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本解读与教学设想:阅读经典的见识经典

文本解读与教学设想:阅读经典的见识经典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意思的是,朱自清先生本人曾经在《经典常谈》一书中对解读“经典”有过非常明达的阐释:“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是教人见识经典一番。”我想,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重大启发——既然《匆匆》是经典,那就应该带领孩子们“见识经典一番”。在谈教学设计思路之前,作为普通读者,我们姑且先来细细“见识一番”。“八千多日子”强调的是时间已经过去很多了,而自己依然是一

文本解读与教学设想:阅读经典的见识经典

多年前,我在浙江幼儿师范学院,第一次执教了朱自清散文匆匆》,大约有近千名教师现场观摩了这节课。今天,我重新打开当年的课堂实录,我看到自己曾经对听课的孩子们说过这样的话:

再过四十年,闫老师已经七十多岁了,那时候的闫老师正在走向人生的尽头,孩子们能不能替闫老师想象一下,那时候的我会是什么样子?可能每天在想些什么?闫老师可能在想,我这一生教过多少个学生,如今他们都在哪儿,都在干什么?我上过哪些成功的课,经历过哪些失败?你们刚才的发言给我敲响了警钟,闫老师应该更加努力,希望那时候的我能够在回首往事的时候减少一些遗憾。闫老师的人生已经走过了将近一半,过去的日子已经永远不会回来了,我真的要像林清玄那样与时间赛跑了。现在是2004年的11月14日……

时隔六年,当我再读这些跟孩子们说的率性的话语,我的眼睛里慢慢涌上了泪水。六年的时间虽然不太长,但很多事情已经发生了变化,我确确实实正像朱自清先生在文章里写的——“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

朱自清先生的《匆匆》无疑是一篇经典散文。文章写于1922年3月28日,最早发表于1922年4月11日《时事新报·文学旬刊》第34期,当年的朱自清先生应是24岁。如何教学这样的经典散文,许多教师朋友做过各种尝试,但不可否认的是,尽管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努力,对这篇文章的教学依然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其实,这种现象是极其正常的,因为真正的经典,它必然给我们提供无限丰富的阐释空间,这就给解读和教学造成了难度。而且,文本所表达的时光匆匆、一去不返的人生体悟,对于只有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也是难以切身感受到的——我们可以设想,十一二岁的小学生不是觉得时间过得快,相反,他是生怕时间过得慢的。我们都会唱一首老歌《童年》,里面有这样的歌词:“什么时候才能拥有高年级同学那样一张成熟的脸,盼望着长大,盼望着游戏的童年……”那么,针对这种情况,要让孩子真正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时光匆匆就比较难。因此,我们在谈如何教学这篇文本之前,首先要进行文本细读。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我们或许可以找到“进入”的多种可能。有意思的是,朱自清先生本人曾经在《经典常谈》一书中对解读“经典”有过非常明达的阐释:“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是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而这里所说的经典的价值“在文化”,“不在实用”,就是我们所说的立足于“鉴赏”。我想,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重大启发——既然《匆匆》是经典,那就应该带领孩子们“见识经典一番”。在谈教学设计思路之前,作为普通读者,我们姑且先来细细“见识一番”。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燕子、杨柳、桃花,这些世间最美好的事物,都可以实现轮回,可谓生生不息,但唯有时间一去不返。也许时光匆匆,世事变迁,但我们最终却发现,桃花依旧灿烂,杨柳依旧青翠,燕子依旧在空中展翅飞翔。我们不由得感喟:如果说人是世间万物的一分子,为什么人的时光不可以实现这种轮回呢?每个人只要度过了自己的时光,就再也看不到桃花的绽放,杨柳的返青和燕子的飞翔。我们固然可以去尝试相信有来生,但我们又如何证明今生是来自前生?这样一来,自然也无法说服自己今生一定会去往来生。关于“永远不会回来”,我想起了台湾作家林清玄在他的文章《与时间赛跑》中,父子俩有这样一段对话:

“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我问着。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不能再回到昨天。爸爸以前也和你一样小,现在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时间,就永远不会回来了。”爸爸说。

——林清玄《和时间赛跑》

林清玄听了父亲的这一番话,感慨父亲给他说了一个谜。对于朱自清来说,我们可以想象,当作者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他的心情也一定是无奈而困惑的,他一方面追问“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一方面怀疑“是有人偷了他们”,或者“是他们自己逃走了”。这样的追问显然是无人能够回答的,这样的怀疑也几乎是一种叹息似的自语。这种对人生的感喟发生在当时只有24岁的朱自清身上,的确是有些令人惊异的。其实,令人惊异的还不仅是文字所传达的这种意蕴,还有文字本身的形式。在这段文字中,头三个并列的句子,句式基本一样,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使得语言很有节奏。“去”与“来”,“枯”与“青”,“谢”与“开”,一组反义词的连用,更为准确。因此读这段话,我们会有一种读诗的感觉。如果把文字排列形式变一变,就更像一首诗了:

燕子去了,

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

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们罢:(www.xing528.com)

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

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但这种诗一般的语言传达的却是一种面对时光一去不返的痛苦、无奈的情绪,美好的东西传达的却是痛苦和无奈,这就是作者的高超之处。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这样的文字读来令人心惊。我们每个人有多少日子呢?不妨估算一下:假如你能够活到70岁,你将拥有25500个日子;假如你能够活到80岁的话,你将拥有29200多个日子。按常理推算,对于这些只有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他们的人生已经过去了六分之一或者七分之一。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24岁,似乎是只是一瞬间,“八千多日子”就已经过去了。面对时光飞逝,作者“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他一定是想到了什么呢?也许觉得自己已经过了二十多岁,虚度了很多光阴,至今依旧一事无成;也许经历了家庭、人生的种种变故之后,心下黯然,无法从阴郁的心情中走出来……“八千多日子”强调的是时间已经过去很多了,而自己依然是一事无成;“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说的是“八千多日子”对于个人来讲似乎已经日子够多了,但放在时光的长河里,却微不足道,就像“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消失得无影无踪,所以作者说这些时光是从手中“溜去”的。一个“溜去”不仅反映了时光流逝之快,而且强调了时光流逝之令人毫无觉察。等到有一天忽然感觉自己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才意识到生命已悄然而逝,永不回头。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如果说前一段说的是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整体感受,那么,这一段则是通过生活的一日来具体展现时光究竟是怎样匆匆流逝。起床、洗手、吃饭、静默发呆、上床睡觉,这些构成了生活的一日,作者选取这些一日生活中的寻常之事,向我们展现了时光就是在这样的琐碎中匆匆“溜走”。这是每个人每天都会经历的生活,也是每个人每天都面临的宿命——时光匆匆而逝,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在这个过程中,作者是徒然无奈的,“茫茫然跟着旋转”,但当他意识到时光正在匆匆溜走,便“伸出手遮挽”,但时光还是“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从我脚边飞去了”。这里强调的是时光的流逝不可逆转、无法挽回,因此只好“掩着面叹息”,但更可怕的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在这里,作者说的虽是自己生活的一日,但又何尝不是每个人生活的一日?我们读这样的文字,也忍不住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但可能我们又会忽然意识到,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泪水里流逝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这里出现了作者一连串的自我追问,语气是急迫的,情感是焦灼而无奈的。其实,当我们把这些追问大声地读出来的话,就会发现这也是我们每个人内心的自我追问。每个人都曾有过徘徊与匆匆的时刻,而就在这徘徊与匆匆中,时光流逝,了无痕迹,就像微风吹散了轻烟,初阳蒸融了薄雾。当“我”意识到自己未曾留下一丝一毫的痕迹,就忍不住要担心自己“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进而追问自己“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这里有非常沉重的人生价值意义的追寻和反思,也是一个非常深刻的哲学命题,促使我们也来思考:为什么要走这一遭?应该留下怎样的生命痕迹?怎样的人生才算没有虚度?此文写到这里,就不仅仅是单纯地慨叹人生易逝,而是上升到一个哲学思考的高度,这就跳出了纯粹的伤感,转而到达了一个不甘沉沦的反思、追寻的层面。

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在文章的结尾,作者又回到了最初的命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种与开头相呼应的方式,构成了文本结构上的复沓回环,增强了表达的效果,再一次促使我们反思:人应该怎样对待匆匆流逝的生命?即便是世间那些最美好的生命如燕子、桃花和杨柳,仔细思考,就会发现,燕子已经不是去年的燕子,杨柳也不是去年的杨柳,桃花当然也不是去年的桃花。对于世间万物来说,时间都是一样的公平,一样的一去不复返。

以上我们“见识了经典一番”。下面,我结合文本细读的有关内容,将这节课的教学设想综述如下:

第一,通过反复的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品评语言、积累语言。

朗读是基础。《匆匆》作为现代散文中公认的经典,在备课的时候,就一定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品评语言,通过反反复复的有感情朗读去感受时光的匆匆流逝。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要贯穿始终。不论是自由读、指名读、师生合读、变换人称去读、教师范读、引读等,都是基于这个目的,品评语言、感悟语言,并且积累语言。

第二,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帮助学生感受时光匆匆,一去不返。对只有十一二岁的孩子而言,告诉他们要珍惜时间是很容易的,即使不读《匆匆》,这个道理他们也都明白,但要让孩子们真正从内心深处对时光匆匆有所感悟,有所认同却是比较难的。所以,要从孩子的生活体验出发,帮助他们感受时光匆匆,一去不返。在这一课的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孩子的生活体验。比如,可以让孩子思考今年的你和去年的你有什么不同,通过估算自己的寿命让学生明白时光匆匆,人生短暂,稍纵即逝,等等,这些都是基于调动孩子生活体验这一个目的。面对这样一篇讲述时间与生命的文章,要想真正让孩子的心灵有所触动,通过这样一个渠道比较容易进入孩子的内心。

第三,打开学生的阅读视野,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进行更为深刻的人文关怀。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建议引入其他相关文本,如三年级学过的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普希金的《一朵小花》、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以及郁达夫等人的评论文章。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打开孩子的阅读视野,通过相关文本的输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提升自己的感悟。但是每一个文本的引入作用都是不一样的。我一直在倡导人文关怀应该作为语文教学的最高目标,它着眼于语文教学的根本性的价值导向。基于这个目的,我们让学生珍惜时间,珍惜生命,忙忙碌碌地度过一生,但我觉得这不是这一课的根本目的,至少不是唯一的目的,这一课的根本目的应该是让学生感悟时光匆匆,一去不返,应该在有限的生命中有所作为,让人生迸发出应有的光彩,而且正因为人生短暂,稍纵即逝,才更应该学会珍惜生命,也享受生命,才不枉在这个世界上白白走这一遭。所以,我引入了普希金的诗歌和崔护的《题都城南庄》,目的则是触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将他们的人生感悟进行提升。即使学生一时没有感受到也没有关系,因为有些东西是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来感悟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