,甚至表现出某些躯体症状。但是,因为每个个体的认识能力和经验不同,从一次打击中恢复过来所需要的时间各不相同,恢复的程度也存在差别。康复水平高的个体在受到心理创伤后恢复得较快,且不留任何严重痕迹,每当再次回忆起创伤时,他们能表现得平静,原有的情绪色彩也相当平淡。

要素7:心理自控力。

自控,即为自我控制,指对一个人自身的冲动,感情,欲望,面对一些事物、突发事件、感情问题,面对金钱权力等一系列的诱惑进行的自我控制。心理自控力决定着个体情绪的强度和表达、思维的方向和过程。

研究表明,人的思维和情绪具有不随意性,意即思维习惯于以某种方式活动,情绪习惯于以某种方式表达,但要注意,情绪和思维的这种不随意性是相对的,实际上它们都有随意性,只是因为随意性的水平不高所以难以被察觉。这就是人的情绪表现异常,以及个体的思维出现发散性现象存在的原因。因此,个体对情绪、思维和行为的自控程度关系着其心理健康水平。当个体身心十分健康时,其心理活动十分自如,情绪表达也就恰如其分,仪态自然大方。因此,精神活动的自控能力就成为心理健康的一个指标。

要素8: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它反映了个体的一种自我认知和思维的分析综合能力。个体在面对某种生活事件或工作任务时,必然会首先估计一下自己的应付能力。这种自我评估存在着过高或过低两种偏差,过高表示个体盲目自信,过低表明个体盲目不自信。这种自信心的偏差所导致的后果都是不利的。过高或许意味着个体最终会由于自身力不从心而失败,进而产生失落感或抑郁情绪;过低或许意味着个体会因为自觉力不从心,畏惧失败而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所以,个体能否拥有恰当的自信心,是衡量其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准。自信心可以在生活实践中逐步提高。

要素9:社会交往

社会交往,简称“社交”,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个体之间相互往来,进行物质、精神交流的社会活动。人类的精神活动之所以得以产生和维持,根源就在于人类拥有充分的社会交往。如果个体被剥夺社会交往,必然导致精神崩溃,出现各种异常心理。所以,个体与社会中其他人的交往常常成为反映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一种标志。当个体毫无理由地与亲友和社会中其他成员断绝来往,或者变得十分冷漠时,则代表着其出现了精神病症状,称之为接触不良。倘若个体过分地进行社会交往,甚至与素不相识的人也可以“一见如故”,这或许也是一种不正常的躁狂状态。不过,相比后者,现实生活中比较多见的还是前者。当个体处于抑郁状态下时,就会出现社会交往困难。

要素10:环境适应能力。

环境是指包括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工作性质、人际关系等的个体的生存环境。环境适应能力,是指个体对于所处环境的适应性。实践表明,个体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可以通过实践和认识去改变环境。人类为了保存个体和延续种族,为了自我发展和完善,就一定要适应环境。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心理是适应环境的工具。个体从生到死,一直处于生存环境之中。环境条件是不断变化的,甚至有时变动相当大,这就要求个体主动或被动地采取措施,以使自身与环境处于新的平衡,这一过程就是适应。适应分积极适应和消极适应两种。前者指个体积极地改变环境,后者指个体消极地躲避环境。当个体的生存环境变化过分剧烈,个体对其无能为力时,仅能韬晦、忍耐,这就是消极适应。消极适应仅是一种形式,其内在意义同样包含着积极的一面,最起码在某一时期或某一阶段上具有现实意义。

由此,当生活环境突然变化时,个体能否很快地采取各种办法去适应,并保持心理平衡,往往就成为反映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志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