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典阅读:倾听语文的声音

经典阅读:倾听语文的声音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家里随处放着自己喜欢阅读的经典书籍或杂志。也就是说,“快餐式”阅读似乎永远无法脱离、超越经典阅读。虽然因为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阅读方式,文学正在远离经典,但是,凡是真正的阅读者,他们并没有远离经典,远离优质的纸质书籍的阅读。我从一份资料上看到,美国教育机构仅为高中学生求学期间列出的必读经典书目就有20部之多。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阅读经典之书,使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文学素养得以陶冶。

经典阅读:倾听语文的声音

在枕头边,茶几上,书桌旁……家里随处放着自己喜欢阅读的经典书籍或杂志。之所以这样,一来为消闲看书方便,随时积累一点教育生活常识,丰富人生的底蕴,提高个人素养、文化品位;二来了解当前书市行情,明确文学导向及文学主流,为自己的教书育人之职谋得一些良策与新知。每当忙完了一天的工作,我就捧起一本书,静静地读上几页或者几行。此刻,与其说是与书对话,不如说是与己对话。此刻,才真正属于自己,与书同眠也成了我多年的生活习惯。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学冲击着整个文学潮流,经典文学也受到了冲击。但人们在阅读网络文学的同时,却似乎认识了经典文学、经典阅读可贵的一面,也认识到“快餐式”阅读没有经典阅读那么深刻、深沉、深邃。也就是说,“快餐式”阅读似乎永远无法脱离、超越经典阅读。

因此,“经典”两字也随着时尚广为流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但一时很难用朴素的、清浅的语言来表达何谓“经典”。也许是一种新的时尚吧!什么“经典”装修、“经典”服饰……不管是文学、建筑、绘画、音乐都以“经典”两字为荣。

有人认为,人类进入后工业文明时代,尤其是进入高科技和互联网时代之后,声讯和光影将逐渐取代语言文字,纸质书乃至语言文字形式的文学作品、书籍将不再成为人们阅读的主要对象,人们将进入一个彻底的“读图时代”。声讯时代对于纯文学,对于传统观念上的文学而言,有点像“潘多拉”的盒子,使我们的语言文字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瘟疫”般的袭击。我们阅读对象的质量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使作为教师的我们有些无所适从,甚至有些迷茫。

但是,我静下心来思量,觉得声讯时代、互联网时代,更多地追求“流行阅读”“快餐式阅读”。这些阅读只使我们获得感官上的轻松,表层上的享乐,而很难使知识进入大脑,沉淀于心。有许多人已经看到了,流行阅读只能使人们获得“生命中不能随之轻”。流行阅读如河中流逝的水滴,不留一点痕迹。

真正的文学和文学阅读,都应该进入一种境界,而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本能的阅读和交流。虽然因为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阅读方式,文学正在远离经典,但是,凡是真正的阅读者,他们并没有远离经典,远离优质的纸质书籍的阅读。(www.xing528.com)

我想:今天我们在教育、引导学生像春天里绽放的花朵一样快乐地阅读之时,应该引导学生重返经典阅读之乡,重读经典。

我从一份资料上看到,美国教育机构仅为高中学生求学期间列出的必读经典书目就有20部之多。我们不妨看一下这个书单: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弥尔顿的《失乐园》,柏拉图的《理想国》,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马克思和思格斯的《共产党宣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思历险记》,惠特曼的《草叶集》等等。

美国这样做,当然意在培养新一代人的思想素质和文学艺术素养。他们是以这些伟大作品所展现的宏大、高尚、开阔的精神境界去帮助新一代人抗击丑恶,改造贫乏和平庸,远离虚无和轻浮,同时也使新一代人获得对于古典美、传统美、经典美的认识与理解,从而更好地创造自我,创造世界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我们也可借鉴好的阅读经验,借学校每年举行的“读书节”活动之机,来一场“经典阅读”,向学生推荐一些经典的书,引领学生阅读经典。如四大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又如中华民族之国粹诗经》《论语》,唐诗、宋词等等;当代的如朱自清老舍冰心胡适鲁迅……现代的如金波、高洪波、周国平梅子涵等等名家的诗歌、散文、杂文小说等。曹文轩的《细米》《草房子》,等等,都值得一读再读。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阅读经典之书,使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文学素养得以陶冶。正如余秋雨先生说的那样:幼小的心灵纯净空阔,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

有时候,我也拷问自己,我每天在教育、引导孩子读书,那今天我自己阅读了吗?是呀,读书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当阅读成了一种自觉的行为,那就是一种快乐的阅读。让我们与书相伴,和学生一起阅读,阅读经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