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名家点评:课堂中流淌真情与爱

名家点评:课堂中流淌真情与爱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或许,从课堂流淌着的,也就是我们最需要的。

名家点评:课堂中流淌真情与爱

戴慧萍 福建省厦门市金山小学

在福建省第三届新作文教学研讨中,有幸听了特级教师闫学老师的一堂作文课《愿望》,一堂流淌着从容纯真美好诗意的课,老师的平和笑容,娓娓道来的自然亲切,课堂充盈着诗意美好,孩子们学习过程中的增进,真情的一步步流露,由实际封闭的现实状态逐步走向开放诗意美好,这些在课堂上我们都很容易感受得到的。

一、课堂流淌着真

在闫老师的课堂,孩子们开始不是那么敢表现,课始他们一个个都坐得那么笔直,老师微笑着和大家说不要坐得那么端正,很辛苦的,坐得舒服点吧,很多孩子立刻放松下来了。老师开始和孩子聊什么时候知道到这里上课的事,对上课的老师有什么希望等。这种聊天似的谈话让孩子非常放松,孩子争相回答。聊着说着,老师说到这些就是你们对我到来的希望,也是你们的一些愿望。接着又让孩子谈愿望,孩子们大多谈的是长大后的愿望。

第一个孩子说:我希望能够考上北大

第二个孩子说:我希望能够考到高分;

第三个孩子说:我希望能够全面发展;

第四个孩子说:我希望能够学习进步。

……

一连四个孩子,竟然说的都是关于学习的。这样高度的一致性,真让人心中生出很多悲哀。是什么让我们的孩子的生活如此贫乏,除了学习,他们还剩下什么?

不过老师相当有耐心,很快由愿望切入了课堂正题,把“卤蛋”引出来了,一个喜欢许愿的孩子。将要吃饭,将要睡觉,即将考试了,卤蛋有什么愿望呢?让孩子们看着图一次次猜测,孩子猜测的几乎是一些比较空泛,比较实际的愿望。(www.xing528.com)

第一个孩子:1.晚上认真复习。2.考完以后认真检查。3.考出一个好成绩。

第二个孩子:1.不要考不好。2.即使没有考好,妈妈也不打我。3.即使妈妈打我,也不要被别人发现。

第三个孩子:1.不要考不好。2.即使考不好,也不会挨骂。3.即使挨骂,也没人听见。

……

孩子们写下的文字和卤蛋写的简直是天壤之别,难怪当老师问:“卤蛋是一个好孩子吗?”会有孩子义正词严地说:“不是!”是什么剥夺了孩子的童趣?是什么遮掩了孩子的真言?在这么多“好孩子”面前,我们能够高兴得起来吗?而老师出示给孩子看卤蛋的愿望一次次不一样,和孩子们相比,卤蛋真是一个极有幻想的一个为自己生活而说的人,他在考试前许下的愿望竟然是:老师生病请假——临时找不到代课老师——校长也不知道试卷放在哪儿?他的愿望是多么大胆而又多么放肆啊!但是这一种大胆的想法何尝不曾是埋在孩子心底的愿望呢?一石激起千层浪,闫老师是要用这样的方式告诉孩子们,写作文就是写真话,心底的声音才是最美的。她就这样以文字影响孩子,以真情默化孩子。

课堂上,孩子的表现非常生动,逐渐流露出孩子的本真,抛弃沉重的考试现实,抛弃那所谓的为获取考试高分的空话,逐步进入童年的纯真美好,将自己内心真实的世界展现在同学面前。情感的丰富美好作文要有诚实的态度,“有什么说什么”“内心怎样想、怎样感,笔下便怎样写”。这也是对写作者的一种深切要求,所写的文字要与自己的思想和性情一致。这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大话”“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是一致的。而闫老师的真实平实的课堂很好诠释了这一观点。

二、课堂流淌着爱

一种师者对孩子的耐心等待。教育是慢的艺术,闫老师在课堂上遇见一个个堡垒,孩子心门不开,心中堡垒是那样坚固。老师不急不躁,非常耐心地引导。这充分体现了老师教育的智慧,而这样的课堂是涌动智慧的波涛,是有生命力的课堂,是可以持续发展的课堂。课堂上,闫老师不担心孩子不走出堡垒,而用她的智慧,耐心引导,她没有用自己某些缺少生命活力的语言填课堂,适当留些空白,给孩子思考的时间空间。而在这些间隙中,孩子们的思维和情感都在悄悄生长蔓延,课堂也随之出现新的气息。虽然老师一再和孩子说“愿望是什么,是自己最看重的东西,是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可孩子的内心仍然是一道铜墙铁壁,坚不可摧,他们最本真的想法都退缩在“考试”“成绩”“残疾人”“饥饿的穷人”之后,没有一个孩子的想法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不过,在闫老师的课堂,因为她的耐心等待,用一个个情境,用一次次体验,让孩子看图,阅读,思考,交流,孩子们逐句逐段写出鲜活生动的心声,写出充满童趣的心愿。孩子写下的一句句话连起来就成了一篇有趣味,有真情的文字了。孩子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感受到了上课是快乐的,上作文课是开心的,那样的写话是那样简单,是那样令人欢喜。有了这种浓浓人文情怀,还有哪个孩子会在课堂走神?会对作文产生厌烦之感呢?

就是这样的一节课,师生从“你希望今天上课的是一个怎么样的老师”开始聊起,聊到愿望,聊到自己的愿望,聊到别人的愿望,聊到怎么样表达真实的愿望,聊到怎么样追求心中的愿望等,师生就这聊啊聊啊一直聊到下课,看起来好像全无一点章法,但是越回味这就越有味道;这看似漫无边际,实则正渐入佳境,正所谓教学无痕。

一堂好课能够引发我们无限思考,给予我们无数启迪。闫老师的课也给我很多思考,课堂中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孩子最需要的?什么是老师最需要做的?很多东西在我脑子里盘旋着,撞击着。或许,从课堂流淌着的,也就是我们最需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